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素養】因應校園衝突影片流傳社群 把握三原則:不上傳、不分享、啟動情緒同理心

【數位素養】因應校園衝突影片流傳社群 把握三原則:不上傳、不分享、啟動情緒同理心

記者陳慧敏、馬麗昕/報導

校園衝突、霸凌事件常躍上新聞版面,但當這些影片失去脈絡,或是被扭曲流傳在社群媒體上時,不但無法釐清事件全貌,網路獵巫公審風氣更有可能對當事者造成二度傷害。

當民眾收到此類影片時,你會選擇停下來、不轉傳,進而尋找可信的新聞資訊?還是跟著影片的情緒渲染起伏轉傳分享?兒少專家、網路內容防護機構都呼籲,從兒少法的角度,未成年影片應把握不上傳、不分享原則,應積極當具有同理心的一方。

社群流傳校園衝突影片 脫離脈絡易造成傷害

近期有多起校園學生衝突、學生情緒爆發的影片被上傳到社群平台,甚至搭配傳言,傳言扭曲影片原始事件的脈絡,成為假訊息。如學生之間的衝突,被扭曲成學生霸凌教師;或是新北市某高職校園特教學生情緒不穩影片,也同樣被扭曲成師生衝突,甚至還被當貼到政治社團和粉專。

處理網路霸凌影片事件有豐富經驗的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執行秘書劉昱均指出,大家看到畫面的時候,應該把握「事實不等於真相」的原則。影片只有呈現片段的事實狀態,並不是整起事件全貌,網友不應該透過影片就公開在網路上評論行為人或受害者。

劉昱均過去處理許多實際個案的經驗觀察到:「此類影片上傳之後,極易引爆網路公審,網友可能會去肉搜當事人,反而衍生出網路霸凌;網路的酸民文化也可能反過來嘲笑受害者,受害影像外傳反而讓受害者與其家屬更難平復情緒。」

職能治療師趙崑陸也說,從實務經驗來看,校園的情緒衝突事件都不是單一成因,經過調查之後,高達8成以上都是當事人經歷長期累積下來問題,情緒爆發的原因複雜綜合,成因並不是眼前的突發事件而已。

趙崑陸舉例,從突發事件來看,可能是某位同學觸碰到當事人,當事人情緒就炸開了,但實際上,這位當事人可能在意此情境很久了,他曾多次反應卻沒有被聽懂、沒有被解決,對他來說只剩情緒爆炸的這個方式來做反抗或表達。

兒少保護角度:未成年人影片應不上傳、不分享

從兒少保護角度來看,將未成年人影片上傳到社群,並揭露個資樣貌等,都可能觸犯兒少法。

趙崑陸提醒,「我們在社群平台或網路看到未成年人的衝突事件,最基本的理解是依照兒少法,此類影片不應轉分享,否則會侵害到當事人和受害人權益。」

劉昱均指出,衝突影片當中的行為人或受害人若是未成年人,都受到兒少法保護,此類影片被報導、網路流傳時,若揭露出個資、個人樣貌,或任何足以識別他們個人的資訊,上傳影片和分享影片的人都是違反兒少法第69條-1。

兒少法立法的用意是希望未成年人不會因為影片或報導而被貼上標籤,能夠給予行為人更多教育的機會,協助未成年人回歸正常生活。劉昱均說,事實上,受害者實際上也無法透過「影片上傳」來得到「正義」。因此,此類衝突或暴力事件,不管是社群流傳或媒體報導都應去除未成年人個資。

社會不應放大特教孩子衝突事件 專家:每個人應具有情緒同理心

觀察最近的案例(其他案例,學生、民眾情緒失控影片,經查證釐清後,事件中的當事人是特教學生。然而,社群流傳影片時除了扭曲事實,更可能會放大社會對於特教生的誤解,社群的影響更會對當事者造成莫大壓力。

人稱花媽,台灣亞斯教母卓惠珠指出,特教生有很多種面貌,有身障者,也可能是精障者。影片當中的案例應是情緒障礙的孩子,情緒障礙也有不同光譜。然而,不管是不是有情緒障礙的孩子,社會當中的所有人都應該尊重理解每個人多樣性,亦即每個人的社交、情緒能力各異,帶著尊重的前提才能幫助彼此共處。

卓惠珠也說:「社會不應過度渲染特教生的衝突事件,而應該讓事件回歸情境和當事雙方。」

卓惠珠說,若是校園當中發生特教生情緒不穩事件,身在情境中的其他同學,能以安全為前提、勸阻或避開;對於情緒失控的特教孩子來說,更應該在處遇當中學習自我憤怒控制、後續輔導資源更須對失控的攻擊行為負責,並從中學習。這應該是社會各方共同努力的方向。

「不管是否為特殊兒,每個人都可能有情緒低潮,都可能因挫折、困難陷入情緒不穩,都需要周邊所有人理解、包容、支持和陪伴。」特教老師曲俊芳也不希望單從特殊兒的觀點來解讀此事件。

她說,「我們可以從同理心出發,自然都會知道應該怎麼做。」比如,當遇到有人情緒不穩,我們可以先觀察對方是否需要協助,即使拍攝下來,也不要上傳到社群平台,有必要的時候只回報給相關單位,讓專業人員直接協助當事者,不要隨意上傳到社群平台。

曲俊芳說,情緒原本就有多元樣態,我們眼前看到的「事件現場」不是全貌,情緒當下崩潰、失控的背後,可能有我們不知道的前因後果,也可能當事人和陪伴者早已經歷多年治療努力。

「我們以溫柔善待彼此,留給當事人和陪伴者更多的空間,遇到狀況事件,建議可以在旁靜靜觀察他們是否需要協助,不輕易地去批評。」她建議。

卓惠珠說,對於社群上的網友來說,看到這種影片應該帶著善意,或是希望對方得到幫助的角度出發,而非爆料或帶著片面資訊的方式轉傳未確定的訊息。

預防情緒失控不只是當下 打造情緒共享環境才是根本之道

曲俊芳說,情緒教育是台灣教育最缺乏的環節,一般人並不懂得如何善用學校的輔導室資源,更難以到精神科、心理諮商科尋求協助。

「我們可以共同創造友善環境來預防情緒爆炸,不需要等到情緒升溫、失序才去處理。」她建議,我們應學習去關心身邊的人,了解到每個人的多樣特質,身邊朋友出現某些行為特徵,像是斜著眼、拉高聲音、有特定動作等情緒不穩狀態,就要能覺察,盡可能陪伴、安撫和紓解,給予空間,而不是去壓制情緒。

趙崑陸建議,處理這樣的情緒衝突事件,要重新去檢視外界如何提供資源去介入預防。

他說,處理情緒事件時,要讓當事人有機會描述自己的境遇、感覺和想法,他們可能拙於表達,常說不清楚自己的話,透過鼓勵他們描述,培養他們覺察情緒和表達感受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真正的「被聆聽」,而不是急著回應和處理事件,而必須傾聽他們的感受。

回到校園環境中,應該如何打造一個共處的環境?

卓惠珠說,若一個班級中有特教學生,特教生入班時應該要給老師、同學們「使用說明書」,告訴別人「我該如何被對待」;班導師、班上學生也能了解他會如何表達需求、情緒等。再相處一段時間、互相了解後,才能知道如何對待他,也才能在發生狀況時,降低情緒引爆、衝突的可能,這是全體師生都應該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