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觀察室】新北板橋某幼兒園疑似餵藥案是「烏龍」? 4大QA釐清爭議點

【議題觀察室】新北板橋某幼兒園疑似餵藥案是「烏龍」? 4大QA釐清爭議點

記者陳偉婷、許雲凱/報導

巴比妥事件簿 時序和爭議懶人包

重要更新【2023/6/29】:

新北地檢署於6月29日舉行記者會宣布,板橋幼兒園採檢36名幼童毛髮檢體,檢驗結果為未檢出巴比妥酸鹽類和BZD藥物。


板橋幼兒園餵藥爭議從5月中持續延燒,從家長質疑得不到協助而自行檢驗,在總統大選氛圍下,很快被捲入政治攻防戰,包含:初檢檢驗單誤讀,一度引發全國家長恐慌,特定縣市在輿論和政治考量下, 這起風波很快從新北燒向全國,不同校家長帶著孩童檢驗、特定縣市採取追查基層診所巴比妥用藥、開放家長帶幼童普篩,媒體更一度陷入爭論感冒用藥是否比巴比妥有害的假議題。

觀察網路社群討論,關注此事件的民眾最想要知道的是:

 ● 幼兒園的孩子到底為什麼出現症狀?究竟有沒有被餵藥?
 ● 如果沒有被餵藥為什麼檢驗單會有數值?
 ● 如果幼教老師沒餵藥,新北市為什麼根據初篩結果就撤銷幼兒園證照?
 ● 質譜儀檢驗目前均是「未檢出」,此案是否算是「烏龍案」?
 ● 質譜儀結果是未檢出,代表什麼?是否可能代表藥物被代謝了,不是真的沒被餵藥?

然而,要跟著每日的新聞進度來理解此事件,因為資訊過於片段並不容易;想透過網紅、政治人物的發言來掌握事件,常被情緒帶動,卻難對此事件有全盤理解;就算想透過新北市政府官網找到完整資訊,僅能查到一則新聞稿;整起事件的相關說明和新聞分散在不同局處網頁,雖有專區卻是設在新北市教育局官網,也不容易憑直覺查找,在在形成民眾理解此事情的門檻。

在板橋案毛髮質譜儀分析報吿出爐前,細碎的資訊和粗率的討論都可能造成學生、老師、老師與家長間的互信受損,相關的討論也連帶讓醫病彼此猜疑,傷害社會信賴基礎。


新北市疑似餵藥案的核心議題,是孩童健康、民眾用藥安全、社會互信,跟著查核記者一起採訪專家,重新掌握這件事。

本文將帶大家釐清以下議題(點標題可直接跳轉):

Q1.網路上很多人說,新北市幼兒園餵藥案已經確定是「烏龍」?

Q2.血液、尿液、毛髮採檢有何差別?為什麼一定要等毛髮的質譜儀檢驗結果?

Q3.新北市有兩起疑似幼兒園餵藥案,目前陸續公布的檢驗項目為何?結果為何?

Q4. 兒少醫療和藥檢專家們解析此案的關鍵爭議

圖卡版(可左右滑動喔)

Q1.網路上很多人說,新北市板橋幼兒園餵藥案已經確定是「烏龍」?

新北市地檢署在6月29日舉行記者會公布新北板橋某幼兒園調查說明,新北地檢表示,經家長和學生同意共採集36份毛髮檢體,以最速件辦理,分三批送件給法務部調查局以雙重質譜分析法確認,於29日上午收到全部的檢驗報吿。

檢驗結果顯示,第一,36名幼童毛髮都沒有驗出巴比妥酸鹽類和
苯二氮平類(BZD)藥品共47種藥物;第二,有同步檢驗是否有感冒藥成份,結果發現部分幼童有驗出藥物反應,這些藥物都是常見的感冒藥成份。

新北地檢指出,本案毛髮檢體是以液相層析高解析質譜法、液相層析串聯質譜法進行二階段確認檢驗,具有高度準確性,不會有一般醫事檢驗使用免疫法進行毒品篩驗時,可能與其他藥物發生交互反應(cross-react),進而產生偽陽性或弱陽反應等問題發生。

但新北地檢目前仍針對此案持續偵辦釐清中,尚未結案。

Q2.  血液、尿液、毛髮採檢有何差別?為什麼要等毛髮的質譜儀檢驗結果?

