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錯誤】網傳影片「常吃麵包的人看這裡,麵包可能有BPO、ADA,多食易致癌」?

【部分錯誤】網傳影片「常吃麵包的人看這裡,麵包可能有BPO、ADA,多食易致癌」?

事實查核報告#2320
網傳影片「常吃麵包的人看這裡,麵包可能有BPO、ADA,多食易致癌」?
發布日期/2023年4月24日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4/24版】

傳言搭配一則2016年的新聞影片,宣稱「常吃麵包的人要注意」,提出有麵包常有兩種添加物,多吃會致癌。經查證如下:

一、新聞影片的原始事件,是美國特定連鎖品牌麵包被發現含有兩種添加物,台灣媒體以此議題延伸報導,並非台灣的食安事件。

二、依據法規,過氧化苯甲醯(BPO)與偶氮二甲醯胺(ADA)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專家指出,台製麵粉現在多已不使用BPO和ADA。

三、專家指出,過氧化苯甲醯(BPO)增加麵粉白度效果,目前沒有足夠科學證據支持BPO對人體的危害、對小孩造成過動等。

偶氮二甲醯胺(ADA)在麵粉有增筋作用,目前沒有對於ADA對人體致癌風險的科學證據,世界衛生組織將ADA列為第三類致癌物,即為致癌證據不充分或有限。

四、專家指出,各國對於添加物的標準是評估當地文化與飲食習慣,歐盟跟中國禁止過氧化苯甲醯(BPO)使用,偶氮二甲醯胺(ADA)則是歐盟、新加坡、澳洲等禁止。除了台灣,美國、加拿大、韓國等都可合法使用BPO與ADA。

網傳搭配一則多年前新聞報導,該新聞事件是國外速食業者的麵包驗出BPO與ADA,並非台灣新聞事件。

過氧化苯甲醯與偶氮二甲醯胺目前在台灣為合法食品添加物,根據科學證據、適量、正常使用下的風險可控,且目前已有其他添加物可取代,在台灣麵粉製程已非必要或主流添加物。

傳言提及過氧化苯甲醯與偶氮二甲醯胺的健康風險,但過度誇大攝取麵包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背景

社群平台與通訊群組在2023年3月間流傳一支1分31秒的影片,影片標註「常吃麵包的人看這裡」。經檢視,影片為媒體報導,字幕為「麵粉掺增筋劑,多食易致癌」,影片內容指出,過氧化苯甲醯BPO跟偶氮二甲醯胺ADA目前都是國內合法的添加物,但歐盟與中國大陸都已經下令不准使用、BPO用來漂白,讓麵包變得白皙有光澤,ADA則是增加Q彈口感,BPO卻容易造成腸胃不適,對肝臟負擔,還會增加小孩過動的風險,ADA則有致癌風險、是會誘發氣喘過敏。BPO雖然是合法添加物,但吃下肚後會在體內形成苯甲酸,苯甲酸用在麵粉當中卻是非法的。

經檢視,網傳影片為2016年7月24日的媒體報導,同天有多家媒體報導同一議題,包括《華視》、《民視》、《公視》、《TVBS》等。

另有文字版本稱:
(*)常吃麵包的人警告警告警告:
1.含有過氧化苯甲醯Bpoㄧ>有漂白功能ㄧ>造成腸胃不適、肝臟負擔、過動兒。
2.偶氮二甲醯胺ADA一>有增筋作用一>造成氣喘、過敏。
麵粉添加物有害健康、誘發氣喘、傷肝。
麵粉掺增筋劑多食易致癌。

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醫師說在母的老鼠也會增加癌症的風險。
顏宗海醫師說掺過氧化苯甲醯Bpo合法一>吃入體內一>摻偶氮二甲醯胺ADA 非法禁用前後矛盾已用20年了,全世界只有台灣使用。」


圖1:社群平台傳言擷圖。


圖2: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傳言附上一段網傳影片,影片內容為何?影片描述的事件為何?

