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與動態
【赤道以南的查核世界】南半球查核組織站上政治火線 展現多元活潑的闢謠創意
記者何蕙安/編譯
事實查核也有地域的區別嗎?對阿根廷事實查核組織《Chequeado》的總編輯蘿拉.祖瑪(Laura Zommer)來說,答案是肯定的。從《Chequeado》上線第一天起,其查核範圍就比北半球的同行還要廣很多:不只是政治人物,還有企業、社會與媒體。「北半球查核組織遇到的挑戰我們都有,而且多更多。」祖瑪說。
獨立記者蘿拉.奧立佛(Laura Oliver)...
發布日期:2021-10-09
【亞洲事實查核新圖像】政府干預和過度依賴科技平台 是亞洲查核組織的大挑戰
記者何蕙安/報導
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副教授鍛治本正人(Masato Kajimoto)近期發布研究報告,描繪亞洲查核組織的發展版圖。他指出,在亞洲,政府插足或干預事實查核,成為事實查核工作的大挑戰,有必要盡力維護事實查核的獨立性。
「我們應該關注與思考政府、主管機關與科技平台在事實查核領域扮演的角色。」本身也是香港大學學生查核項目《Annie Lab》創辦人的鍛治本昨天表示。...
發布日期:2021-10-02
【疫情下的不實訊息】 打擊假訊息或限制言論自由?法律學者檢視疫情期間的判決 提出反思與擔憂
記者劉芮菁/報導
疫情期間,政府積極以公權力裁罰轉傳謠言者,法律學者檢視法院判決指出,多數判決對訊息是否「不實」,是以主管機關意見為依據,對於假訊息是否造成公眾或個人危害,法院認定較為寬鬆,有必要重新詳細解釋「真實」如何認定、「造成何種公共利益」等原則,讓判決能夠維護法治價值。
台灣守護民主平台9月17日舉行「疫情下的民主觀察系列二:疫情下的言論自由」線上論壇,...
發布日期:2021-09-23
【跨國研究】事實查核有用!比假訊息更有說服力
記者何蕙安/編譯
事實查核有用嗎?最近一個橫越阿根廷、南非、奈及利亞與英國等四國的最新研究提供了一個令人振奮的答案:不管是在哪個國家、身處何種文化與政治光譜,事實查核都可以有效打擊不實訊息,減少人們被錯誤資訊的影響,而且效果可以持續至少數星期之久。
這份跨國研究是由美國華盛頓大學媒體與公共事務學院助理教授伊登.波特(Ethan Porter)與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政治學教授湯姆.伍德(...
發布日期:2021-09-23
【讓闢謠追得上謠言】抓出謠言千篇一律套路 幫心理提前打“謠言疫苗”
記者何蕙安/編譯
美國不實訊息專家指出,在資訊高速流通的時代,面對網路上永無止境且誇張無理的健康類不實訊息,預先讓人熟悉這些不實訊息的套路與手法,讓人產生「心理抗體」,可能會比追溯查核謠言更為有效。
美國史丹佛大學網路觀測計畫(Stanford Internet Observatory)研究主任芮妮.迪雷斯塔(Renee Diresta)與Google Jigsaw的不實訊息研究團隊主管貝絲...
發布日期:2021-09-15
【科技平台挑戰】紐大研究:被Twitter封鎖的川普推文轉到其他社群平台瘋傳
記者何蕙安/編譯
還記得2020年底美國大選郵寄選票、選舉舞弊謠言滿天飛的亂象嗎?當時推特(Twitter)軟硬兼施,對於含有選務不實訊息的推文採取封鎖互動或加註警吿的作法。最新研究顯示,當時在推特被凍結互動功能的川普推文,轉向其他社群平台,甚至傳得更久、更廣。
美國紐約大學社群媒體與政治中心(Center for Social Media and Politics)...
發布日期:2021-09-01
【新冠病毒起源】從饒舌歌曲到虛構科學家 中國反打「美國德特里克堡」起源說
記者何蕙安、馬麗昕/編譯與報導
在美國情報機構即將發佈「新冠病毒起源調查報告」之際,中國緊密審查與控制的輿論及社群平台上卻呈現了截然不同的風景:2020年初出現的邊緣陰謀論「新冠病毒來自美國迪特里克堡(Fort Detrick)」再度崛起,成為了壓倒性的主流說法,甚至有中國饒舌團體寫歌傳唱。
目前已經造成全球446萬人死亡的新冠肺炎疫情,迄今仍未找到源頭,但仍陷迷霧之中的「新冠病毒起源」...
發布日期:2021-08-27
【惡意不實訊息12人幫後續】臉書遭指打擊疫苗謠言不力 大刀斬社群「超級傳播者」
記者何蕙安/編譯
針對疫苗不實訊息,臉書(Facebook)日前宣布移除惡名昭彰的「惡意不實訊息12人幫」30多個帳戶、專頁與社團,以針對疫苗錯誤訊息的「超級傳播者」沈重一擊。
臉書最新發布的社群標準執行報告也披露,從新冠疫情2020年1月於全球爆發至今,臉書共已移除了3000個違反新冠不實訊息政策的帳戶、與刪除逾2000萬則疫情相關的不實貼文;此外,共有1....
發布日期:2021-08-25
塔利班重掌阿富汗 謠言紛飛滋長「 恐伊斯蘭情緒」
記者何蕙安/編譯
隨著塔利班(Taliban,又譯「神學士」)15日進駐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時隔20年後重新控制阿富汗,網路上出現了許多錯誤訊息與圖片;另外,對於各國接收阿富汗難民的預期與謠言,正在醞釀新一波仇外情緒。
這幾天,動盪的阿富汗與塔利班成為國際社會的焦點,Google Trends 數據顯示,在主導撤軍的美國,「阿富汗」、「塔利班」成為搜尋數破百萬的熱門關鍵字,「#拜登下台」(#...
發布日期:202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