幼兒園疑餵藥案從5月中開始延燒,新北地檢組成專案小組,新北市政府也宣稱接獲通知就啟動調查,但6月5日才進園採檢,後續開放採檢綠色通道。

因藥物濫用檢驗有時效性,因此新北市的採檢效率也遭外界質疑就算驗出陰性也不代表沒有餵藥。

查核中心諮詢醫檢專家,釐清檢驗時效和不同檢體的檢驗目的,有助於我們掌握整起事件。


為什麼要用質譜儀確認分析?

根據第2442號查核報吿,藥物濫用檢驗分為初步採檢和確認採檢。因尿液初步篩檢的免疫分析試劑的分析敏感度高,但分析特異性不高,可能會因為化合物結構相似而有交叉反應作用(Cross Reactivity)而誤認,可能導致檢測出現數值的偽陽性反應。

舉例來說,專家實務執行尿液安非他命檢測時,曾發現有些人服用感冒藥物含麻黃素或假麻黃素等物質化學結構與安非他命毒品相似而出現高於閾值的陽性數值反應。但受檢者並無吸毒,而僅是檢驗的交互反應作用所呈現的偽陽性。

此外,感冒藥與消炎藥中結構相似成份也有機會跟免疫分析試劑抗體產生微弱的鏈結而有弱陽性的反應。意即尿液初篩的結果縱有數值,也不代表藥物裡面有巴比妥成份,而是檢測方法先天限制導致的結果。


世界上暫且沒有「完美」的檢驗方法,質譜儀的檢測就是目前藥物定量分析的黃金標準。

質譜儀分析就像指紋分析一樣,可確認目標物質,同時定量其濃度,小於該質譜儀可量測範圍的「最低可偵測濃度Limit of Quantification, LoQ」,則報告「未檢出」或「Not Detected」。

血檢、尿檢、毛髮檢體有何不同?

一般濫用藥物毒物初步檢驗以尿液篩檢為主,通常可快速判斷過去3天內是否有濫用藥物;但若受檢者藥物暴露超過3天,可能就會因藥物已代謝排出,而驗不到而呈現尿液篩檢陰性反應。

高智雄說,因檢驗目的不同,如果是臨床上要監控病人用藥後藥物血中濃度,就會採用血液檢體,可測得病人短時間的用藥狀況,並據以調整用藥劑量使其血中藥物濃度調整至有效治療濃度;但若改用在濫用藥物(毒物)檢驗上,採集血液檢驗就會因為其分析靈敏度不高,且可監測得的受檢者血中藥物殘留時間較短而效益不高

一般定量尿液篩檢巴比妥鹽類酵素免疫法最低可偵測濃度約幾十
ng/mL ;定性尿液篩檢則直接將試劑設計為閾值200ng/mL為最低可偵測濃度,相對較血液檢驗的分析靈敏度高很多。

在濫用藥物的司法案件上,高智雄說,當尿液初步篩檢數值有疑慮,就需進一步將檢體送質譜儀進行「確認檢驗」,不宜以尿液初篩或血液初篩結果有數值,就作為用藥判定。

由於此爭議事件在5月就已發生,6月進行採檢,若擔心採檢時藥物已經代謝掉,則可改採毛髮送質譜儀檢驗,能依毛髮長度取樣檢測結果釐清採檢前長時間如1~3個月是否有藥物暴露。

因此,尿液初步採檢可能有偽陽性或交互反應問題,目前藥物定量分析的黃金標準為質譜分析,若初篩報吿有疑慮,就應將同一檢體送質譜分析釐清。

藥物濫用檢驗需考量採檢時機才能得到正確的結果。一般藥毒物檢測初步篩檢會採尿液採檢,可測得過去3天內的用藥狀況;血液檢體因血中藥物殘留時間較短而效益不高。若擔心錯過正確採檢時機,可採毛髮從質譜儀檢驗,能依據毛髮長度釐清採檢前1至3個月是否有藥物暴露。

Q3. 新北市有兩起疑似幼兒園餵藥案,目前陸續公布的檢驗項目為何?結果為何?

