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2025/5/05-2025/5/11】闢謠TOP10

2025-05-122025-05-12 每週謠言TOP10

近期有民眾稱在台水上班的家人收到公司發的防彈背心,引起民眾對於兩岸開戰的聯想;也有台積電撤離中國的傳言流傳,這些都是來源不明的錯誤資訊。

查核中心發現,最近部分媒體報導醫藥資訊未明確查證,引起民眾誤解。如中國醫附醫有醫師在《刺胳針》投書,引起社群廣泛討論、媒體第一時間也報導社群內容;但後續中國醫附醫二度聲明承認投書數據有誤,仍有部分媒體沒有修正其錯誤內容。此外,也有媒體以聳動、沒有清楚說明脈絡的報導稱牙膏9成含鉛、台灣品牌有中鏢,引發民眾擔憂。

詐騙仍須持續關注,近期有冒用官方的購物、徵才資訊流傳,同時也有舊的假資安提醒擾亂視聽,錯誤宣稱點開圖片手機就會中毒。

本周值得關注的3類傳言如下:

|政治謠言虛構故事 挑動兩岸敏感神經 

社群平台Threads的討論常有政治議題,且常有錯誤訊息隱身其中。近期有用戶貼文宣稱「自來水公司發防彈背心和頭盔給員工」,以此影射政府有事隱瞞、兩岸可能情勢緊張;這其實是虛構的訊息。

查核中心向台水公司、工會求證,皆表示無此事件。國防部也說,並沒有提供這類裝備給台水,國軍裝備僅供現役軍人使用,或提供給教召人員在教召期間使用。

還有傳言宣稱如果身邊有身分證第三碼為0-5但並非台灣人口音,就要小心是匪諜冒用身分;這是誤導內容,移民署、調查局、警政署等單位均未聽聞有傳言所稱情形。

戶政單位表示,不少本國民眾自幼旅居海外,語言受當地影響,即使講話非台灣口音,也難以此認定就是身分有異;若有冒用情形,必須透過戶政、移民或偵查機關經由證件、指紋、出入境紀錄等方式調查認定,而非依靠個人外觀或語言認定。

YouTube常有用戶為博取流量,以誇大的內容、標題發布錯誤的資訊,且遍及政治、娛樂等各式主題。近期有一段影片發布「重磅消息」,宣稱台積電要撤離中國,此影片也被擴散到各個社群平台,實為虛構的訊息。

檢視台灣及中國媒體報導,都沒有台積電要撤離的資訊;台積電也澄清,目前上海(晶圓10廠)、南京(晶圓16廠)都正常營運。

|媒體抄寫未善盡查證 加速不實訊息傳散 

上月一篇來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師的投書「台灣全民健保瀕臨系統崩潰」登上權威期刊《The Lancet》(刺胳針),引起社群熱議,媒體也引述社群平台上的醫師評論寫成報導。

投書內容所提台灣醫療環境危機、健保制度問題、護理人力流失和衛福部官員諷刺回應急診醫師等事件,均有事實基礎;然而,該投書內容有多處資料有誤且有違學術倫理,如引用錯誤的Omicron住院死亡數據、杜撰WHO的急診醫護比數據、引用無關資料宣稱醫護薪資倒退等。

後續中國醫附醫承認錯誤、二度發布聲明後,且要求《The Lancet》撤稿,時隔多日,仍有部分媒體未更正報導,讓錯誤內容持續流傳。

誇張、聳動的醫療報導可能造成民眾無謂的恐慌與擔憂。近期多家媒體報導「牙膏9成含鉛」,引起民眾疑慮。此數據來自美國推廣無鉛的組織「無鉛安全媽媽(Lead Safe Mama)」公布的牙膏重金屬含量報告,這些受試牙膏實際上皆符合美國食藥署規範。

鉛在環境中無所不在,在台灣有規定牙膏不得添加重金屬,但製程可能無法完全排除,因此必須符合安全容許值限值。除了台灣,WHO、歐盟及多國均對產品中的重金屬訂出限量,且牙膏用於清潔、理論上不會吞食,對人體危害有限,台灣也沒有因牙膏導致鉛中毒案例。媒體報導國外事件、直接引述報告,卻沒有詳盡解釋容許值等問題,易引起民眾恐慌。

|詐騙停看聽:手機點開圖片不會中毒 小心冒用官方的購物、徵才詐騙

近期網路流傳「馬習會的網頁和圖片不要開」,並稱這是不同政黨支持者的攻擊行為,點開手機就會中毒;實為虛構的情節,單純點開圖片並不會中毒,且近期也沒有相關案件。

「點擊圖片就會讓手機中毒」的說法是一再捲土重來的謠言,2015年首次「馬習會」時,此謠言就曾出現,也曾變形為「曼谷地震影像不要開」、「蔡英文吃便當」等傳言流傳。資安專家說,平時在LINE等通訊軟體打開圖片不會有資安風險,無須太過恐慌,但平時應養成「勿點擊不明連結、不下載不明APP」的習慣。

一年一度的白沙屯媽祖進香引起萬人參與,有運動品牌趁機推出相關鞋款,但商品圖片遭詐團冒用,利用一頁式網站販售。資安專家提醒,一頁式詐騙的特徵包含查無廠商聯繫方式、商品低於市價行情、強調貨到付款、限時搶購等,要小心察覺。

除此之外, 徵才訊息也可能暗藏詐騙。近期有臉書粉專假冒考試院名義,徵選監場人員,並要民眾以LINE方式聯絡;考選部對此表示,絕對不會透過社群平台招募監場人員,網傳內容是詐騙訊息。

資安專家說,求職詐騙通常是為誘騙民眾提供個資及帳戶資訊,遇到資訊不透明的徵才訊息,一定要多加留意。

特別感謝排行榜技術提供:#資策會軟體技術研究院

特別感謝排行榜資料來源:#Cofacts真的假的資料庫

【❌錯誤】網傳:台積電撤離中國,南京工廠停產關閉?
【⚠部份錯誤】報導:台醫療崩壞登期刊,Omicron住院死亡6成?
【❌易生誤解】報導:毒牙膏注意,9成牙膏含鉛?
【❌錯誤】網傳:收到馬習會新聞或圖片不要打開,會被駭客攻擊?
【❌錯誤】網傳:家人收到台水發防彈背心和頭盔,政府隱瞞民眾?
【🟦事實釐清】網傳:被強酸強鹼噴到或淋到時要如何處理?
【❌錯誤】影片:電動車電池不可以拿到電梯裡,會產生靜電爆炸?
【❌詐騙】網傳:加LINE應徵考選部監場人員?
【❌錯誤】網傳:義美賣到中國的肉鬆被驗出是萊豬做的?
【❌詐騙】網頁:限時搶購運動品牌與白沙屯媽祖聯名商品?

(記者:吳仲安;責任編輯:陳偉婷)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