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獲國際認證 查核中心以多元創新對抗資訊挑戰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台灣事實查核基金會,下稱查核中心)2025年再次獲得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nternational Fact-Checking Network,IFCN)認證。查核中心董事長羅世宏教授表示,面對生成式AI與跨國資訊操弄的新挑戰,查核中心將持續深化區域合作,提升資訊透明與公民參與,讓事實查核成為民主社會自我防衛與公共理性重建的力量。
查核中心是2018年由優質新聞發展協會與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共同成立的民間非營利組織,目標是透過事實查核健全台灣的資訊生態系,促進台灣社會民主發展,同年底即首度獲得IFCN認證。查核中心在2020年底登記成立為「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開展媒體素養推廣業務,並持續以「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品牌營運。
回顧過去一年,查核中心面臨多個重大新聞事件帶來的資訊亂流,包括7月的全台立委與新竹市長大罷免、8月核三重啟公投,到9月的馬太鞍堰塞湖溢流潰壩等社會矚目事件,查核中心持續秉持中立、獨立與透明的原則整理與查核傳言,解析民眾關心的複雜議題,降低錯誤資訊對民主的傷害。
2025年,查核中心也持續嘗試透過多元形式與媒體來應對資訊挑戰,除了原有的社群平台圖卡、Podcast節目,查核中心3月起每週在各平台推出破解熱門傳言的短影音,頗受觀眾好評;更與公共電視合作,參與結合事實查核的益智節目《哈!真相大白了》,希望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查證觀念深植人心。
教育推廣方面,彙整查核團隊教育資源的「台灣事實查核學苑」在今年5月上線,提供線上課程、教材講義、查核工具、互動遊戲等多元素材。學苑的內容除了根據難易度分類,使用者更可以根據自身學習或教學需求,選擇相對應的資源。
受到Google.org支持的第二期台灣媒體素養計劃也在2025年穩健推進,查核團隊前進全台各地社區大學、校園、社區中心舉行講座、工作坊等活動,分享如何辨識錯誤資訊,今年還首度登陸離島馬祖;此外,查核中心與教育廣播電台合製的podcast節目《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Bye!》捷報連連,今年陸續入圍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卓越新聞獎等多個獎項。
羅世宏教授指出,自2018年成立以來,查核中心見證假訊息如何從政治擴散到健康、科技與國際議題;也深刻體會查核工作不只是糾錯,更是重建公共知識、推進媒體素養的重要實踐。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再次通過IFCN國際認證,不只是對我們專業工作的肯定與信任,更代表台灣在全球資訊戰與民主挑戰中,始終堅持『讓真實為公共利益服務』的核心信念。」羅世宏教授表示。
IFCN認證審查員、奧克蘭大學傳播與新聞學系副教授蘇巧寧也在審查意見中指出,查核中心團隊在事實查核過程中表現出了對準確性、透明性和誠信的強烈承諾,「我期待看到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繼續產出高品質的報導,並舉辦更多教育類型的活動。」
過去一年,全球事實查核運動面臨重大挑戰。除了過往面臨的騷擾、政治攻擊,2025年初Meta終止美國第三方事實查核機制、科技平台與事實查核保持距離等,讓多家查核組織面臨斷炊危機。在這樣的背景下,查核中心仍在今年5月成功舉辦台北事實論壇,邀請亞洲各地的事實查核組織來台交流,分享困境中對抗錯誤資訊的經驗。
關於國際事實查核聯盟與事實查核準則
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nternational Fact-Checking Network)成立於2015年,隸屬於美國新聞學研究組織波因特學院(Poynter),旨在串連國際事實查核社群,提升查核行業的公信力與品質。
IFCN在2016年推出事實查核準則(IFCN Code of Principles),為全球第一個事實查核標準。其認證採逐年評鑑,申請認證的查核機構必須每年提出能證明其查核工作、財務與組織結構之中立性、獨立性與透明性的相關資料證據,接受外部獨立專家評鑑。目前全球共有188家認證組織(其中13家正在更新認證)取得IFCN認證。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從2018年取得IFCN認證至今,為華文世界與東亞的第一家認證組織。目前華文世界獲得IFCN認證的查核組織還有台灣的《MyGoPen》、《全民查假會社》,以及香港《事實查核實驗室》、《Annie Lab》與《浸會大學事實查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