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查核報告
【部分錯誤】網傳影片「千萬不要被牠們舔...只是被狗舔了一下,竟然要鋸掉四肢...由於貓唾液的未知危險,每週至少有一人因此喪命」?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2/21版】
一、網傳影片提到的案例,為極端個案。專家指出,網傳影片用極端個案來推論為「光被貓狗舔就會致病」是過度渲染,「每週至少一人因貓的唾液而喪命」也沒有根據。
專家指出,貓狗唾液雖有細菌,但光是接觸不一定會感染,通常是被貓狗抓咬傷或是舔到傷口後,傷口未經適當照護,且為免疫力低下的族群,才有較高感染風險。
二、網傳影片提到的病菌,包括巴氏桿菌、韓瑟勒巴通氏菌(俗稱貓抓熱)與犬咬二氧化碳嗜纖維菌(俗稱犬咬症)都不只存在於貓狗身上,但人類被感染的機率低,且一般健康成人感染多為輕症。
三、專家建議,貓狗只是環境的一環,平日就該做好個人衛生與健康管理,...
發布日期:2023-02-21
【錯誤】網傳ChatGPT對話擷圖「輝瑞總裁、比爾蓋茲、世界經濟論壇主席都沒有接種新冠疫苗」?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2/21版】
社群平台近期流傳兩張對話圖文,內容像是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對話擷圖,指稱輝瑞公司執行長、比爾蓋茲、世界經濟論壇主席等人沒有接種疫苗。針對此議題,查核中心查證資訊,並採訪專家說明ChatGPT的生成機制:
一、網傳對話擷圖內容並非事實。輝瑞公司執行長、比爾蓋茲都已經施打過COVID-19疫苗,傳言指稱他們並未接種疫苗與實際狀況不符,是錯誤訊息。而傳言稱「據報導,施瓦布沒有接種新冠疫苗,他說要等待更多疫苗安全結果」,並無相關報導。
二、專家指出,ChatGPT擁有強大的運算,以及語言邏輯能力。
專家解釋,...
發布日期:2023-02-21
【錯誤】網傳「最近一團人持有越南旅遊簽證15天有效期,逾期停留,離境被罰款。目前越南政府已壓縮臺灣護照,最長停留18天。為了此事,準備再壓縮」?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2/21版】
一、駐臺北越南經濟文化辦事處表示,目前越南並沒有壓縮台灣入境觀光簽停留天數,基本上觀光簽證停留天數時間為一個月內,須由越南出入境管理單位審核決定。
此外,外交部及駐越南代表處領務組均表示,傳言稱「越南政府因特定個案事件,已縮短持臺灣護照旅客簽證停留期限,並將再度縮短可停留天數」一事,與事實不符,越南出入境管理局簽證規定不會受單一個案事件影響。
至於網傳某團因簽證逾期受罰,領務組表示,因缺乏該團詳細資訊,無法核實。
二、旅遊業者指出,目前申請越南簽證都需附上行程、不得任意更動預定的出入境日期,實際可停留天數則由越南相關單位決定,...
發布日期:2023-02-21
【錯誤】特定推特帳號推文「台灣警察追趕壓迫原住民」、「宜蘭縣政府拆除原住民房屋」?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2/20版】
查核中心從2月起持續收到多則影片指稱「台灣警察追趕和壓迫原住民」、「拆除原住民房屋」等內容,發現都來自一推特帳號。以下針對傳言影片以及該推特帳號可信度進行查證:
一、經查證,該推特帳號流傳「原住民被警察追趕壓迫」的影片、實際上是2022年9月發生於伊朗的街頭抗爭畫面;另外指稱是「拆除原住民房屋」的影像,都是來自《新華社》的照片,原始事件是今年2月敘利亞大地震的房屋倒塌。皆與台灣原住民等無關。
二、查核中心檢視該帳號簡介、發文分析,發現該帳號無任何官方認證、2023年1月才創立。
雖其自稱是一個播報台灣、世界新聞的自媒體,但是並未有署名記者、...
