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新聞真假掰】事業做得越大不一定越賺錢?成為賽道的定價者才是王道!從電子報到Podcaster如何將熱情領域與商業價值劃等號(逐字稿大公開)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新聞真假掰】事業做得越大不一定越賺錢?成為賽道的定價者才是王道!從電子報到Podcaster如何將熱情領域與商業價值劃等號(逐字稿大公開)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新聞真假掰】節目資訊

播出時間:每周日 17:05-18:00
收聽方式: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官網 60 天隨選收聽

📌邀訪來賓
曼報主筆 Manny Li

📌訪談精華短片

 

📌完整訪談內容Podcast

 

📌節目介紹

《曼報》是Manny的第五個寫作計畫,因為科技業的背景,他將科技、商業新聞整理並加入自己的獨到觀點,這份電子報已有上萬讀者訂閱。在電子報穩定輸出兩年後,又踏入Podcast的領域,穿梭不同的媒介,Manny也對經營媒體有著更「科學」的觀點。

回顧書寫電子報的起心動念,是因為嗅到國外媒體的電子報,出現「文藝復興」的趨勢,許多資深記者、主播透過這個媒介,建立個人品牌以創立更好的商業價值。他也想藉此,打破「做大才能賺錢」的迷思,在一個領域中挖掘越深、研究越精,或許才是未來賺錢的王道。

而關於AI的衝擊,Manny也提出他的見解,在轉換期或許會讓某些人失去工作,但人類的大腦可透過這些新穎工具,思考更該思考的問題,心態上:不要害怕被取代,認識它、善用它,才能戰勝它!

更多科技人經營媒體心法,請收聽「新聞真假掰 」,假訊息Bye Bye。

📅節目預告

2023/04/09(日) 17:05-18:00 全台皆可收聽(查閱各地收聽頻率)
AI時代需要怎麼樣的人才?不只是聊天機器人,ChatGPT遠比你想得更厲害!教育如何革新?(專訪中央大學資工系教授蔡宗翰)

🌐最新精彩內容

2023/04/02
生成式AI帶來劃時代變革!ChatGPT有哪些技術突破?善用AI「副駕駛」超乎想像的應用報你知!(專訪微軟首席技術長花凱龍)

------------------------------------------------------------------------------------------------------------------------

黃:哈囉,大家好,我是兆徽,歡迎來到新聞真假掰,今天來到現場要陪伴我們一起跟假訊息說掰掰的好朋友是科技商業評論電子報-曼報的主筆Manny,Manny好!

Manny:Hello!兆徽好!

黃:那為什麼會開始想要寫電子報?

Manny:這個是我第五次寫作計畫,就一直以來都蠻喜歡寫東西,我工作剛好做一個轉折,我當時就換了一份新工作,然後當時的時候,一、二月的時候,美國疫情還沒爆發,但是亞洲這邊疫情已經有點風聲,所以我就會覺得說,這好像是一個好像滿重大的一個人類歷史事件,一個轉折點。

黃:2020年。

Manny:對!2020年的時候。所以當時候想說,我想要給自己一個mission,就是我現在開始專心的去把我每天會看到的科技或商業新聞,將它整理出來,裡面放入我自己的想法,來強迫自己,我覺得反過來強迫自己定時地輸出,可以定期地觀察世界的脈動,去跟上,免得之後被世界淘汰,所以從2020年的1月我就開始寫電子報,一路一直寫到現在,也快要三年,其實我的出發點很簡單,就是如果我收費的話,我應該就寫不下去。

黃:呵呵,為什麼?

