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與動態
資訊戰 中俄大不同:俄國快攻如暴風,中國布局如氣候變遷
記者何蕙安/編譯
中國與俄羅斯是世界上兩個主要「使用資訊戰達到政治目標」的國家,但兩國手法截然不同,無法將過往對俄國網軍的研究套用在中國身上。法國智庫日前發文指出,中國近期對香港、台灣發動的資訊戰手段有「俄羅斯化」的趨勢,攻擊性日增;而中俄網軍未來攜手合作的可能性,也令人憂心。
法國學者認為,台灣與香港是中國資訊戰的「零號感染源」(Patient Zero),發生在台港的資訊戰攻擊樣貌,...
發布日期:2020-02-17
一起來Fact Check!即時事實查核挺進2020總統選舉
文/胡元輝(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多數人應會同意,充斥整個選舉過程的假訊息,乃2020台灣總統大選的關鍵字,不僅備受選民議論,抑且成為候選人攻防標的。不過,隨著假訊息日益受到關注,破解假訊息的事實查核機制亦日漸為人所知,許多民眾開始將事實查核視為其資訊生活的一部分,而事實查核亦開始在選舉活動中扮演角色,包括在此次總統選舉過程中興起的即時事實查核。
他山之石:美國的即時事實查核...
發布日期:2020-02-11
疫情假消息襲來之際,Google、Facebook、Twitter做了什麼?
記者何蕙安/編譯
從農曆年前起,國際事實查核組織(International Fact-Checking Network,IFCN)串連全球78個查核組織,迄今發布了超過300則破解新冠病毒謠言的查核報告。IFCN在近日也發動調查,讓各國的事實查核組織「查核」社群平台的「防疫」表現,調查的結果是,這些社群平台的表現有點令人沮喪。
發布日期:2020-02-07
一場虛假訊息與名聲之戰:菲律賓總統杜特蒂的頭號政敵德利馬深受不實訊息之害
記者/何蕙安編譯
2019年11月20日,菲律賓總統杜特蒂的頭號政敵、前司法部長和反對派參議員萊拉・德利馬(Leila De Lima)度過了在獄中的第1000天,與之如影隨形的,還有無數充滿惡意的網路流言。德利馬的經歷讓人看見,有心人士如何使用不實訊息與假新聞,作為摧毀一名政治明星的武器。
菲律賓新聞網站Rappler日前發布〈預謀殺人:對萊拉・德利馬的人格詆毀〉(...
發布日期:2020-01-20
2020總統大選 電視台報票觀察報告
結論摘要
2020年台灣總統大選期間,四個媒體專業組織: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及優質新聞發展協會,聯合成立一個17人「2020總統大選電視台報票監看工作小組」,在當天實際監看各家電視台整個報票過程,並作成監看報告。
監看發現,各電視台對於他們報票所依據的計票來源及方式,雖然做了形式上的說明,但對實際操作內容則大多模糊以對。從「...
發布日期:2020-01-17
你看到的人不是人:AI假臉入侵社群網站
記者何蕙安/編譯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將爾虞我詐的資訊戰進一步升級。臉書(Facebook)2019年底宣布移除「美麗日報」近千個帳號與頁面,赫然發現當中多個假帳戶大頭照是由AI所生成。研究者指出,這是人工智慧生成照片首次被用於虛假訊息活動中。
社交媒體研究機構 Graphika與大西洋委員會數位鑑識實驗室(Atlantic Council's...
發布日期:2020-01-15
如何拆穿江湖郎中、健康假訊息和偏方療法?Africa Check傳授十招心法
記者何蕙安/編譯
你可能每天在Line或Facebook都會收到很多健康類傳言,看看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最近發布的報告就知道了:不管是「地瓜葉牛奶治痛風」、「木瓜加鹽對付腰突」,還是「石榴煮水喝消結石」。有些錯誤傳言頂多讓人消化不良或飲食不均,但有些傳言卻伴隨著巨大風險,凸顯了今日「人人都須有查核健康類訊息的基本功」的重要性。
今日,在社交媒體如Facebook、WhatsApp、...
發布日期:2019-12-17
對抗健康類謠言 Pinterest等社群平台出實招
記者陳慧敏/報導
記者何蕙安/編譯
對於充斥在網路、社群平台的健康類不實訊息,真的束手無策嗎?美國的高人氣社群網站Pinterest近年來採取積極動作,直球對決影響用戶健康的不實訊息,臉書、IG、YouTube等平台,也針對反疫苗的不實訊息,採取不同力度的實際措施。
2010年10月上線的Pinterest是圖像式的社群平台,在美國極受歡迎,海外使用者也日增,使用者可以透過圖像和照片,...
發布日期:2019-12-16
信者恆信:逆火效應存在嗎?
記者何蕙安/編譯
你曾有類似經驗嗎:你告訴與自己政治立場不同的親友,他支持的政治人物說過的某段話並不正確,這位親友會怎麼反應呢?欣然感謝你的更正?還是會全力為他辯駁?當人們面對挑戰自己信念的觀點或證據時,其信念強度是否會不減反增?這個2010年由美國學者提出來的「逆火效應」(Backfire effect),可能讓事實查核員很傷腦筋。
圖文版(可左右滑動)
發布日期:2019-12-09
接軌國際,跟著IFCN學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和國際事實查核聯盟(The International Fact-Checking Network,簡稱IFCN)5日(四)舉辦《接軌國際,跟著IFCN學查核-2019年事實查核工作坊》,邀請IFCN總監Baybars Örsek和副總監Cristina Tardáguila來台,傳授國際最新事實查核技術,工作坊邀請包括學術界、媒體、事實查核組織約30人參與。
圖1:《...
發布日期:201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