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觀察室】選戰攻防拋「重啟服貿」 專家提出重啟考量點

【議題觀察室】選戰攻防拋「重啟服貿」 專家提出重啟考量點

陳培煌、馬麗昕/報導

媒體於5月1日獨家披露柯文哲競選團隊在尚未公布的「國家政策白皮書」中,主張開啟兩岸的兩會協商機制、貨貿、服貿談判。報導發出後,引發各政黨、學界、網路正反聲量,也讓10年前的服貿議題、太陽花運動再次成為輿論以及選戰攻防焦點。

服貿在2014年掀起太陽花學運後擱置至今,當年服貿牽涉的產業類別廣,不同產業意見紛雜,太陽花學運論述包含反服貿、反黑箱、反中、支持民主等,爭議牽涉的話題極廣,包括經濟衝擊、中國掌控台灣言論與文化產業等面向。

圖卡版(可左右滑動喔)

查核中心也觀察,5月至今,社群平台陸續有大量針對當今重啟「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分析文章。太陽花運動已過9年,今昔兩岸政經脈絡已不同。在選舉政治攻防之間,重啟服貿又重新成為政治熱議話題。

本篇文章中,查核中心爬梳目前為何會重新談論服貿議題,以及採訪相關經貿專家,提供民眾思考,當今兩岸政經脈絡不同,若現今重新討論服貿應該通盤考量台灣經貿、兩岸政治現況。

Q.  兩岸服貿協議內容為何? 事件脈絡?

「服貿」是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簡稱服貿),是2013年台灣及中國依據《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第4條,並根基於ECFA早收清單(服務業方面台灣開放9項,中方開放11項)所簽署的服務貿易協定。目的在兩岸相互開放服務業市場,以服務業的投資為主,允許有限度資金之下,派經營管理階層人員互相設立商業據點。

服貿協議內容實際包含「兩岸服貿協議內容文本」、非金融服務以及金融服務的「服務貿易特定承諾表」,以及「關於服務提供者的具體規定」。

協議內容中雙方特定承諾開放的服務產業項目,中國對台灣開放80項,而台灣對中開放64項,行業別包括商業服務業、通信服務業、營造及相關工程服務業、配銷服務業、環境服務業、美容美髮業等,詳細開放項目市場開放承諾規定請見「服務貿易特定承諾表」。

2013年6月由海基會與海協會簽署服貿協定後,本預計在台灣完成程序交換文件後生效。然而,2014年3月17日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召委宣布「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送院會存查」,引發學生與民間團體集結在立法院外抗議,凌晨(3月18日)學生佔據立院抗爭,展開24日的太陽花運動,社運團體、民間組織和民眾也在立院場外聲援。後在當年4月10日學生撤出立院議場,太陽花運動落幕,兩岸服貿協議並未生效並擱置至今。


圖1:2014年太陽花學運/來源:達志

Q.為什麼現在會重新討論服貿議題?

2023年下半年總統選戰開打,媒體民視在2023年5月1日揭露,欲參選2024年的總統選舉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一次「國家政策白皮書」的內部討論會議中,提到關於兩岸政策,應主張開啟兩會協商機制、重啟貨貿、服貿。

媒體發布報導之後,引發後續政治效應,同樣表態競逐總統寶座的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紛紛表達對「重啟服貿」的意見,各政黨人物、臉書粉專意見領袖、曾參與太陽花學運者等,以及社群上都掀起對「是否該重啟服貿」的相關意見評論,以及檢視政治人物的立場是否反覆。

國台辦重提九二共識  陸委會:不認為有重啟談判的急迫必要性

中國官媒《人民網》網站發布國台辦2023年6月28日新聞發布會全文逐字內容顯示,有台灣媒體在記者會現場提問服貿協議問題,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稱「只要民進黨當局放棄台獨分裂立場,回到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上來,兩岸的協商談判就可以恢復。」

中央社》2023年6月29日報導,陸委會發言人詹志宏在例行記者會上回覆媒體詢問時表示,兩岸推動議題談判非由任何一方決定,必須有需求、有磋商後才進入談判,服貿、貨貿討論生成為10年前時空背景。詹志宏在記者會回答記者提問稱:「最近很多人在討論重啟服貿談判,整體觀察起來,多數業者和學者不認為現在有重啟這項議題談判的急迫必要。

Q.若現今討論「重啟服貿」議題,應該考量什麼?

