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與動態
【2022年年度之謊】普亭以謊言合法化出兵烏克蘭、否認戰爭暴行 獲選PolitiFact年度謊言
記者何蕙安/編譯
每年年終,美國知名的政治查核組織PolitiFact的編輯室都會選出當年最重大、最惡意侵害事實的「年度之謊」(Lie of the year)。有鑒於烏克蘭戰爭2月爆發以來的毀滅性,PolitiFact將2022年「年度之謊」頒給了俄羅斯總統普亭所說的一系列關於烏克蘭戰爭的謊話。
「普亭在2月24日發布的戰爭,就是建立在謊言之上。」PolitiFact指出,...
發布日期:2022-12-16
Google與YouTube宣布三年、新台幣4億元支持全球事實查核組織
記者何蕙安/編譯
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FCN)與兩家科技公司Google、YouTube昨(29)日聯手宣布,Google與YouTube將在未來三年投入1320萬美元(約新台幣4億元)的資金,支持遍佈全球約135家IFCN認證的查核組織對抗不實資訊、減少假訊息造成的傷害。
這筆資金是在全球逾80家查核組織於今年(2022)初向YouTube執行長Susan Wojcicki發出公開信、...
發布日期:2022-11-30
【美國事實查核新動態】美29州處於事實查核沙漠 全國性查核組織與電視台與地方媒體結盟
記者何蕙安/編譯
美國杜克大學記者實驗室(Duke Reporters’ Lab)發現,在美國50州與華盛頓特區中,仍有29州完全沒有任何地方性的查核項目,包括新罕布夏州、堪薩斯州、俄亥俄州與俄勒岡州等四個在今年期中選舉選情激烈的搖擺州也在事實查核沙漠之列。
追蹤全球事實查核項目的杜克記者實驗室近日發佈的最新報告,讓人得以一窺事實查核運動起源之地的情況。...
發布日期:2022-11-25
【數位識讀新點子】逃避不可恥且有用 數位公民避開過量且惡質的資訊陷阱 保護注意力
記者何蕙安/編譯
在資訊過剩的時代,不管是新聞、遊戲或是廣告,所有的內容都想方設法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進而點擊。面對這些各式各樣釣魚式、沒有答案的標題,人的一天可能面臨幾百次、幾千次的選擇,而最後看到的內容卻是由朋友與演算法替你決定。最新的心理學研究指出,現在是時候「批判性忽視」(critical ignoring)—刻意忽略網路上某些資訊的時候了。
在這篇11月8日刊登於心理學期刊《...
發布日期:2022-11-22
【推特易主】推特新藍勾勾認證機制爆冒牌帳號亂象 引發不實訊息危機
記者何蕙安/編譯
不,日本任天堂官方帳戶沒有發布「比中指的超級瑪利歐」圖片;前美國總統小布希沒有推文說「想念殺伊朗人」;藥商禮萊(Eli Lilly)更沒有在推特上宣布胰島素全面免費——在推特(Twitter)推岀「月付8美元就可獲得推特認證藍勾勾」的新制後,大量冒牌推特帳號充斥其平台,讓推特面對新一波的不實訊息危機。
在被暱稱為「藍勾勾」的「Twitter Blue」訂閱新制引發亂象後,...
發布日期:2022-11-17
【美國期中大選】研究機構示警:YouTube短影片與西語影片恐成闢謠死角
記者何蕙安/編譯
美國期中選舉前夕,美國監測假訊息的研究單位對於YouTube上的假訊息問題再次提出警告,特別是YouTube高度依賴AI偵測錯誤內容,在應對類似抖音的YouTube Shorts短影音、以及西班牙語影片有一定的局限與死角——而這些躲過監測的不實訊息正逐漸在現實世界發酵。
前總統川普2020年大選結束後提出的「選舉遭竊」的說法,儘管沒有證據,政權也已經轉移,...
發布日期:2022-11-11
【OSINT X 建築學】「法證建築學」拆解中東地區侵害人權罪行
記者何蕙安/編譯
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人權調查組織「法證建築學」(Forensic Architecture,簡稱FA)如名所述,團隊成員多是建築師。他們利用開源數據、照片與地圖來重建事件現場,發表深具互動性與視覺感的調查報導——特別是在數據取得困難的中東地區,揭露多起該區域的反人權罪行。
敘利亞調查記者Ahmad Haj Hamdo近日在全球深度報導網(Global...
發布日期:2022-11-03
【新國際標準來了】歐洲事實查核查核標準獲壓倒性通過 EFCSN 力推更高行業標準
記者何蕙安/報導
歐洲查核組織如火如荼推動建立「歐洲事實查核標準聯盟」(European Fact-Checking Standards Network,簡稱EFCSN),最新進度是歐洲版的查核組織準則日前正式通過,為歐洲事實查核與開源情報(OSINT)調查組織提供更符合該區域情形的高標準與行業規範。
目前各國事實查核組織主要遵守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nternational Fact-...
發布日期:2022-11-01
【2022青年查證賽_華語場季軍】華江高中葉宜昕、胡秉純和陳柏宏 受公民課啟發愛上查核 勇闖挑戰賽
記者何蕙安/報導
9月青年查證挑戰賽華語場登場的時候,華江高中的陳柏宏、胡秉純與葉宜昕還在適應忙碌的三年級生活。半年前,他們受到公民老師林思伶的啟發,第一次接觸到「事實查核」,開始學習數位查證工具。
他們過去不是沒有用過Google地圖,但從沒想過也可以用來找照片的地理定位,甚至利用時光機檢視街景變化;在同堂課上,他們也學了如何以Google圖片引擎以圖反搜。
發布日期:202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