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網傳「台大保健中心醫生提出警告,今日是冷10天的第一天」?

這是2018年流傳至今的老謠言,未來一週沒有寒流。

  • 錯誤
  • 生活

發佈:2025-02-10

更新:2025-02-20

報告編號:3467

查核記者:曾慧雯

責任編輯:陳偉婷

  • 錯誤
  • 生活

發佈:2025-02-10

報告編號:3467

記者:曾慧雯、責任編輯:陳偉婷

內容
  • 背景
  • 查核
  • 補充資料
  • Share on Facebook
  • Share on Threads
  • Share on Pinterest
  • Share on LINE
  • Email this Page
  • Print this Page

過年後寒流一波波,近日流傳「台大保健中心醫生提出警告…今天是冷10天的第一天…」等傳言;經查證,這是2018年起流傳至今的老謠言,與現實狀況不符。
一、此傳言早在2018年即在網路流傳。台灣大學保健中心在2020年曾經針對傳言闢謠,並澄清該中心醫師從未發表過網傳說法。
二、中央氣象署2月10日受訪表示,2月8、9日確實有寒流低溫,但根據氣象預報並非如傳言所述「冷10天」,未來一週受東北季風影響,天氣變化大且有降雨機率,但不會有寒流。
傳言提及天冷要注意保暖是正確的資訊,但其假借台大保健中心醫師名義,且錯誤宣稱會冷10天,與現況不符,為假借冠名的「錯誤」訊息。

背景

寒流一波波,2月8日至10日清晨強冷空氣籠罩,挑戰入冬以來第3波寒流。自2月7日起,通訊軟體及社群平台流傳訊息稱「台大保健中心醫生剛剛提出警告…今日只是冷10天的第一天…」等,提醒民眾注意保暖。

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傳言說法是否屬實?

台大保健中心並未提出網傳警告

查核中心2月10日向台灣大學保健中心求證。台大保健中心表示,傳言為不實的假訊息,且2020年已在官網公開闢謠,該中心醫師並未提出網傳警告,請民眾不要再轉傳。

未來一週沒有寒流

中央氣象署2月10日受訪表示,台灣在2月8日、9日確實受寒流影響出現低溫,但傳言稱「今日是冷十天的第一天」並不正確,未來一週雖受東北季風影響,天氣變化大且有降雨機率,但並沒有到寒流的等級。

這是從2018年就流傳至今的老謠言

查核中心利用關鍵字在臉書搜尋,可發現早在2018年初,此傳言就已經在臉書平台廣泛流傳至今,內容完全相同。

補充資料

低溫禦寒8要點

面對低溫該如何自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禦寒保健8要點:

1.保暖:居家臥室、衛浴與客廳要做好防寒與安全措施。處在低溫或外出時,一定要做好完整的保暖,尤其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善用圍巾、帽子、口罩、手套、襪子、防滑鞋,及多層次保暖衣物等,方便穿脫。

2.暖身:剛起床後的活動勿過於急促;先補充溫開水;身體活動以溫和漸進方式慢慢增加。

3.隨身攜帶保暖衣:由於長輩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銳,因此要提醒65歲以上長輩,晚上睡覺時,要先備妥保暖衣物在床邊隨手可拿到的地方,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記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進行活動。外出時隨身攜帶一件保暖衣,以備不時之需。

4.避免大吃大喝及情緒起伏太大;勤喝溫開水,避免血液過度黏稠;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以預防便秘。也要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以及突然激烈運動等。

5.如有心臟血管疾病的病人不宜泡湯或泡澡,如經醫師囑咐為高危險群,要避免單獨去爬山或從事離開人群的運動,亦不宜單獨泡湯。泡湯溫度勿超過40度;飯後2小時後再進行為宜。

6.避免加重身體壓力:運動最好避開酷寒與早晚的高風險時段,避免在寒冬大清早外出運動,晚餐後不要立即運動,應至少隔1個小時待食物消化。

7.妥善控制病情,規律服藥:定期量測及記錄自己的血糖、血壓、血脂肪數據;遵照醫囑按時用藥。

8.外出要隨身帶著病歷卡與緊急用藥,註記平時就醫院所、診斷、藥物過敏史;如醫師有開給緊急備用藥品,應隨身攜帶。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