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吳聰敏:重啟服貿,必須重新根據當今台灣經濟貿易現況,兼顧兩岸政治局勢,進行通盤考量,決策都會有產業受害和得利,必須展開與各產業界的對話

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吳聰敏說,「自由貿易協定」(FTA)是現今各國自由貿易的主流,其內涵就是在雙方協議互相開放的情況下,爭取降低雙方的貿易障礙、降低關稅等,增進貿易自由化,透過更優惠的條件進行跨國貿易。

回到10年前的兩岸服貿、貨貿爭議,吳聰敏說,除了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也必須把政治角度納進一起思考。

如果單純以經濟的角度考量,消除兩岸貿易障礙,宏觀來看對台灣整體經貿一定有利,但是微觀來看,一定是對某產業有利,對某些產業不利,社會所得重新分配。因此,從不同的產業類別來看,意見一定不一樣。在經濟上來看,任何貿易協定一定是兩面刃,對於受到衝擊的產業類別,政府也應給予補償以及輔導產業轉型。當初服貿協定所列產業清單非常多,每個產業的狀況不同,都必須衡量各產業的衝擊效應。


圖3:台灣外送產業/來源:外交部網站

若納入政治角度來看,當年台灣想從中國封鎖的狀態下突破貿易障礙,與中國展開貿易談話,但即使簽了服貿,中國也不一定會讓台灣與其他國家簽 FTA,反過來說, 台灣的官員可能也沒有這樣的期待。現在來看,國際政經情勢不同,台灣現今與美國親近,朝向跟美國簽FTA。然就像上述經濟學原理,就算是與美國,亦或是加拿大、法國等其他國家簽,都一定會有受害產業。

吳聰敏說,兩岸服貿不是禁語,民主國家候選人要主張重啟或是反對都屬言論自由,不需要因為2014年擱置至今就終止不能再談,但也不是淪為政治口水忽略經濟事實。若要談重啟,就必須重新根據當今台灣經濟貿易狀況,兩岸局勢等通盤考量,並展開與各產業界的對話。

全國工業總會大陸事務組秘書黃健群:中國堅持九二共識為前提,才能重談服貿協議,台灣內部是否能夠有一致意見,將是挑戰。

全國工業總會大陸事務組秘書黃健群表示,不管未來是哪一政黨執政,都必須面臨與中國市場貿易往來議題,先前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存廢問題就吵得沸沸揚揚。因此,不管是在大選前或選後,台灣內部都要權衡是否要與中國貿易往來的政治立場與經濟市場,以及產生的利弊得失等問題。如果台灣要跟中國談服貿協議,中國一定會有九二共識的政治前提,但台灣內部對九二共識是否有共識?這會是一大問題。

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服貿協議是兩岸時空背景下的版本,在兩岸現況下不合時宜;不是台灣單方面可談重啟,還必須看中國意願。


圖2來源:達志

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表示,ECFA原本中國就是對台灣有較多讓利,後續貨貿、服貿也是延續讓利的精神,台灣在服貿協議上並未給予中國特別待遇,甚至是不及台灣加入WTO時對於其他國家的承諾。中國近年重新檢討兩岸經貿政策,比如向WTO提出對台灣的貿易產品調查。

對於服貿是否可以重啟談判,劉大年說,服貿協議已經是多年前的版本,內容很多項目對目前的兩岸狀況已經不合時宜,服貿不是台灣單方面想要重啟就可以談判,還得看對岸意願,以及中國是否仍舊願意比照先前舊版協議「讓利」台灣。

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若要重啟貿易談判,站在保護台商立場,貨貿應優先於服貿。

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表示,ECFA是兩岸簽署的架構協議,將貨品貿易(貨貿)及服務貿易(服貿)分列為兩個後續協議。就台灣經濟發展而言,製造業比服務業來得強,服務業鎖定的是內需市場,製造業則是以出口為導向,他認為若要談,順序應為貨貿優先於服貿。如同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台灣作為小國,特別是站在保護台商立場,需要制訂貿易規範,兼顧與其他經濟體貿易談判,台灣與中國的貿易協議還是得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