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中國北京暴雨成災,包括市區街道、紫禁城均出現積水,隨後網路流傳一張聲稱是北京故宮排水系統「千龍吐水」的圖片;經查證,網傳圖片是由AI所生成,並非北京故宮真實的排水影像。
一、檢視中國北京故宮官網的太和殿實景及排水系統相關文獻,可得知太和殿用於排水的「龍頭」,其造型與網傳圖片並不相符;網傳圖片中的龍頭紋路銳利、外觀嶄新,但真實的龍頭較為圓潤,且有明顯磨損痕跡。
二、網傳圖片經多個線上AI工具檢測,顯示為AI生成,並非北京故宮排水系統的真實影像。
因此,網傳圖片為「AI生成」的錯誤訊息。
背景
7月下旬起,中國華北連日暴雨釀災,已造成數十人死亡及失蹤,數十萬人被迫撤離。中國社群開始熱傳「北京故宮千龍吐水」影像,聲稱中國600年前設計建造的排水系統通過了現代暴雨的考驗。
查核
查核點:網傳圖片是北京故宮排水影像嗎?
北京故宮太和殿排水龍頭造型與網傳圖片不同
查核中心利用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院推出的線上虛擬導覽平台「全景故宮」網站檢視北京故宮太和殿實景,可發現太和殿用於排水的「龍頭」,其造型與網傳圖片並不相符;網傳圖片的龍頭紋路銳利,看起來十分嶄新,但真實的龍頭輪廓較圓潤且有磨損、老舊感,兩者外觀差異頗大。
另檢視北京故宮博物院官網介紹《紫禁城內的排水》文獻,也可看到「三大殿台基排水龍頭」造型與網傳圖片不同。由此可判斷,網傳圖片並非真實的北京故宮排水影像。
網傳圖片為AI生成
自7月底起,中國網站、社群媒體、影音分享平台均開始熱傳「北京故宮太和殿千龍吐水奇觀」圖片,其中包括來自X平台的中國帳號「豫章信使」;此帳號發布的貼文如「中國戰機飛越台灣上空」、「胡塞組織攻擊美國航母」、「日本向中國道歉卡片」等,過去曾多次被查核中心查證為假訊息。
查核中心利用「Hive Moderation」、「Decopy AI」、「Was it AI」、「sightengine」等線上AI工具檢測網傳圖片,均發現網傳圖片有極高機率為AI生成,並非北京故宮排水系統的真實影像。
補充資料
7月下旬起北京連日暴雨引發洪災,紫禁城也積水
2025年7月下旬起,中國北京連日極端強降雨釀災,根據國際媒體如《路透社》、《紐約時報》、《CNN》、《BBC》、《衛報》,以及國內媒體如《中央社》、《公視》、《聯合報》、《自由時報》、《年代新聞》等報導,可知這是自2012年以來北京所遭遇最嚴重的洪患,北京市區、紫禁城均傳出積水,華北更有多地發生土石流,已造成數十人死亡及失蹤,數十萬人被迫撤離。
過去北京故宮也曾因暴雨積水。根據台灣《中央社》、中國《人民日報》及《新京報》報導,2023年7月間受到杜蘇芮颱風殘餘環流影響,北京發生嚴重洪災,號稱建成600多年未淹水的紫禁城罕見地出現積水,太和殿前的龍首也開始吐水;北京故宮對此表示,積水主要是排水溝被塑膠瓶、塑膠袋等物品堵塞導致。
至於紫禁城建成600多年是否從未淹水?據前述報導,北京故宮表示,在歷史文獻中經常發現,紫禁城整個區域出現屋面漏雨、墻垣倒塌、院落積水的記載,例如清光緒11年(公元1885年)陰曆4月,從東華門到西華門一帶積水「數尺不等」;積水過後,古今的做法都是盡快找到堵塞位置,清理後就能快速恢復排水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