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中具核梭桿菌可能致病 但尚無科學證據證實會直接致癌
近期有媒體引用醫師上節目受訪內容,稱「口腔內的具核梭桿菌會導致多種癌症、失智症」,並提醒民眾勿使用殺菌式漱口水,以免讓此菌危害加大。經查證,具核梭桿菌與癌症或失智症可能相關,但目前尚無科學證據顯示此菌會直接導致多種癌症與失智症;過度使用殺菌式漱口水確實可能破壞口腔菌叢平衡,專家建議適量輔助使用即可。
近期有媒體引用醫師上節目受訪內容,稱「口腔內的具核梭桿菌會導致多種癌症、失智症」,並提醒民眾勿使用殺菌式漱口水,以免讓此菌危害加大。經查證,具核梭桿菌與癌症或失智症可能相關,但目前尚無科學證據顯示此菌會直接導致多種癌症與失智症;過度使用殺菌式漱口水確實可能破壞口腔菌叢平衡,專家建議適量輔助使用即可。
7月26日立委罷免案皆未通過,8月23將舉行核三公投與罷免案。近期網路流傳訊息稱,「公投方式不同於上次的反罷免投票,公投通過條件為投票人數須大於全國公民人數的25%,且同意大於不同意」。經查,公投與罷免通過門檻均為「同意票需達總選舉人數25%」,且「同意票大於不同意票」。
7月颱風導致中南部多處災情,引發農業部與立委張啟楷爭論,農業預算被刪是否影響救災。雙方數度攻防,但實際上是各說各話,且雙方說法都僅呈現片面事實。
近期中國廣東出現屈公病疫情,台灣疾管署8月5日提升旅遊建議等級至第二級,提醒民眾赴廣東應注意防疫。相關新聞在社群以「中國出現急性傳染病、無特效藥」等說法傳播;實際上,屈公病並非新興病毒,除了中國以外,目前在許多國家都有流行。雖無特定的抗病毒藥物,但此疾致死率低、有藥物緩解症狀,民眾平時注意防蚊和環境清消,無須過度恐慌。
近期網路流傳南投服務區超過限速40公里便會收到3000元罰單;此說法混淆了高速公路與服務區的相關法規。
近期有媒體報導觀光局公布越南和汶萊免簽,引發社群轉傳。經查,越南富國島開放全球免簽,但若民眾要到越南其他地方,仍須申請簽證。
以伊衝突期間,伊朗賽帕銀行遭駭客攻擊,隨後網路流傳訊息稱銀行遭駭、帳戶歸零。經查,伊朗銀行被駭後,確實出現無法提款、交易異常,但查無「帳戶歸零」證據。
近日網路流傳影片宣稱「千萬不要用捲筒衛生紙擦嘴、會有一大堆細菌」,並質疑其原料為回收雜紙、品質低劣。實際上,捲筒衛生紙為廁衛用紙,製程經過高溫烘乾殺菌,其遇水易破是為了便於沖入馬桶、設計上刻意製成可分解結構,確實不適合用來擦臉部。
近日網路熱傳「阿拉斯加林蛙」照片,稱圖片顯示的生物冬天時會全身凍結、心跳停止,待春天來臨又會解凍復甦。經查,林蛙確實有在嚴寒中存活的能力,但網傳圖片裡並非真實林蛙。
社群平台流傳訊息宣稱「今年防空演習特別長1點半到3點,不是以往的半小時,留意行程」。實際上,2025年「城鎮韌性(防空)演習」總時間增加至90分鐘,但人車管制仍維持30分鐘,並未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