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國際

【錯誤】網傳「法國總統馬克宏街頭遇襲」、「馬克宏近日在法國被民眾扔臭雞蛋」?

事實查核報告#2325

【錯誤】網傳「法國總統馬克宏街頭遇襲」、「馬克宏近日在法國被民眾扔臭雞蛋」?
發布日期/2023-04-25 11:06:36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4/25版】

法國政府推動年金改革,將法定退休年齡從62歲延後至64歲,法國工會自1月中以來展開多次全國抗議與罷工,法國總統馬克宏近期走訪基層,遭遇抗議。網路在2023年4月流傳一段影片稱是法國總統馬克宏近期街頭遇襲畫面。查證結果如下:

網傳影片是馬克宏在2017年3月2日競選法國總統期間,參加農業展時被人以雞蛋砸中臉部。

網傳「法國總統馬克龍街頭遇襲」是挪用自2017年舊影片,當時馬克宏為總統候選人身分,傳言誤稱為近期事件,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法國政府推動年金改革,將法定退休年齡從62歲延後至64歲,法國工會自2023年1月中以來展開多次全國抗議與罷工。網路2023年4月流傳一段搭配影片的文字,傳言文字稱「法國總統馬克龍街頭遇襲」;網傳影片是馬克宏被蛋砸的畫面。


圖1-2: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圖3:網站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網傳影片「法國總統馬克龍街頭遇襲」、「馬克宏近日在法國被民眾扔臭雞蛋」,實際狀況為何?

(一)查核中心將傳言影片截圖後透過TinEye進行反搜,搜尋結果第一個顯示的網站頁面縮圖,經比對與網傳影片截圖完全相同,該網站顯示年份是2017年,但該網站連結點入後已失效。

接著以「Emmanuel Macron」、「Egg」關鍵字在影音平台YouTube檢索,找到一新聞網站「ETV Telangana」在2017年3月2日發布標題「顏面盡失 馬克宏在法國競選活動中被抗議者扔雞蛋」影片,經比對,該新聞影片是與網傳影片不同角度的畫面。

(二)記者再以相同關鍵字「Emmanuel Macron」、「Egg」,再加上2017年時間為搜尋條件檢索Google,找到《泰唔士報》、《金融時報》在2017年3月2日均有報導稱,法國總統候選人馬克宏在參加一場農業展時,被人丟雞蛋砸中臉部。

法國《小日報》臉書粉專2017年3月2日貼文影片顯示,馬克宏在參加農業展活動是被人以蛋砸中臉部;經比對網傳影片,網傳影片0:01處與新聞影片0:02處兩者畫面完全相同。


圖4: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綜合上述,傳言影片是馬克宏競選法國總統期間,在2017年3月2日參加農業展時被人以雞蛋砸中臉部。

(三)法國查核組織《The Observers》記者Alexandre Capron透過電子郵件回覆查核中心詢問時表示,傳言是錯誤訊息,網傳影片是2017年農業展的畫面。法國自今年年金改革爭議開使以來,目前沒有直接針對馬克宏的攻擊或身體暴力的事件發生。

(四)查核中心以「Emmanuel Macron」、「Egg」檢索國際通訊社《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與英美主流媒體《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彭博社》、《CNN》、《FOX》、《BBC》、《泰唔士報》、《衛報》,2023年並無找到馬克宏有被雞蛋扔中的新聞訊息。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2022年4月27日報導曾統計馬克宏被法國抗議者以物品擊中的次數:

第一次是2016年6月馬克宏擔任經濟部長參加一場活動時,被抗議民眾扔雞蛋與蔬菜;第二次是2017年3月時馬克宏以總統候選人身分參加農業展時被蛋襲臉部;第三次是2021年6月馬克宏當選總統之後,參觀一所高中時被一名男子摑掌;第四次是2021年9月馬克宏出席里昂美食展被群眾丟雞蛋,當時雞蛋沒有破;第五次是2022年4月馬克宏在巴黎郊區一座市場被群眾丟櫻桃番茄,當時並未擊中。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4/25版】

法國政府推動年金改革,將法定退休年齡從62歲延後至64歲,法國工會自1月中以來展開多次全國抗議與罷工,法國總統馬克宏近期走訪基層,遭遇抗議。網路在2023年4月流傳一段影片稱是法國總統馬克宏近期街頭遇襲畫面。查證結果如下:

網傳影片是馬克宏在2017年3月2日競選法國總統期間,參加農業展時被人以雞蛋砸中臉部。

網傳「法國總統馬克龍街頭遇襲」是挪用自2017年舊影片,當時馬克宏為總統候選人身分,傳言誤稱為近期事件,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更新說明 2023/4/27】更新爭議點內容,新增法國查核組織回覆資訊。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