近日社群平台出現一些與藝人徐熙娣(小S)有關的訊息,稱她接受媒體人陳文茜主持的節目後被捕。經查,這些訊息來自經營者不明的粉專廣告;且刻意偽裝成主流媒體報導,內容提及投資理財,疑為詐騙手法。
一、檢視發布訊息的粉專,可發現諸多疑點,包含原本是音樂性質、且以英文發文,卻突然轉為討論台灣議題、用中文發文;粉專貼文久未更新,且目前管理者分散在多個國家,近期大量投放夾帶詐騙訊息的廣告。
二、網傳照片畫質不佳,不利AI工具偵測,但仔細檢視看發現瑕疵,例如護照不符第二代晶片護照格式、護照姓名明顯有拼貼痕跡,且護照大頭照不是小S、照片格式也不符護照規定。
因此傳言為可疑的詐騙訊息。
背景
藝人徐熙媛日前因流感病逝於日本,徐家動態成為媒體矚目焦點。近日社群出現疑為新聞報導擷圖,圖上壓字稱「警察搜尋了徐熙娣的家」;進一步檢視發布此訊息的粉專廣告資料庫,也發現類似訊息稱「在爭議採訪後,粉絲們參加集會要求釋放小S」等內容。
藝人徐熙媛日前因流感病逝於日本,徐家動態成為媒體矚目焦點。近日社群出現疑為新聞報導擷圖,圖上壓字稱「警察搜尋了徐熙娣的家」;進一步檢視發布此訊息的粉專廣告資料庫,也發現類似訊息稱「在爭議採訪後,粉絲們參加集會要求釋放小S」等內容。

查核
查核點一:網傳訊息來源
(一)網傳圖卡顯示發布粉專為有藍勾勾符號的「Plastic Picnic 」,該粉專有3.2萬追蹤者,最近一個更新的貼文停留在2022年2月16日,其頁面發布的資訊均與音樂、單曲發布有關,且發布的語言均是英文。進一步搜尋可知,Plastic Picnic是來自美國的獨立搖滾樂團,近期並無新作。
檢視粉專「關於」中的「粉絲專頁透明度」,該粉專的管理人員分布於6個國家,分別是印度、越南、哥倫比亞、印尼、烏克蘭和英國,且該粉專近期頻繁刊登廣告。


檢視該粉專的廣告內容,絕大多數與徐熙娣有關,稱徐熙娣接受陳文茜訪談後,因涉及損害國家經濟的敏感議題而遭到逮捕。
點入其中一篇廣告連結,會連到一篇2月18日發布的「爭議採訪後,粉絲們參加集會要求釋放小S」報導。網頁呈現看似聯合新聞網站頁面,且宣稱報導是來自中央社(台北5日電)。不過,檢索聯合新聞網,2月18日沒有關於小S的報導;另檢視中央社,也沒有與網傳訊息相符的報導內容。
檢視網傳報導內容,提到小S介紹陳文茜使用某一個平台,可輕鬆獲取利益,並邀請讀者點入連結。

(二)陳文茜在其臉書粉專貼文稱,網傳擷圖是詐騙訊息。
綜合上述可知,網傳訊息來自一個久未更新動態的美國樂團粉專,目前粉專管理者身處6個國家,且於近期大量刊登與小S有關的廣告訊息。部分廣告訊息偽裝成新聞報導頁面,且虛構報導內容,提供疑為詐騙的訊息。
查核點二:網傳圖片疑點
(一)資安人員協助檢視網傳照片後指出,圖片右邊的護照照片明顯有問題,看起來像是二代晶片防護護照,卻沒有第三張照片、護照個人資料頁的照片戳章蝴蝶顏色不同、照片看起來像是大S,且明顯可見姓名有經塗改。

(二)陽明交通大學智慧科學暨綠能學院副教授許志仲協助檢視後表示,網傳照片畫質不好,不利AI偵測工具檢測;若用人眼判斷,或許會感覺小S的面孔比例不太自然、照片略有違和感。不過,若搭配網傳照片右邊的護照一起判讀,護照的大頭照看起來是大S,且該照片的格式並不符合正規護照大頭照規範,必須有清楚的臉型輪廓和耳朵輪廓等,從常識判斷可知網傳照片值得懷疑。
(三)若進一步將網傳照片以圖反搜,可以找到另一個刊登同樣照片的粉專「Big 12 Recaps」擷圖。進一步檢視該粉專資料也可發現,該粉專原是發布運動相關訊息,自2020年5月13日後就無更新,且其粉專管理人員也分布於4個國家,目前有刊登樂器廣告。

資安專家劉彥伯表示,網傳手法應該是盜用粉專,利用時事議題編造假訊息,且可能使用盜用的信用卡投放廣告,吸引人瀏覽,等粉專熱度上升、粉絲增加,粉專就可能進一步改名、投放有害的詐騙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