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生誤解】網傳「經歷3年百年大疫,中央政府仍年年有賸餘」?
【易生誤解】網傳「經歷3年百年大疫,中央政府仍年年有賸餘」?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8/17版】
網路近期流傳財政數據,宣稱2017到2022年,中央政府「年年有賸餘」,查證如下:
一、傳言數據為中央政府總決算,出自審計部、主計總處總決算報告。
財政學者指出,政府除了編列總預算外,還會編列特別預算,預算執行後為決算。想了解政府財政收支,必須將「總決算」與「特別決算」合併計算,不能僅看總決算。
二、計算中央政府收支採用「總決算+特別決算」,計算後發現,近年除了2018、2019、2022年有賸餘外,其餘年度都是赤字,並非傳言所稱「年年有賸餘」。
三、財政學者表示,政府財政情況很複雜,無法只憑一兩張圖卡、數據就能掌握,必須檢視多方面資訊。民眾想進一步了解政府財政問題,可參考審計部的總決算審核報告,以及立法院預算中心的總預算評估報告。
傳言引用真實的總決算數字,忽略特別決算,誇大宣稱為政府「年年財政賸餘」,為易引人誤解的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本查核報告僅針對政府收支情況查核。財政賸餘或赤字的原因,另需檢視施政內容,不屬於本報告查核範疇。
背景
審計部於7月底公布2022年中央政府總決算,中央政府財政問題引起外界關注,社群平台、通訊軟體近期流傳訊息指稱:
「經歷3年百年大疫,中央政府仍年年有賸餘
2017 25億
2018 1,109億
2019 1,207億
2020 1,303億
2021 2,979億
2022 4,964億
……(後略)」
經比對,傳言來自某政治人物臉書今年4月25日貼文圖卡,文字與數據均相同。
圖1: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圖2: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網傳數據來源為何?
傳言文字有「中央政府」、「賸餘」等關鍵字,經比對中央政府財政收支數據,可確認傳言2017年至2021年數據,為審計部總決算;而2022年數據為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總決算。
圖3:傳言數據來源為總決算數據/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爭議點二、傳言稱「經歷3年百年大疫,中央政府仍年年有賸餘」,是否屬實?
(一)傳言數據為審計部或行政院「總決算」,查核中心已多次在查核報告指出(第2009號、第2156號),「總決算」無法完整呈現政府財政收支狀況,必須納入「特別決算」。
財政學者解釋,中央政府每年固定編列總預算,以支應日常政務,但有時會依施政需要,不定期編列「特別預算」,譬如前總統馬英九任內莫拉克災後重建,以及蔡英文總統的新冠防疫經費,都是用特別預算支應。
總預算和特別預算是分開編列,因此只看總預算,無法掌握特別預算的支出,也無法反應整體財政收支狀況。
學者說,總預算執行後稱「總決算」,特別預算執行後稱「特別決算」,要完整了解中央政府財政收支狀況,必須將「總決算」與「特別決算」合併計算。
(二)查核中心查詢財政部統計資料庫,其中「歲入歲出總表」是將總決算與特別決算合併計算,製圖如下:
圖4:近年中央政府財政收支狀況/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檢視2017年至2022年中央政府財政收支,除了2018、2019年、2022年還有財政賸餘外,其他年度都是赤字;但在傳言中,由於只有總決算數據,因此2017年到2022年都呈現賸餘。
傳言只引用總決算數據,宣稱中央政府年年有賸餘,事實上與財政收支全貌有落差。
(三)檢視中央政府部門,在呈現整體財政收支時,也是將總(決)預算與特別預(決)算合併計算,例如主計總處的「中央政府收支概況表」,或財政部的「中央政府歲入歲出及餘絀分析表」,計算方法均是如此。
依據前面兩項政府統計,除了2018、2019年、2022年有賸餘,其餘年度都是赤字,跟傳言「年年有賸餘」說法不同。
圖5:中央政府歲入歲出及餘絀分析表/來源:財政部(紅框為查核中心所加)
綜合以上,傳言只呈現總決算數據,無法反應中央政府財政全貌。財政學者指出,須將總決算與特別決算合計,才能呈現中央政府收支。
官方計算中央政府收支亦採「總決算+特別決算」,近年除了2018、2019、2022年有賸餘外,其餘年度都是赤字,傳言「年年有賸餘」不符事實。
爭議點三、近年中央政府財政收支情形,專家如何解讀?
南台科大財法所特聘教授羅承宗表示,只看中央政府總決算,的確會發現年年有賸餘,但由於特別預算幾乎都是舉債,兩者合併計算後,如果入不敷出,就會產生財政赤字。不論總預算或特別預算的舉債,都會計入國債,檢視財政部公布的「 國債鐘」,就可知道國債持續累積。
羅承宗提醒,政府財政情況很複雜,無法只憑一兩張圖卡、數據就能掌握,必須檢視多方面資訊;民眾想進一步了解政府財政問題,推薦閱讀審計部的總決算審核報告,以及立法院預算中心的總預算評估報告。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8/17版】
網路近期流傳財政數據,宣稱2017到2022年,中央政府「年年有賸餘」,查證如下:
一、傳言數據為中央政府總決算,出自審計部、主計總處總決算報告。
財政學者指出,政府除了編列總預算外,還會編列特別預算,預算執行後為決算。想了解政府財政收支,必須將「總決算」與「特別決算」合併計算,不能僅看總決算。
二、計算中央政府收支採用「總決算+特別決算」,計算後發現,近年除了2018、2019、2022年有賸餘外,其餘年度都是赤字,並非傳言所稱「年年有賸餘」。
三、財政學者表示,政府財政情況很複雜,無法只憑一兩張圖卡、數據就能掌握,必須檢視多方面資訊。民眾想進一步了解政府財政問題,可參考審計部的總決算審核報告,以及立法院預算中心的總預算評估報告。
傳言引用真實的總決算數字,忽略特別決算,誇大宣稱為政府「年年財政賸餘」,為易引人誤解的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本查核報告僅針對政府收支情況查核。財政賸餘或赤字的原因,另需檢視施政內容,不屬於本報告查核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