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蕉價格昂貴,網路傳言指出,香蕉減產是因為中南部砍香蕉種電。這是錯誤訊息,去年連續颱風以及低溫雙重因素,才導致香蕉減產。
一、農糧署與台北農產公司都表示,香蕉減產是風災與低溫造成,沒聽過砍香蕉種電的說法。
2024年夏、秋連續3個颱風,導致香蕉4成種植面積受損,供應減少,又遇上今年冬天冷天數較多,低溫讓香蕉生長變慢,來不及供應市場。3月氣溫回暖,香蕉產量提升,香蕉價格已經開始下跌。
二、香蕉產地集中在中南部,其中屏東縣農會與南投縣集集鎮農會受訪均表示,沒有聽過縣內有蕉農大規模廢耕種電。香蕉減產是氣候因素。
三、農業部指出,有種植香蕉的農地若要改為種電,必須辦理「農地變更」,且經農業部核准。但從2023年至今,只有2個農地變更光電案提出申請,目前都還在審核,且這2案原本都不是種植香蕉。因此傳言聲稱「香蕉廢耕改種電」,目前查無相關案例。
今年香蕉減產是因風災與低溫,近年只有2處農地申請變更種電,且都不是香蕉園。傳言「香蕉減產是因為廢耕種電」是沒有根據的說法,因此為「錯誤」訊息。
背景
近期香蕉價格上漲,連鎖通路2、3月售價每台斤超過100元(中央社、華視新聞)。
大約3月初開始,社群媒體持續流傳訊息聲稱,最近香蕉價格昂貴,不是天氣因素,是中南部把香蕉樹砍光種電。
查核
查核點:近期香蕉價格昂貴,是因為砍香蕉改種電嗎?
香蕉變貴跟種電無關,而是風災與低溫導致減產
(一)檢視農糧署「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行情站」,近一年香蕉價量變化,以最具代表性的台北果菜批發市場來說,香蕉價格從2024年10月開始攀升,今年2月價格達到高峰,每公斤120元以上,之後價格就慢慢滑落,4月批發價約每公斤80元。香蕉產量也從3月開始增加。
傳言聲稱香蕉價格上漲、產量減少,是因砍掉香蕉種電,但這種說法跟查詢數據不符。如果是香蕉園廢耕改為種電,無法解釋為何3月香蕉產量又開始增加,可推論香蕉減產另有因素。
(二)台北農產公司與農糧署都表示,近期香蕉減產變貴,是因為去年連續颱風導致災損,又遇上低溫讓香蕉生長速度減緩,才讓產量減少。
北農副總經理路全利表示,沒有聽過砍香蕉改種電的說法。去年夏、秋連續有凱米、山陀兒、康芮颱風,導致香蕉4成種植面積受損,供應減少。又遇上今年冬天冷天數較多,低溫讓香蕉生長變慢,來不及供應市場。
農糧署在3月12日曾發布新聞稿,指出颱風與低溫造成香蕉減產,與北農說法一致。農糧署受訪解釋,3月以來氣溫回暖,香蕉產量提升,價格也從每公斤120元高點,滑落到每公斤80元左右,預期會慢慢回到往年均價。
(三)查核記者諮詢香蕉主要產地的農會,均稱香蕉減產是氣候因素,沒聽過產區有大規模廢耕,改為光電場的現象。
屏東縣農會表示,去年颱風讓縣內香蕉損害嚴重,但大多數蕉農都是繼續種植,沒聽過大規模廢耕種電。農會解釋,有些香蕉園受損嚴重,幾乎全毀,蕉農有可能暫時廢耕或者改種其他作物,種電也有可能變成選項,但即使發生也是零星行為,不能說香蕉減產是因為種電。
中部香蕉產區南投縣集集鎮農會說,南投受風災影響較輕微,減產主因是低溫減緩香蕉成長。至於廢耕種電的說法,至少在南投縣沒聽過。
(四)農業部受訪指出,農地要做為光電場,有「農電共生」與「變更用地」兩種途徑,依照傳言情境「原本種植香蕉,後來廢耕種電」,這要變更農地才有可能。
依照《農業主管機關同意農業用地變更使用審查作業要點》,2公頃以下農地不能作為光電場使用,而2公頃以上的農地變更案,都要經過農業部核准。
農業部提供資料指出,從2023年至今,只有2個農地變更光電案提出申請,目前還在審核,尚未通過。這2個案場都是台糖農地,分別在高雄與南投,原本是做平地造林之用,都不是種植香蕉,因此傳言聲稱「香蕉廢耕改種電」,目前沒有案例可以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