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群大量流傳影片,宣稱中國、日本代表在聯合國為台灣地位問題交鋒。這是以AI主播講述虛構外交事件的錯誤資訊。
一、比對台灣、日本、中國等官方網站訊息可知,傳言影片提及的中國、日本、台灣的外交官姓名純屬虛構。
二、瀏覽聯合國官網、國內外媒體報導,聯合國沒有舉行網傳宣稱的「全球治理改革與地區安全挑戰」會議;中國與日本代表也沒有在聯合國的其他會議辯論台灣定位。
三、傳言影片為常見「虛構外交」敘事,利用AI生成的主持人畫面與配音,內容多半是虛構的國際事件或外交對話。這些影片會捏造國際場合、外交官名字,並加入沒有發生過的戲劇化政治衝突,包裝成像是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發言,藉此吸引點擊率。
傳言影片為虛構捏造的內容,因此為「錯誤」訊息。
背景
台灣國際參與經常受到中國打壓,特別是與聯合國相關的會議活動。近期一段YouTube影片在臉書被大量轉載,內容宣稱2023年11月一場主題為「全球治理改革與地區安全挑戰」聯合國會議上,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吳志強」與日本代表「佐藤健一」唇槍舌戰台灣在聯合國的地位問題,聯合國觀察員台灣代表「林明哲」也在現場。
另一部YouTube影片內容也在描述同一場會議,只是中國代表名字改成「錢剛」,日本代表則是「小野功成」。
查核
查核點一:傳言影片內容是真的嗎?
傳言影片虛構中國、日本、台灣的外交官姓名
網傳影片出現的外交官姓名包含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吳志強」、「錢剛」,日本代表「佐藤健一」、「小野功成」,以及台灣代表「林明哲」等;經查證,都是虛構的姓名。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為傅聰,副代表則為耿爽、孫磊。傅聰於2024年4月13日上任,其前一任是張軍,自2019-2024年擔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
日本駐聯合國代表為山崎和之,副代表則為御巫智洋、梅津茂。山崎和之於2023年12月19日上任, 其前一任是石兼公博,自2019-2023年擔任日本常駐聯合國代表。
台灣礙於國際處境,並非聯合國成員,也不是觀察員。台灣駐紐約辦事處設有「駐紐約有關聯合國事務工作小組」,負責推動台灣參與聯合國事務,辦事處處長李志強在2024年7月上任,其上一任為李光章,自2020-2024年擔任台灣駐紐約代表。
聯合國沒有舉行網傳宣稱的會議主題,中國與日本代表也未就台灣地位在聯合國辯論
(一)傳言影片聲稱聯合國於2023年11月舉辦以「全球治理改革與地區安全挑戰」為主題的會議;但檢索聯合國官網,2023年並未舉辦此會議。進一步檢索聯合國歷年會議紀錄,也未見有相同或相似主題的會議內容。
此外,在聯合國官網檢索關鍵字「中國」、「日本」、「台灣」,也未找到傳言影片所稱的會議紀錄,亦未發現中國與日本代表在聯合國就台灣地位議題公開辯論的相關資訊。
(二)進一步查核台灣媒體(聯合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中央社)、美國媒體(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福斯新聞網、CNN)與國際通訊社(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等)報導,也未發現有關「全球治理改革與地區安全挑戰」會議的消息,亦無中國與日本在聯合國就台灣地位問題交鋒的報導紀錄。
查核點二:網傳影片畫面來源
網傳影片帳號非媒體,並未引述消息來源,非可信的新聞管道
查核中心檢視網傳影片,發布影片的帳號並非媒體,影片也沒有引述任何消息來源,並非可信的來源。
傳言虛構外交突破劇本 博取注意
網傳影片中的主持人畫面為AI生成,屬於常見的「虛構外交事件」敘事模板。查核中心過去也曾揭露類似案例,例如第3631號報告查證川普宣布台美建交的假訊息。這類敘事常透過捏造國際場合、外交官姓名與政治交鋒橋段,包裝成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發言場景,以博取觀眾注意與情感共鳴。
此類影片常見特徵包括:虛構的聯合國會議名稱、未出現在真實外交系統中的人物,以及以「他國代表為台灣發聲」「讓中國啞口無言」為主軸的戲劇化衝突情節。多數影片會使用非事件現場的素材畫面,搭配AI生成畫面、配音,或簡報式旁白,營造「外交突破」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