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網傳影片宣稱「這位是名叫申林的加拿大華裔魔術師,年僅26歲,在美國達人秀的魔術表演一舉奪得100萬美元的總冠軍...」?

網傳影片為美國知名網紅暨電影製作人扎克金製作的特效短片,並非加拿大華裔魔術師林良尋(Shin Lim)的魔術表演。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部分錯誤】網傳「電話費近期再次降價66%趕緊更改 ...中華電信室內電話原本預設為3分鐘1.6元,設定後將改成5分鐘1.5元,請傳給認識的人」?

一、傳言指稱的市話費率方案自2001年起就已實施,並不是近期公布的新方案。 二、傳言建議的市話費率方案,片面提及通話費率較低,但未揭露其月租費較高。 三、中華電信指出,傳言所建議的方案不一定最省錢,建議用戶先確認使用需求,再選擇適合的方案。 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錯誤】近期網傳「林口電廠、高雄大林電廠將悄悄增加800MW燃煤電廠,今年將要開始發電,明年及後年又要各增一台」?

一、林口電廠在2014年已將舊1機、舊2機除役。2016年至2019年間陸續新增三台「超超臨界燃煤機組」,第三台「林三機」在2019年就開始商轉,之後沒有再增加燃煤機的計畫。 二、高雄大林電廠的「大二機」在2019年開始商轉後,近期也並無新增燃煤機。 三、傳言內容從2016年就開始流傳,傳言與2016年時空背景多處吻合,但並不符合目前狀況。 傳言將過去舊聞誤導為近期狀況,因此,為「錯誤」...

【錯誤】網傳影片宣稱「昨天下午新店隧道火燒車,執政黨封鎖新聞,祈禱神憐憫台灣」?

一、網傳影片的原始事件為2021年4月8日發生於國道3號南下車道碧潭隧道附近的火燒車事件,發生地點不是傳言稱的新店隧道。 二、查核中心使用關鍵字「隧道火燒車」搜尋,可發現包含《中央社》、《蘋果日報》、《自由時報》、《ETtoday》、《TVBS》、《中天》等媒體報導,並無傳言所稱「執政黨封鎖新聞」。 網傳影片流傳的地點及內容敘述,均不符事實,因此,為「錯誤」訊息。

【錯誤】網傳文章「70多歲的媽媽在4月16日去台中榮總胸腔內科看病打針,很有可能是榮總強迫跟欺騙施打AZ疫苗」?

一、經查傳言所提的個案是接受台中榮總醫院醫師的一般診治,並未施打新冠疫苗。 二、公費接種新冠疫苗的計畫,截至目前(4月19日)尚未開放65歲以上的樂齡組施打;台中榮總並非提供民眾自費接種新冠疫苗的旅遊醫學合約醫院。且新冠疫苗是今日(4月19日)開放民眾自費預約接種,4月21日起開放接種。 傳言稱「70多的媽媽在4月16日於台中榮總就診恐被強迫與欺騙施打AZ疫苗」,多處訊息不合理,...

【部分錯誤】網傳影片「交的定金還是訂金,如果寫錯了,一分錢都退不回來」?

一、台灣法律僅明文規定「定金」,而無「訂金」之規定,但簽約時寫的是「訂金」,其法律效益與「定金」相同。 二、專家說,在中國,「定金」和「訂金」的法律內涵確實不同,「定金」為擔保形式,除非有不可抗力、意外事件導致無法履行合約,否則不得要求返還;而「訂金」並無法律效力。 三、專家建議,「訂金」並非法律名詞,在中國擬定合約時,要寫為「定金」,才能有法律保證。傳言稱「民眾使用訂金一詞可以拿回款項」,...

【錯誤】網傳影片「馬路上許多民眾驚呼天上的雲正親密依偎」?

一、網傳影片的天空雲朵為後製合成,而影片畫面的原始事件是2018年8月11日,中國北京房山區一處山崩現場。   二、影像特效師協助檢視網傳影片,特效師發現數個改造痕跡,包括:天空和人群運鏡方向不一致、天空與馬路合成交界粗糙,公車後方出現不明黑線,且影片上下半部的光影表現也不一致。   網傳影片是利用山崩的現場畫面,後製合成天空雲朵畫面,並非真實事件。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釐清】網傳文章「高雄劉育豪事件中的『欺瞞』...按照教育部自己的法規範,『保險套的正確使用』乃是屬於國中階段的範疇,並非小學...」?

一、傳言引述「國小教師教小學生保險套」的新聞畫面,來自2017年3月的新聞談話性節目。 二、傳言事件是適用〈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專家與教育部均指出,當時課綱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綱要採「融入式教學」,課綱提供能力指標,教師在教學時,可依照學生需求,結合時事或重要議題,納入課程教學。 三、 該名教師當時的課程設計,是基於學生對保險套的好奇提問,將學生需求融入教學,事先告知家長,...

【部分錯誤】網傳文章「貓咪犯錯後,以下5種懲罰方法(把痛感形成條件反射、大聲喝斥、限制自由、利用水、冷淡)很有效」?

一、專家指出,傳言文章建議的「處罰」方法,是以負面刺激的方式訓練貓,這會造成貓的壓力或焦慮情緒、害怕飼主,甚至帶來反效果。 二、專家建議,處罰方法已是過時作法,訓練動物應以正向鼓勵的方式,獎勵想要的行為、忽略不想要的行為。 三、專家指出,貓的行為問題也可能來自於生理疾病,應先排除疾病的可能性,再針對行為問題去諮詢動物行為專家。 網傳文章宣稱的方法過時,且可能造成反效果,因此為「部分錯誤」...

【部分錯誤】網傳「5道菜(芹菜、蘑菇、雞肉、菠菜和生菜、雞蛋)如果沒吃完就要扔掉,再加熱吃會有損健康」?

一、傳言宣稱「菠菜和生菜」再次加熱後,會使蔬菜中的亞硝酸鹽產生有毒物質。專家指出,亞硝酸鹽須在高溫、酸性環境下與游離的二級胺作用,轉化為亞硝胺後才會產生致癌性。一般來說,胺類存在於蛋白質食物中,但很少以「游離胺」的形式存在。 二、專家指出,無論是否加熱,新鮮蔬菜本身就含有硝酸鹽與亞硝酸鹽,並在清洗、烹調時大量流失,且蔬菜中蛋白質含量極低,民眾不用過度擔心。 三、傳言宣稱「蘑菇」、「雞肉」、「...

頁面

訂閱TFC電子報

SIGN UP TO TFC NEWSLETTER 📨
* 必填欄位/ required
選擇你想訂閱的電子報/ Sign up to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