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國軍「不進民宅」惹議 風災考驗軍事防衛與救災平衡

賴清德國軍「不進民宅」惹議 風災考驗軍事防衛與救災平衡

總統賴清德稱國軍「不進民宅」惹議,檢索法條,其實並無明文禁止國軍進入民宅救災,而是要求符合程序並有地方人員在場,以避免責任歸屬爭議。學者認為,軍隊以作戰為本務,但可透過替代役及民間合作,於演習期間調整人力投入災後救援,這次颱風與演習交錯,正好檢驗救災與防衛之間如何取得平衡。

「消失」的太陽能板 台灣的海上光電路還有多遠要走?

「消失」的太陽能板 台灣的海上光電路還有多遠要走?

丹娜絲颱風強勁橫掃中南部,除了造成嚴重的農損,諸多媒體也揭露海上光電試驗場或水面光電案場災情,媒體上下游7月7日報導「海上光電變海廢」,揭露屏東佳冬外海的海上太陽能試驗案場成「受災戶」,災後有大量HDPE 浮具飄散海岸,且綿延數公里,引發社群關注。

存在銀行的錢安全嗎?從伊朗銀行遭駭反思台灣金融韌性 

存在銀行的錢安全嗎?從伊朗銀行遭駭反思台灣金融韌性 

伊朗國營賽帕銀行6月17日遭疑似親以色列駭客攻擊,導致ATM、刷卡、網銀等服務短暫中斷。網傳訊息宣稱該銀行帳戶資料被刪除、客戶資產歸零。不過,金融、資安專家表示,類似情況在台灣難以發生,因本地銀行普遍具備異地備援,但若遇戰爭或災難導致主備機房同時受損,仍可能面臨資料無法復原風險,建議強化雲端與第三地備援以提升資安韌性。

軍審修法掀波瀾 專家解析:強化軍紀,並非戒嚴或戰爭動員

軍審修法掀波瀾 專家解析:強化軍紀,並非戒嚴或戰爭動員

總統賴清德宣布,將恢復軍事審判制度。未來,現役軍人若涉及陸海空軍刑法有關叛亂、利敵、洩密、廢弛職務、抗命等軍事犯罪,將交由軍事法院審理。專家指出,恢復軍審只是司法管轄權的調整,與戒嚴完全無關,並非軍隊接管司法或實施軍事統治。

護理師起薪6萬元?拆解勞動部、衛福部護理師薪資調查數字

護理師起薪6萬元?拆解勞動部、衛福部護理師薪資調查數字

日前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公布113年445家醫院通報非主管職全職護理人員平均月薪,年資1年以下護理師約5萬3700元,還有媒體稱台大醫院「院聘護理師起薪5.9萬元」、「公職護理師起薪6.5萬元」。然而,數據卻引來護理人員不滿,指出護理人員薪水根本沒有這麼高,衛福部公布的薪資與實際狀況不符。

從「生物武器」到「加薩保險套」:假訊息成USAID爭議的政策工具

從「生物武器」到「加薩保險套」:假訊息成USAID爭議的政策工具

川普上任後暫停對外援助並整頓USAID,引發爭議。網路流傳大量未經證實的USAID消息,甚至來自政府高層。學者憂心「公器混用」與「課責」缺失,恐引發民眾對政府與媒體的不信任。此外,專家警告,此舉可能損害美國的全球影響力與安全利益。

【總預算案通過】還錢於民VS.癱瘓施政?釐清重點預算攻防戰

【總預算案通過】還錢於民VS.癱瘓施政?釐清重點預算攻防戰

本篇文章整理近期與預算刪減有關的爭議,發現各方說法都取對自己有利之處、放大宣傳,對民眾理解事實造成干擾。目前立法院尚未公告總預算三讀條文等資料,更添民眾查核困難。各界仍持續爭論包含體育署預算等不同議題,查核中心將持續關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