新北市幼兒園疑餵藥案,其實不是只有一所幼兒園,一開始是板橋區某幼兒園疑有學童尿液初篩驗出疑似巴比妥,隨後又有汐止區某幼兒園學童尿液初篩疑驗出苯二氮平類(BZD)。兩起事件牽涉不同的個案兒童,但外界對此風波易霧裡看花,關鍵原因很可能是缺乏整體事件的了解,總是停留在片段印象。

為了整理這兩起爭議事件,查核記者透過新北市政府網站市政新聞查詢,使用巴比妥、幼兒園、餵藥等為關鍵字,僅能查到一則發佈於6月9日的新聞稿,稱研考會清查4月份市長信箱及1999陳情案,未接獲幼兒園疑似餵藥的反應。新北市府的官網缺乏相關新聞稿,對檢驗報吿的說明也付之闕如。

記者另從媒體報導搭配關鍵字搜尋發現,發現
新北市政府儘管在教育局官網設立「私幼司法案件說明」,但專區並不容易查找;且爭議案的重要說明,分散在新北市教育局官網、新北市衛生局官網、新北市新聞局等局處,部分聲明放入新北市府衛生局的澄清專區,但並非所有資料都會整合到教育局的專區。民眾如果想從官網取得此爭議的完整官方說明,考驗搜尋技巧和耐心。

目前相關檢驗報吿,整理結果如下:


板橋某幼兒園事件

土城醫院在6月5日進到板橋幼兒園採檢。新北市教育局6月8日發佈新聞稿指出,採檢28名學童血液,其中,8名學童微量反應,儘管新聞稿並未說明「微量反應」所指為何,新北市認定小孩身上檢出不應該有的藥物,判定幼兒園違反幼兒教育及照顧法,裁定廢止其私立幼兒園的設立許可,並提供專責醫院。

這份檢驗報告的微量數值,同樣引發各界解讀和爭議。

直到6月11日,新北市政府
衛生局才發布數據說明,在28名學生抽樣中,有8名幼兒有微量檢出,檢驗值介於1.0至3.5μg/mL之間,1.0μg/mL以下視為未檢出。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6月20日公布(6月26日更新新聞稿),板橋某私幼6月5日檢測4名血中苯巴比妥檢測為臨界值的幼童,經北榮毒物部實驗室以液相層析質譜儀確認,4名幼童的血中苯巴比妥結果皆為未檢出。

新北地檢署於6月29日舉行記者會說明板橋案36名孩童的毛髮質譜儀檢驗結果,未檢出
驗出巴比妥酸鹽類和苯二氮平類(BZD)藥品共47種藥物。

汐止某幼兒園事件

因應6月15日汐止某幼兒園有學童疑驗出苯二氮平類(BZD),衛福部協助將汐止幼兒園疑驗出BZD案的尿液檢體送到北榮進行質譜儀分析,報告確認未檢出。家長後續仍以毛髮檢體送質譜儀分析確認。

媒體於6月28日報導,士林地檢針對汐止某幼兒園小孩疑驗出BZD,將幼童毛髮檢體和處方箋送法醫研究所,同樣無檢出藥物,全案簽結。

新北市政府6月17日到汐止該幼兒園採檢,而衛生局在6月26日上午10時10分發佈新聞稿指出,汐止幼兒園入園採檢,有80名幼生受檢,檢驗結果尿液篩檢77人都是陰性。血液檢測16人,有15人小於1.0(μg/mL),1人為臨界值,經送北榮質譜儀檢測,結果出爐確認未檢出。