經檢視,網傳影片為2016年7月24日的媒體報導,同天有多家媒體報導同一議題,包括《華視》、《民視》、《公視》、《TVBS》等。

查核中心採訪影片中受訪者之一、林口長庚醫院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顏宗海表示,媒體當時採訪此新聞,是美國某速食業者的麵包被發現有過氧化苯甲醯與偶氮二甲醯胺,引發美國消費者關注,並不是台灣的食安新聞事件。

顏宗海表示,這兩種添加物之所以引起討論,是因為這些添加物在某些國家是不能使用的,代表這些國家認為此添加物可能有人體風險;有沒有風險是可以討論的,但是媒體報導的標題過於聳動。

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化驗組組長林玫欣表示,這個議題應該是與之前連鎖速食業者的麵包被發現含過氧化苯甲醯(BPO)或偶氮二甲醯胺(ADA),當時的報導很聳動,但不知道為什麼近期又開始流傳。

綜合以上,網傳影片為2016年的新聞影片,起因為國外速食業者的食安爭議,並不是台灣的事件。

爭議點二、台灣做麵包的麵粉,會添加過氧化苯甲醯(BPO)或偶氮二甲醯胺(ADA)嗎?

台灣做麵包的麵粉,是否使用氧化苯甲醯(BPO)和偶氮二甲醯胺(ADA)?

(一)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化驗組組長林玫欣說明,台灣市面上的麵粉是以國產為主,少數進口,而國產麵粉中,只有極少會添加有過氧化苯甲醯(BPO)。BPO作用是提升麵粉白度,但其實已有酵素、黃豆粉等替代品,替代品的價格甚至比BPO還便宜,因此,大部份台製麵粉都沒有加BPO了。

她說明,只有少數麵粉業者會因應顧客要求而添加(例如某些麵條業者希望產品特別潔白,可能會要求麵粉廠提供添加BPO的麵粉),而且會在麵粉袋標示。

林玫欣說,至於偶氮二甲醯胺(ADA)的作用是強筋、增加口感,但國內製粉業者已不使用此類添加物,此外,ADA不溶於水,只微溶於熱水,其實操作性不佳。

林玫欣補充,若民眾購買的是麵包預拌粉或蛋糕預拌粉,以進口較多,是否含過氧化苯甲醯或偶氮二甲醯胺要看進口國。目前國際上只有歐盟跟中國禁止BPO,禁止ADA的則有新加坡、澳洲、 歐盟等,因此,這些國家進口的預拌粉不會有這些添加物,但建議消費者在採購商品時仍須注意其外包裝的成分標示。

(二)查核中心諮詢專長為製作麵包與烘焙科技研究的高雄餐旅大學烘焙管理系副教授葉連德。他表示,添加BPO的作用是增加顏色白度,ADA在麵粉中的作用是增加麵筋筋性,但是就他從前在麵粉廠工作的經驗,麵粉廠已不再使用這些化學物質,取而代之的是維生素C,對於增強筋性亦可達到理想效果。至於進口的麵粉是否有添加這些物質,則須以科學方式檢驗分析才能確認。

綜合以上,專家指出,台製麵粉已不添加過氧化苯甲醯(BPO),只少數麵粉業者會因為顧客要求產品希望特別白才會添加偶氮二甲醯胺(ADA)

爭議點三、網傳影片稱「過氧化苯甲西醯BPO跟偶氮二甲醯胺ADA目前都是國內合法的添加物,但歐盟與中國大陸不准使用」,是否屬實?專家看法為何?

各國對於過化苯甲醯(BPO)和偶氮二甲醯胺(ADA)的規範如何?

(一)臺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治醫師兼主任楊振昌說,在添加物的規範上,歐盟是採取比較嚴謹的態度,對於ADA、BPO都禁止;而台灣這邊則是持續檢討,根據現有的科學證據,評估適量範圍內使用BPO或ADA的風險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有新的警訊,政府就會再評估。

(二)林玫欣表示,關於添加物的限制與標準制定,世界各國都有各自的國情、飲食習慣等考量,並在食品安全與自由貿易間取得平衡。目前BPO在國際上只有歐盟跟中國禁止,ADA則是歐盟、新加坡、澳洲等禁止,歐盟可能是因為飲食習慣的關係所以訂的比較嚴。

(三)台灣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表示,傳言所提到的BPO和ADA目前在台灣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可用來改良麵粉的品質,BPO有增白的效果,讓麵粉的顏色變得比較好看;而ADA則是增筋作用,可提高麵粉的Q度,讓麵粉更有彈性。

