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選之人》談權勢性騷、數位性暴力,掀台灣#MeToo風暴!導演林君陽:沒設定議題,只是讓角色真實、引起共鳴
🎞️🎧《人選之人》談權勢性騷、數位性暴力,掀台灣#MeToo風暴!導演林君陽:沒設定議題,只是讓角色真實、引起共鳴
政治幕僚職人劇《人選之人-造浪者》劇中情節,帶起人們對於「職場權勢性騷」、「數位性暴力」的反思,甚至掀起了台版 #metoo 運動。究竟這部台劇是如何被打造?曾執導《我們與惡的距離》、《茶金》、《疫起》等熱門影劇的林君陽導演,接受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節目及𝙋𝙤𝙙𝙘𝙖𝙨𝙩節目《新聞真假掰》主持人黃兆徽專訪,分享他的創作過程,直面這波社會運動,也分析OTT平台崛起對台灣影視產業的衝擊。
圖:導演林君陽(右)接受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節目《新聞真假掰》主持人、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顧問黃兆徽(左)專訪。
避免「議題先行」,扎實田調讓角色自然發聲
「台灣文化,到底有什麼是值得一說的?」這幾年來,台灣戲劇界一直在找尋具有台灣地域特色,又有同時讓國際市場觀眾看到的題材,林君陽認為具台灣特色的「選舉」,正是一個好主題。他指出黨國威權遺緒讓台灣人具備害怕爭執的天性,「選舉」、「政治」成為處在台灣人生活中,但一直以來都不太敢直接述說的議題。而《人選之人》正是一部從政治幕僚工作切入、用柔軟調性闡述政治故事的影集。
然後,政治幕僚的設定,只是《人選之人》的大架構,其中議題包山包海,囊括:家庭與工作的權衡、同志身分困境、職場的權勢性騷、數位性暴力等。「一個人的故事,對於其他人是有共鳴性的,透過媒體發散就會變成社會議題。」戲劇確實能帶來社會的集體反思;不過林君陽表示,「議題先行」會使戲劇淪為宣教,作為導演關心的是如何讓角色變真實、變可愛,讓觀眾產生共感。
為了避免「議題先行」,《人選之人》的劇本也歷經了頻繁的討論與調整。林君陽自述,作為導演必須有意識「平衡」劇本,將部分議題以故事背景的聲音呈現。「我的生命經驗並沒有那麼充足」,團隊扎實田野調查,才是讓戲劇更接近真實的養分。
「不能就這樣算了!」一句台詞點燃台灣社會反思
談到權勢性騷議題,林君陽也回憶,在進行田野調查時,發現政治圈在「性」方面,有一套獨特邏輯,政治工作者的集體感受也普遍相近。當時就將這個議題置到了戲劇當中。此情節,帶動了諸多經歷過權勢性騷的受害者,起身揭露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實事件,他也提到,即使知道這些事情真實存在,但他仍對眾多受害者對外勇敢揭發的浪潮感到訝異,發現這樣的狀況不只侷限於政治圈。
為深化角色特質,劇情著墨於人性道德兩難、界線模糊,受害者是否應以「大局為重」、放棄申訴的難題。但「很多事情不能就這樣算了」「人就會慢慢地死掉」,當林君陽第一次讀到等這些台詞,心中感受到強勁的力道,不只是性騷擾,人生中各種處境也「不能就這樣算了」。
台劇想要出頭天,公共媒體、OTT平台是最佳解方嗎?
除了有好劇本、好田調,良好的媒體環境也是撐出優質戲劇的重要奧援,從林君陽的案例,也點出了公共媒體的重要性。「公共電視,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我們與惡的距離》、《人選之人》兩部戲劇,許多商業電視台基於商業考量,是無法在戲劇上碰觸這些敏感議題,反而「沒包袱」的公共電視提供一股活水。
林君陽也提到OTT平台的崛起,「OTT平台解放了很多規則」,讓戲劇找到資金與放映管道,新商機跟著浮現。過往戲劇要製作、播出,必須經歷眾多的商業與國家機器審查,然而OTT平台的出現,這些都將不再是問題。不過,平台的出現也產生部分困境,若過度倚賴平台,則有時會遭遇平台年度預算有限、不願意買單的情況。最後,他也呼籲,台劇面對世界,我們應該有更多的資源注入產業,並創造產業與國際合作的機會。
【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Bye!】由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顧問黃兆徽主持。節目中邀請各行各業的朋友暢談媒體議題,為聽眾提升媒體素養、增強對假訊息的抵抗力,希望達成「群體免疫」,讓大家都和假訊息說掰掰!
更多精彩內容請搜尋「新聞真假掰」,或上各大Podcast平台收聽,YouTube頻道則有訪談精華影片陸續上架。除了適合大眾收聽收看,也推薦各級學校老師在規劃媒體素養課程時可列入影音輔助教材。(撰文:吳炳毅、張育騰)
【立即收聽】新聞真假掰 — 假訊息 Bye Bye|EP83|《人選之人》引發台灣#MeToo風暴—戲劇與權勢、性、壓迫「我們不要這樣就算了!」專訪林君陽(導演)
📌Apple:https://pse.is/52hzm9
📌Firstory:https://pse.is/52jydn
📌Spotify:https://pse.is/52g6hz
📌KKBOX:https://pse.is/52rse4
📌Google:https://pse.is/536svu
【非聽不可的相關訪談】電影、戲劇、新媒體如何喚醒社會大眾?
⭐《九槍》擊斃外籍移工,殺死他的只是子彈嗎?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揭露台灣人不自覺的歧視真相,談70萬外籍移工的傳播形象與現實處境
⭐公共電視是誰的?《公視法》為何需要修正?公共媒體為何重要?
⭐野百合學運、公共電視推手、大稻埕地方創生,都有他!學新聞、學外交、學管理;參與政治、創業創生、文化復興,他如何看待新聞媒體與社會期待的距離?
⭐「新媒體」哪裡新?如何從新媒體影音「創作者」到「創業者」?
【喜歡這集嗎?想對主持人或來賓提問嗎?】
🌟評分、留言這裡走|https://pse.is/4p9wyd
【好節目需要鼓勵~請給我們五星好評】
🌟訂閱、評分、留言這裡走|https://pse.is/4lbl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