因此,目前新北市幼兒園疑餵藥案,由新北地檢針對板橋案持續偵辦中。

Q4. 兒少醫療和藥檢專家們解析此案的關鍵爭議

台大兒少保護醫療中心、台大兒童急診科主治醫師曾偉杰表示,臨床處理兒保案件常會遇到一個棘手的狀況,面對疑遭不當對待的個案可能因第一時間未能周延保全證據,在撰寫報吿或法庭攻防時,因證據不足而無法伸張正義。

曾偉杰說,新北市幼兒園案也有類似的狀況,
個案家長認為孩子可能遭到不當對待,初步檢驗結果看起來也有疑義時,就應該保全當時的檢體進行二次確認檢驗。尤其毒物檢驗有時效性,當行政延誤、錯過採檢時機或檢體沒有完整保存,後續要還原「真相」就有一定的難度,各界也會因為整個調查過程的延遲而心生質疑。

除了保全證據,
曾偉杰也說,各方在解讀此爭議事件的檢驗數據時,也有一些錯誤,以為初篩的檢驗結果就可以證明,也因而忽略保存證據、確認採檢的重要性。透過此次事件,也有助各界瞭解保全證據對伸張正義的重要性,以及瞭解醫療檢驗判讀是高度專業,要從檢驗數據判定有沒有餵藥、餵什麼藥,都需要專家協助檢視釐清。


 

站在兒少保護立場,曾偉杰說,家長可能是觀察到孩子有異狀才會心生疑慮,才會進一步希望採檢;身為兒科醫師,對於家長主訴孩童的狀況都會相信,如果家長有疑慮,可尋求醫療管道協助。

但臨床實務確實也發現,因醫療專業知識有其門檻,家長的觀察與醫師的評估可能會有落差;另有一種可能性是,也許孩子的身心症狀未必是被餵藥或其他不當對待,而是有其他的疾病需要被關注。

曾偉杰建議,每個孩子或家庭都有其信任、從小看到大的兒科醫師,家長或照顧者如果觀察到孩子有異狀,可交由信賴的醫師協助判斷,醫師會依其長期的觀察、臨床症狀診斷等綜合考量孩子的情況,如果有疑似不當用藥的狀況,也可由醫師評估接受採檢,並經由專家協助解讀檢驗報吿,有助釐清家長的疑慮,也保護兒童醫療權益。

台灣醫事檢驗學會常務監事高智雄表示,濫用藥物(毒物)的檢驗分為「初步篩檢檢驗」和「確認檢驗」兩步驟,通常初步篩檢會採用效益較高、成本較低、方便性較高的尿液採檢進型酵素免疫分析。其優點是敏感性高,寧可錯殺也不願放過;但缺點就是可能因誤抓其他化學結構相似物而驗出數值或偽陽性。檢驗報吿應交由專家判讀,且初篩有疑義,就應該送質譜儀分析確認。

高智雄說,此次爭議有部分來自初步篩檢結果報告跳過臨床醫師等專業人員,在未獲得適當諮商機會前,直接公諸於世。因此,不夠清楚或有疑義的報吿,就讓外界有各自解讀的空間。


台大化學系副教授、台灣質譜儀學會理事徐丞志也說,根據正常流程,當檢驗單位發現初篩結果有進一步驗證的需要,應送質譜儀確認,才能真正釐清所驗出的微弱反應究竟是背景值、其他化合物的交互作用,還是真的是巴比妥。但此爭議案件中曾有8名學童血檢被驗出有微量數值,但該批檢體並未完整保存,恐難以釐清為什麼會有8個人血液中都有微量數值,也成為此爭議中一個未解之謎。

