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ChatGPT會取代人類作家嗎?情書散文小說翻譯都難不倒它?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王聰威:AI協作趨勢下,最重要的依然是好作品

2023-06-072023-07-27 Podcast節目

 

 

大型語言模型ChatGPT除了在教育界、科技業引發熱烈討論,對文學創作亦帶來不可逆的影響,而文字工作者又將面對怎樣的衝擊?《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王聰威日前接受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節目及Podcast節目《新聞真假掰》主持人黃兆徽專訪,除了分享雜誌專題《ChatGPT時代 作家自救手冊》作家與AI的文字創作實驗,也指出AI在文學編輯工作上的助力與多元發展。

圖: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王聰威(右)接受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節目《新聞真假掰》主持人、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顧問黃兆徽(左)專訪。

ChatGPT使用第一原則:它不通靈,請給具體指引

早在ChatGPT成名之前,已出現AI詩人「小冰」,能學習創作古體詩、現代詩,甚至出版詩集。隨著AI席捲各界,愈來愈多作家開始嘗試使用ChatGPT,期待可以增加文學知識的理解,但王聰威指出:「但這部分後來就立刻破滅,很多作家以自己姓名詢問ChatGPT,卻發現它完全在胡說八道。」由此也反映ChatGPT身為語言模型,而非搜尋引擎的特點。「它的重點不在於精確性,但這部分也在逐漸改善當中。不過目前來說,ChatGPT在提供文學知識、內容方面的功能仍然有限。」

但聯合文學雜誌編輯團隊與作家仍深深好奇ChatGPT文學創作力,進行一連串實驗。王聰威在過程中發現,懂得如何向ChatGPT下指令格外重要,「一開始我們以為AI會通靈,只下了一些簡單指令,但後來發現還是要有具體指示。」除了要事先給予AI角色設定、劇情外,風格、字數限制也需要加以規範,才能寫出符合人們需求的作品。

別說AI不懂愛!精準調教後,甚至可當「愛情騙子」

在聯合文學雜誌所作的實驗中,作家可明確判斷AI寫作的優劣,但多數讀者是否能清楚分辨AI作品,也形成問題。「這很大一部分依賴讀者的閱讀素質,」如同面對不實訊息的識讀能力,閱讀素養同樣也是當代重要的能力。

AI會不會取代人類作家?王聰威認為,人類能從個人經驗中產生創意,這也是為何人能創作出具有獨特風格的情感作品。但另一方面,能不能以溝通的形式讓AI變得更有感情?上個月,聯合文學雜誌與聯經出版、讀墨電子書共同發表《寫給Aillen的情書:真人 vs. AI ChatGPT互動小說計畫》。這場「人腦與電腦」的情書對寫計畫中,4位作家需與ChatGPT(又名Aillen)協力創作,「電影《雲端情人》中,AI能讓人類產生情感依賴。我們也很好奇,真人作家能不能用文字打動AI,讓它也說出我愛你?」

經過作家事先調教後的ChatGPT,不僅能符合使用者想要的個性、了解多種修辭意義,更能同理使用者。「它能在500字內寫出有邏輯、有體諒、有聆聽的情書,這連人類都很難做到!」因此王聰威認為,AI經調教能成為愛情騙子,但如何感受AI書寫背後情感的真偽,則是更深的叩問。

未來創作型態:人機協作,但重點還是「人味」

當AI與人類協作已成常態,文學編輯工作也需要被重新審視,例如文學獎參賽者使用AI寫作所衍生出的資格問題。「不過作家們其實都還蠻樂觀的!」王聰威表示,AI目前還是協作工具,仍仰賴人類調教;在編輯工作上,雖然AI校對能力一流,但遇上不同媒體特有的下標風格,仍舊屈居下風。「即使AI文筆很好,讀者還是會偏好閱讀真人寫的作品,才有閱讀的樂趣與人情味。」

不過王聰威也認為,AI能成為文字工作者們的好幫手,例如發想企劃案時,AI可以產出多個點子,協助編輯們思考並從中找靈感;又或是其優異的翻譯能力,可幫助更多台灣作品推廣至海外。「AI現在還很客氣,站在協助人類的立場。」王聰威笑稱。但未來會如何?或許如同雜誌專題的副標「為下一秒鐘寫的ChatGPT備忘錄」,文學的樣貌在分秒間產生巨大改變,「最終決定的,依然是好作品。」人類與AI的共同協作,將是未來值得關注的創作型態。

 

【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Bye!】由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顧問黃兆徽主持。節目中邀請各行各業的朋友暢談媒體議題,為聽眾提升媒體素養、增強對假訊息的抵抗力,希望達成「群體免疫」,讓大家都和假訊息說掰掰!

更多精彩內容請搜尋「新聞真假掰」,或上各大Podcast平台收聽,YouTube頻道則有訪談精華影片陸續上架。除了適合大眾收聽收看,也推薦各級學校老師在規劃媒體素養課程時可列入影音輔助教材。(撰文:劉騏瑋、張育騰)

 

【立即收聽】新聞真假掰 — 假訊息 Bye Bye|EP81|ChatGPT會取代人類作家嗎?情書散文小說翻譯都難不倒它?AI「渣男」讓你不小心還會愛上它?專訪王聰威(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

?Apple:https://pse.is/4zxcvb

?Firstory:https://pse.is/4zx6pk

?Spotify:https://pse.is/4zd4fu

?KKBOX:https://pse.is/4z3j69

?Google:https://pse.is/4yxmwz

 

【非聽不可的相關訪談】AI世代,媒體接招!

促進「新聞數位共榮」Google捐款3億基金,如何協助媒體數位轉型?AI將如何改變媒體生態?專訪陳正然(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

這個時代的著書立論就是當YouTuber?如何寫作知識型影音腳本?九宮格寫作祕訣大公開!專訪鄭國威(泛科學創辦人)

事業做得越大不一定越賺錢?成為賽道的定價者才是王道!從電子報到Podcaster,如何將熱情領域與商業價值劃上等號,創造自己的不可取代性。專訪Manny Li(曼報主筆)

【喜歡這集嗎?想對主持人或來賓提問嗎?】

?評分、留言這裡走|https://pse.is/4p9wyd

【好節目需要鼓勵~請給我們五星好評】

?訂閱、評分、留言這裡走|https://pse.is/4lblzz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