黃淑惠說,這些既然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就代表經過評估之後,在限量範圍內就算進入身體也影響不大,不會像傳言所說,吃了添加ADA的麵包就會致癌。

黃淑惠表示,目前有些國家不能使用ADA、BPO,但美國、加拿大、韓國等都可使用,聯合國食品標準委員會也認為可以用。

綜合以上,各國對這兩種添加物的規範不同,整理如下:

禁止BPO的國家:歐盟、中國
禁止ADA的國家:歐盟、新加坡、澳洲
合法添加國家:美國、加拿大、南韓、台灣等。

專家如何解讀各國對添加物的規範不同

顏宗海說明,各國在制定添加物標準時,除了參考其它國家的標準,也會看國人的飲食習慣與毒理資料,例如國人較常吃、吃的量大,相關添加物的標準就會比較嚴格,而吃的量少的食物,其添加物標準就會鬆一點,每個國家對食品添加物的規範本來就不一樣。

黃淑惠說,每個國家在衡量食品添加物是否許可及可容許量時,都會評估本土文化和飲食習慣,並不是所有國家標準都一定要一樣。

爭議點四、網傳影片稱「BPO容易造成腸胃不適,對肝臟負擔,還會增加小孩過動的風險,ADA會誘發氣喘過敏」、「麵粉掺增筋劑、多食易致癌」,食用BPO、ADA的麵包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嗎?

食用含過氧化苯甲醯的麵包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嗎?專家如何解讀?

(一)楊振昌表示,有研究認為過氧化苯甲醯(BPO)可能與癌症相關,認為BPO可能促進癌症生長,也就是本來已有癌症者,會長得更快,並不是誘發癌症;然而,目前的證據並不是很足夠,有的動物實驗顯示與癌症相關,有的動物實驗顯示沒有相關,因此目前科學界對BPO的致癌性還沒有定論,只能說有這個疑慮。

(二)林玫欣說,BPO對人體有疑慮的是其分解過程中產生的苯甲酸,並不是氧化苯甲醯本身,苯甲酸沒有致癌性,但可能對小朋友有過動的影響,且苯甲酸是透過肝臟代謝排除,肝臟不好的人攝取太多可能會比較有負擔。

目前台灣對BPO的規範是每公斤麵粉60mg以下,量非常少,再加上麵包是蓬鬆的,實際的麵粉用量又比肉眼感受到的麵包大小更少,且現在很少有麵粉廠在麵粉裡加氧化苯甲醯,其實不用過度擔心吃麵包中的過氧化苯甲醯對人體造成影響。

林玫欣補充,苯甲酸在台灣是一種合法的防腐劑,用量為1.0g/公斤以下,坊間有些能夠存放半年、一年的糕餅、食品,就可能是使用苯甲酸來延長保存期限。

(三)對於傳言說BPO會造成過動,黃淑惠說,這種說法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且就算有此種研究結論,也可能是流行病學的觀察,以回顧性研究得到某一群人過動的機會風險較高,但其因果關係並未確立,而只是相關性的推論。民眾看待相關說法應該謹慎。

(四)顏宗海說明,過氧化苯甲醯之所以引起討論,是因為過氧化苯甲醯加熱後會有苯甲酸,但是苯甲酸不能加在麵粉裡,過氧化苯甲醯卻可以加入麵粉,因此學界討論說這是不是矛盾;此外,也有研究認為苯甲酸可能增加小朋友過動的風險。

食用含偶氮二甲醯胺(ADA)的麵包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嗎?專家如何解讀?

(一)顏宗海說明,偶氮二甲醯胺是一種過敏原,如果經由呼吸道進入人體,對敏感族群而言,會增加氣喘發作的風險,至於麵包中的偶氮二甲醯胺,理論上是不會增加氣喘發作的風險,不過這方面的臨床資料不多。而關於偶氮二甲醯胺的致癌性,目前的研究顯示,偶氮二甲醯胺在母鼠中會增加癌症風險,對公鼠則無影響,而人類則無致癌證據。