針對8名血檢有驗出微量但後續質譜儀又驗證未檢出;徐丞志表示,一個可能的推論是檢驗方法有系統性的誤差。例如檢驗時儀器是否先經過校正、背景值是否原先就偏高,如果很久沒調整的話,確實會有比較高的陽性比例。根據他過去擔任食藥署藥物篩檢委員到醫檢現場考察時也發現,醫院和檢驗所的醫檢師和技術員不見得有能力在每次實驗前定期做儀器校準,因此也不能排除此次可能的狀況是儀器太久沒校正,也更凸顯初篩數值有疑慮應該第一時間送質譜分析確認的重要性。

徐丞志也說,濫用藥物案件檢驗報吿的數值應該謹慎解讀,除檢驗儀器是否校正,受檢者的疾病史、用藥史、生活史都要通盤考量。從法醫學的角度來看,也不宜以免疫快篩的檢驗報吿逕行有罪的推斷,不能驟下判斷。

【更新說明2023/6/29】因應新北地檢於6月29日舉行記者會說明毛髮質譜儀檢驗結果,本文更新與檢驗結果有關之內容,以利讀者掌握最新進度。

補充資料

新北市官方說明和官網揭露資訊詳細整理

板橋某幼兒園

因應外界疑慮,針對板橋幼兒園案,土城醫院在6月5日進到板橋幼兒園採檢。新北市教育局6月8日發佈新聞稿指出,採檢28名學童中,有8名學童微量反應,建議到小兒神經科門診追蹤。新聞稿也說,苯巴比妥檢驗方法均以血液定量檢驗,並無毛髮檢驗,毛髮檢驗由檢調單位視調查需求進行。

但新聞稿並無說明,所謂的「微量反應」所指為何。直到6月11日才發布數據說明,1.0μg/mL以下視為零檢出,有微量檢出的8名幼童檢驗值介於1.0至3.5μg/mL之間。

新北市政府也據此採檢結果認定幼兒園違反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教育局裁定廢止其私立幼兒園的設立許可。

不過,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又在6月20日公布新聞稿(於6月26日更新)指出,有關板橋某私幼6月5日檢測4名血中苯巴比妥檢測為臨界值的幼童,北榮毒物部在6月15日建立血中苯巴比妥的質譜儀確認方法,實驗室以液相層析質譜儀確認,4名幼童的血中苯巴比妥結果皆為未檢出。

汐止某幼兒園事件

因應6月15日汐止某幼兒園有學童疑驗出苯二氮平類(BZD),衛福部協助將汐止幼兒園疑驗出BZD案的尿液檢體送到北榮進行質譜儀分析,報告確認未檢出。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並於6月18日對媒體說明檢驗結果。

新北市政府6月17日到汐止該幼兒園採檢,而在6月26日上午10時10分發佈新聞稿指出,汐止幼兒園幼生檢體經送質譜儀確認為未檢出,80名幼生檢驗數值皆正常。

新聞稿指出,6月17日委託土城醫院團隊入園採檢,有80名幼生受檢,檢驗結果尿液篩檢77人都是陰性。血液檢測16人,有15人小於1.0(μg/mL),1人為臨界值,經送北榮質譜儀檢測,結果出爐確認未檢出。


該新聞發佈也衍生案外案,因稿內引述家長談及「覺得是烏龍事件」,遭質疑捏造家長說法。新北市衛生局在26日12時47分及13時28分兩度發佈更正聲明指出,汐止幼兒園一共有2名幼童檢體送北榮進行質譜儀檢驗,其中一人是此事件最早質疑孩子尿檢有疑慮的家長,目前還在等待毛髮檢驗結果;但有另一名家長是前訴入園採檢數值臨界值,該家長確實有說這是烏龍事件。兩者是不同幼童的家長,呼籲不要做不實的揣測言論。

意即新北市政府遭疑資訊揭露不實,新北市衛生局也兩度發佈澄清說明,但在衛生局焦點新聞專區,仍只有第一版文字遭誤解的新聞稿。新北市衛生局另將澄清說明放置於官網首頁的「澄清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