發布日期:2023-02-20
【錯誤】網傳行車記錄器影片稱是土耳其大地震影像?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2/20版】
土耳其在2023年2月6日發生地震,社群平台自2月8日起流傳一支拍攝於道路上的影片,全長25秒,宣稱是土耳其地震影像。
網傳影片為2011年日本311地震的影像,拍攝於日本東京,並非2023年2月土耳其地震影像。
傳言挪用日本311地震的影像,稱為近期土耳其大地震影像,為「錯誤」訊息。
發布日期:2023-02-20
【錯誤】網傳「斐濟是現今世界上唯一沒有癌症的國家,因為常吃杏仁」?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2/20版】
一、根據斐濟衛生及醫療部統計,癌症為斐濟第三大死因。因此,傳言稱「斐濟是世界上唯一沒有癌症的國家」為錯誤訊息。
二、中醫藥師表示,杏仁分成毫無療效的食品「甜杏仁」與有止咳作用的藥用「苦杏仁」兩種,但苦杏仁並無抗癌療效。專家提醒,苦杏仁不可生食,因為其中的「苦杏仁甙」成分在體內分解後,會成為帶有毒性的氰化物。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發布日期:2023-02-20
【錯誤】網傳「俄烏開戰一年,以色列世界著名的情報機構摩薩德披露雙方軍事損失數據...北約軍官、教官、特工等死亡共234人(美國 、英國);北約士兵死亡2,458人(波蘭、德國、立陶宛。。。等國)」?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2/20版】
烏俄戰爭自2022年2月24日開打,戰事至今持續。社群平台與通訊軟體2月間流傳「俄烏開戰一年,以色列世界著名的情報機構摩薩德披露雙方軍事損失數據...北約死亡近3千人」等內容。查證結果如下:
一、傳言來源是Telegram一頻道1月25日發文,內容未引述任何具名來源,該頻道也非政府單位或媒體機構;貼文起初未提及資料來源是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是轉傳後才被加入。此帳號並不是具有可信度之媒體。
經過檢索和採訪,並沒有找到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針對烏俄戰爭發布的公開資訊,另專家也指出,未曾讀到這份文件。
二、在烏俄戰爭爆發生後,...
發布日期:2023-02-20
【錯誤】網傳「高鐵秘辛,對號座位底下有感知器,如果有人買自由座卻坐對號座,感知器會通知中控平台,違規者會被罰票價的5到9倍」?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2/19版】
一、專家與高鐵公司表示,高鐵乘客椅並沒有感知器,列車長使用手持的查驗票系統,巡視車廂時快速驗票,不是以椅子感應來查票。
二、民眾持高鐵自由座票坐對號座,若查到會被請補差額,視情況收取違約金。網傳影片宣稱「會被罰票價的5到9倍」並非事實,列車長也不會因查票而拿到2000元獎金。
網傳影片稱「高鐵座位下有感應器」、「自由座票坐對號座票,會被罰票價的5到9倍,且抓到坐錯的員工可以領2000元獎金」,均與事實不符,為「錯誤」訊息。
發布日期:2023-02-19
【錯誤】網傳「名人公益理財社團」?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2/18版】
社群平台持續出現假借名人名號的公益理財社團貼文,點入這些貼文,會邀請民眾加入存股社團,近期受害的名人包含主播沈春華、陳樹菊,以及數位理財專家等。查核中心提供查證結果及識讀詐騙手法如下:
一、網傳沈春華公益理財社團為盜用名人稱號的理財詐騙,沈春華已在其臉書闢謠,呼籲民眾不要受騙。
二、網傳陳樹菊開設理財社團,但以關鍵字查詢過去新聞可知,陳樹菊在2022年即發生名字被冒用開設假粉專,當時她還大動作舉行記者會,稱她不懂3C、也未委託他人開設粉專。檢視網傳陳樹菊粉專提供的連結,為一頁式網站,沒有聯絡資訊,且文章超連結都只能加入特定Line帳號。
三、...
發布日期:2023-02-18
【錯誤】網傳「注意!台南市26日起將停水47小時 共影響35萬戶」?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2/18版】
一、網傳訊息「台南市26日起將停水47小時」搭配一則新聞連結,新聞出處是《三立新聞》2018年的新聞報導,並非近期資訊。
二、關於當前的停水資訊,可上自來水停水查詢系統查詢。
傳言搭配「2018年停水資訊」的新聞報導,宣稱台南市將停水、近35萬戶受影響,易誤導為近期事件,為「錯誤」訊息。
發布日期:202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