顏宗海補充,媒體報導時,有提到偶氮二甲醯胺是橡膠如瑜珈墊、鞋底的材料,但這是工業用的偶氮二甲醯胺,在食品業,偶氮二甲醯胺也是合法的添加物。

(二)林玫欣說,偶氮二甲醯胺對人體有疑慮的部分是其在烘焙加熱過程中產生的氨基脲(SEM),目前的科學證據顯示,SEM在母小鼠身上是有致癌性的,對於公小鼠與大鼠則無致癌性,對人體的致癌性則是未知,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把它歸類為第三類致癌物(不能歸類為對人類的致癌性)。

林玫欣說,目前台灣對過氧化苯甲醯的規範是每公斤麵粉45mg以下,但台製麵粉都已沒有加過氧化苯甲醯。

(三)黃淑惠表示,麵粉中若加入ADA,加入的過程就已經起了化學變化而被分解掉了,分解出來的物質並不具有致癌性。根據動物研究,對母老鼠有健康影響,但對公老鼠沒影響,而在人體試驗則沒影響。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把ADA列為第三類致癌物,意即致癌證據不充分或有限。以世衛的分類,香腸、火腿還被列為第二類致癌物,民眾就可評估ADA的影響風險。

綜合以上,目前沒有足夠科學證據支持BPO對人體的危害、對小孩造成過動等;科學界對於ADA對人體致癌風險也沒有明確證據,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是將ADA列為第三類致癌物(致癌證據不充分或有限)。

此外,台灣對BPO與ADA的限制分別為麵粉每公斤60mg以下與45mg以下,且台製麵粉已不添加ADA,僅有少數添加BPO,因此,民眾因為食用含過BPO、ADA的麵包而對人體造成危害的風險不大。

爭議點五、對於民眾擔心麵包的食安風險,專家如何建議?

顏宗海說,即使在麵包店買麵包無法得知業者使用的材料為何,建議民眾要養成看成份表的習慣,注意添加物、賞味期限;若是自己烹飪、烘焙,也要注意使用的材料與這些材料的成份與添加物。

黃淑惠表示,麵包是澱粉來源,正確的攝食觀念是要多元攝取、分散風險,在選擇澱粉來源時應從多種穀物取得,如有時吃麵包,有時吃地瓜,有時吃多穀物等,就可以降低長期攝取單一添加物的擔憂。

林玫欣說,很多時候不是食物或添加物的問題,而是吃的人的觀念,食物或添加物會有的風險,多數是因為劑量累積所造成的,因此民眾如果對食品的添加物感到擔憂,建議不要每天都吃同樣東西,分散風險,或多攝食原型食物,以減少添加物的攝取量。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4/24版】

傳言搭配一則2016年的新聞影片,宣稱「常吃麵包的人要注意」,提出有麵包常有兩種添加物,多吃會致癌。經查證如下:

一、新聞影片的原始事件,是美國特定連鎖品牌麵包被發現含有兩種添加物,台灣媒體以此議題延伸報導,並非台灣的食安事件。

二、依據法規,氧化苯甲醯(BPO)偶氮二甲醯胺(ADA)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專家指出,台製麵粉現在多已不使用BPO和ADA。

三、專家指出,過氧化苯甲醯(BPO)增加麵粉白度效果,目前沒有足夠科學證據支持BPO對人體的危害、對小孩造成過動等。

偶氮二甲醯胺(ADA)在麵粉有增筋作用,目前沒有對於ADA對人體致癌風險的科學證據,世界衛生組織將ADA列為第三類致癌物,即為致癌證據不充分或有限。

四、專家指出,各國對於添加物的標準是評估當地文化與飲食習慣,歐盟跟中國禁止過氧化苯甲醯(BPO)使用,偶氮二甲醯胺(ADA)則是歐盟、新加坡、澳洲等禁止。除了台灣,美國、加拿大、韓國等都可合法使用BPO與ADA。

網傳搭配一則多年前新聞報導,該新聞事件是國外速食業者的麵包驗出BPO與ADA,並非台灣新聞事件。

過氧化苯甲醯與偶氮二甲醯胺目前在台灣為合法食品添加物,根據科學證據、適量、正常使用下的風險可控,且目前已有其他添加物可取代,在台灣麵粉製程已非必要或主流添加物。

傳言提及過氧化苯甲醯與偶氮二甲醯胺的健康風險,但過度誇大攝取麵包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因此,傳言為「
部分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