Manny:這完全是一個興趣,我覺得興趣就是要在應該說我對於創作或寫作我自己有一個中心思想,因為我從事寫作,或是我自發性地想要起動寫作計畫已經這麼久時間,從裡面發現第一件事情是:靠寫字要賺錢真的太困難,第二件事情就是,對我自己而言,寫作我自己不會把它當成一個profession、一個專業來執行,因為要靠它維持生計,真的難度真的太高了,我也不覺得我是個這麼有才華的寫作的人,那可是對我來說那就變成說,如果我要能夠保持長時間的輸出,它最好是在心情有餘裕的情況下去做這些事情,我就覺得我已經寫出一個masterpiece,我現在就不想再寫了,可是其實市場就會忘記,因為市場看到你那篇文章之後,他要嘛就是期待你兩天後又有新的一篇文章,他其實期待你是有定期的產出,他不一定care你哪天產出一個masterpiece,所以定期這件事情是很重要,那定期這件事情,其實就牽涉到熱情管理,你如果管理好你的熱情,讓你的心情永遠都是有餘裕的,那有餘裕的創作這件事情,第三個就是我的準則,我是個很崇尚自由的人,那以個人的自由度就是很重要,你能夠決定自己什麼時候要寫、什麼時候不要寫,你知道自己的心理或生理狀態,什麼時候最好的時間是進行輸出的時間點,可是這件事情如果把它變成是一個收費的服務,你可能就是被迫在不想要寫的時候去寫,所以其實也不是說佛心事業,這都是透過深刻的自我理解後,覺得說如果我要能夠真的有辦法持續地做這些事情,我最好不要把它變成一個收錢的東西。

黃:Manny,當時為什麼會選擇用電子報來開始?

Manny:最主要原因是因為,我想要跟看我內容的人有比較深的連結,這是有效的,因為你過去不論是在,你就算在blog上面、你自己架一個網站,或是在medium上面,或者是你在facebook上面,在社群平臺上面發表內容,其實你很難知道這些人是誰,或即便你知道他的帳號好了,可是你也不一定能夠直接跟他有一些連結,可是電子報不一樣,因為這些就是訂戶,你都有他的email,你以後不論你到哪些地方去做寫作,你都還可以回去找回這群人,所以這是我第一時間想到我想要做的事情,第二件事情是因為那時候我也觀察到在國外的話,電子報有來了一個有點像是文藝復興的階段,臺灣人聽電子報可能就是很早期詹先生的明日報,那大概是網路初期的時代,可是在那時後大概沒有人在看什麼電子報這種東西,大家聽到電子報就會想到是一般的電商平臺的EDM,或是百貨公司EDM,就覺得那是一個垃圾資訊,可是在國外的話,電子報其實也是最近4、5年開始有一個文藝復興的情況,原因是因為這跟媒體行業生態有關,美國有非常非常多巨大的報社,那這些報社其實他們都會去養出很多明星級的記者,我自己的觀察啦,我覺得美國的明星級記者的現象比臺灣顯著很多,那這些記者就是,或是那些主播,其實他們的影響力是非常非常巨大的

黃:對,因為他們的社會信賴度是非常高的,專業形象也非常的這個深植人心。

Manny:對,可是他們在這種媒體公司裡面、報社裡面能領的錢就還是非常有限,所以他們當時其實就是一直在想,有些人就會想說我怎麼去發展個人品牌,所以後來他們自己發展個人品牌的方式,其實是自己發電子報,他自己去建立自己的群眾,跟他們有深刻連結,然後請他們付錢,這件事情大概2016、17年開始在美國開始風行起來,而且很多成功的人他們的收入是他們報社時代的收入五倍到十倍以上,所以他們自己就成為小事業,有些很有名的記者,他們出來成立電子報,然後成功以後他們還成立公司,開始養自己的編輯團隊,就是變成一支小報社,其實蠻有趣的,所以我當時也看到這個現象會覺得這滿有意思的,因為我想要寫的東西是偏科技商業類,那在臺灣會去看科技商業類的人,大部分時間應該都還是看國外的資訊,所以maybe裡面應該也有一些人已經熟悉收看電子報這個使用行為,所以我當時是base on這樣子的假設,所以我就選擇做電子報,後來我覺得成效其實也蠻好的。

黃:那他們的模式呢?你覺得成功的關鍵是哪些?

Manny:我覺得成功關鍵都是,他們都是非常在某個特定領域非常有算是深度的理解,這件事情是蠻重要的,比如說現在應該算全球最大的電子報平臺substack上面,應該現在營收沒有第一名也有前三名的是個叫Lenny的人,那Lenny過去一直都是美國非常有名的科技公司裡面的PM,所以他的電子報都在講如何打造好的軟體產品這件事情,所以這件事情,他電子報真的應該有可能有數萬或數十萬人訂閱,是非常驚人的規模。

黃:接下來我們要談的是除了電子報之外,你自己都在觀察一些國際的媒體對不對?尤其跟科技怎麼樣運用到國際媒體、數位媒體,有沒有一些比較成功的案例?

