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公投的網路戰場:一堂台灣人的能源思辨課

核三公投的網路戰場:一堂台灣人的能源思辨課

核能的討論不單是科學議題,也有社會、政治、經濟、國安等複雜的面相,增加查證工作的難度與敏感性。為了應對高爭議性議題的查核,TFC總編輯陳偉婷也與長期推廣科學教育的能源專家廖英凱聯手嘗試新的方法學:從國際學術資料庫的研究成果與文獻來找尋數據與證據。

外國人誇台灣? AI虛構影片背後的流量騙局與資訊風險

外國人誇台灣? AI虛構影片背後的流量騙局與資訊風險

查核中心注意到,這類虛構影片多以「外國人」視角談台灣,由AI配音,搭配大量合成影像,穿插部分真實但不一定相關的畫面,營造「世界各國讚揚台灣」的印象。進一步研究後發現,這些虛構故事似乎有大量複製的現象,甚至有「模板」。

地震科學V.S.地震預言?0705日本災難預言捲起的社群海嘯

地震科學V.S.地震預言?0705日本災難預言捲起的社群海嘯

地震末日預言反映人們對不確定性的焦慮,更反映科學知識傳播的困難。本篇文章採訪專家,試圖解構7月5日地震預言的偽科學,以及現代科學地震預測的侷限。地震專家說,地震預言比科學語言更吸睛,但防災意識不能靠預言帶動,在地震之島台灣,主動學習防災科學知識才能與地震共存、不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