Manny:有非常多的媒體數位轉型之後沒有得到明顯的差別的原因,其實不一定是他轉型的不夠好,而是他內容本來就還好,這其實是蠻關鍵的,你一定要好的內容轉型才有意義,因為大家差別不是在於你有沒有數位,而是在你有沒有好內容,只是大家過去習慣用紙的方式看內容,只是現在變成改用數位管道看內容,像Wall Street Journal、Washington Post這些,他們也都目前都是數位轉型也都蠻好的,但是我自己比較關心比較還是比較一些新跑出來的媒體,比如說我自己個人很喜歡一家媒體叫Axios,他們的創辦人前身是另外一個媒體叫Politico,Politico也算是一個很特別的媒體。

黃:非常政治。

Manny:完全只講政治。

黃:專業的政治媒體。

Manny:對!就是當時他們提出這個idea的時候,大家也非常好奇,尤其是美國人也覺得說誰要花錢看政治新聞,這件事他會覺得,就像臺灣我們會想要花錢就是看政黨新聞看地方選舉的新聞嗎?好像也不會,大家都覺得這些事情應該就是很自然,我去買早餐的時候就會吸收到的東西,誰跟誰吵架或什麼之類的,所以Politico當年出來的時候,其實大家也都不看好,美國人就覺得誰要花錢看這種東西,但他們找到一個非常厲害的切角,他們做到極深,他們請了非常,他們挖了非常多資深的記者,這些記者在白宮都有非常深的人脈,在國會山莊也都有非常深的人脈,所以他們做到了。

黃:有非常多內幕的新聞

Manny:對!他們做到就是獨家,所以當他們把這個最難,大家無法access的管道攻佔下來以後,其實很有趣的是他們產生一個飛輪效應,當年連白宮他們都非常看重Politico,他們會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一份政治刊物,所以這件事情就會變成魚幫水水幫魚,可是他們自己做到後來也發現說...

黃:光靠政治新聞沒辦法賺更多錢。

Manny:對!所以他們就離開,剛好那時候Politico也被收購,他們出來之後,他們就發現,首先他們第一個是除了賺錢以外,他們有發現一件事情是,他們自己做政治線做這麼久,他們發現美國的議員,甚至是白宮的人對科技簡直是一竅不通。

黃:沒錯。

Manny:對,那這些事情,對他來講是個非常危險的事情,原因是因為科技還有網路的變化,加上當時中國的壓力,中國稱互聯網,互聯網的入侵,各種AI或是晶片,就是現在已經變成高科技戰的東西,那美國政治人物一定要懂科技,不然我們怎麼在各種政策法規的制定上,我們可以反將人家一軍,政治決定大家遊戲規則怎麼跑,科技決定我們未來生活長相,媒體最重要的是,媒體決定我們接收到什麼資訊,那這三件事情缺一不可,所以他們當時整合起來,他們成立了Axios就做這件事情。

黃:他們新聞的特色就是很精簡,對不對?

Manny:對!然後這也是我最喜歡的,篇幅長度不是重點,重點是傳統的journalism會喜歡寫故事,它可能今天明明就是要寫一個什麼東西。

黃:要用一個故事來包裝。

Manny:要先創造一個人,然後會先講,比如說今天我要寫一個老闆,我可能會先講到這老闆今天穿什麼襪子,今天拎了什麼包包,就是他一定會寫成這樣,我覺得對我來講是無效資訊,我想知道他今天幹了什麼事情,我想知道他這季賺了多少錢,我不想看那些有的沒的。

黃:你不需要暖場。

Manny:對,這我覺得很浪費時間,所幸Axios也覺得這蠻浪費時間,他們覺得這個一般人現在日常生活中只有2分鐘的注意時間,那2分鐘一百二十秒內能看的東西有限,所以他們就很強調說,我們就是單刀直入給你最精簡的重點,這也是我最喜歡的,最長基本上沒有超過3分鐘。

黃:它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Manny:它的商業模式最有趣的是這些人從Politico出來,那Politico應該是2000年初期的媒體,所以他們當時也有發行紙媒,也有發行訂閱的專欄,可是Axios是一開始完全純數位的,而且沒有訂閱,他們願意唯一的賺錢方式就是電子報裡面的業配,而且裡面的業配全部都是branding的露出,然後都是一些大企業,比如說Microsoft、Amazon會在裡面,或是even 現在Meta、facebook會在裡面做一些露出,所以他們只靠電子報,這件事我覺得很不可思議。

黃:是,因為他們影響力夠,對不對?所以他們也知道他們的消費者,其實閱聽者就是這個社會最菁英的、最有政治影響力的這群人。

Manny:對,有可能是。對,然後加上他們的開信率真的也是蠻高的,我記得他們開信率大概40%,這以一個發行量數十萬甚至百萬計的電子報有40%開信率,這是非常誇張的數字,所以他對於廣告主來講,有這樣子的品牌價值,我相信也是很合理的事。大部分人創業,然後大部分的人講事業都喜歡講大,對,可是我自己本身比較在乎怎麼賺錢,那我發現這個世界上做大不一定會賺錢,但是你能夠把一個小的東西你把它做深,深到你不可取代,那那個賽道、那個軌道上面,你就是唯一的定價者,這件事情當沒辦法取代的時候,人家就一定要付錢給你們,他們甚至會希望他給他付錢,因為他們會希望這東西可以繼續留著,這是一個我特別喜歡觀察的東西,這些東西不只發生在Axios,也發生在我關注的那些電子報的作家身上,都是這樣子的模式在發展。

黃:那我們知道,Axios其實也用了非常多的科技因素在他的這個新創媒體上,大概是一個什麼樣的應用模式?

Manny:這件事情就要回歸到Axios自己本身的特色,像剛剛有提到說,現在正常一般人大概只有六十到一百二十秒的專注力的時間,所以他們的寫作風格,他們自己有一個好像有去申請商標註冊的名稱叫做smart brevity,意思就是聰明的簡潔,用中文來講的話,可能就叫言簡意賅的意思,他們很強調這個風格,可是他們比較有趣的是,因為這個風格是他們每個記者跟每個編輯都應該要學會,可是這件事情他們最後就運用科技的力量,他們自己內部開發了一套軟體,這套軟體可以幫助他們的記者或編輯去寫出smart brevity風格的文章,就他們的描述是這樣,比較有趣的是,這個軟體原本只是他們內部使用而已,所以這件事情他們幫助他們做文章內容產出,而且也有助於他們去讓所有的新人或是記者,或者說過去他可能過去是習慣紐約時報的寫法,會寫非常長篇大論一篇的,但進來之後如何快速融入這樣的寫作方式,所以他們透過這套軟體去協助他們快速地去達到這樣的寫作風格。

黃:建立他們的風格。

Manny:可是他們接下來比較有趣的是,他們把這個東西獨立成一個單獨的生意,他們把這個東西把它擴大成一個saas服務,那這個saas服務他們,不只是要協助媒體或者是內容創作者,他們還要協助一般的公司內部的溝通,這件事情是我覺得最有意思。

黃:其實有些人長篇大論之後還沒有重點。

Manny:對。

黃:我相信他這套軟體應該就是很迅速地幫你掌握幾個關鍵重點,讓溝通可以更有效率。

Manny:AI會不會消除工作,我覺得轉換期會,因為人類的分工,我們的職能訓練還沒有,這個技術是領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商業的世界的營建、營造過程中,可是人類總是會很快速地去適應這件事情,那適應之後其實我覺得會讓人釋放出更多事情,做更有價值的事情,那些事情是AI做不了的。

黃:或許我們可以想像,以前那個煮飯要燒柴煮很久,對不對?現在就電鍋,米放進去電鍋就煮好了,但媽媽也還是很多事可以做。

Manny:媽媽也沒有就失業了嘛!還是很忙,就算你氣炸鍋什麼都買了,你只是變成大家對你的料理要求更高,以前要自己燒火的時候,你燒一鍋好飯。

黃:熟了就好了。

Manny:就是厲害的媳婦了,現在媳婦不是耶,現在可能要會烤全雞,這很難欸,就是以前不會要求你這件事情,我自己比較偏科技樂觀,我認為人類沒那麼笨,不是這樣就被取代了,人類會找到另外一件事情它本有的價值。  

黃:會更有意義的事情去做。

Manny:我自己本身不是設計長才,我覺得我跟設計師溝通都像在通靈,跟問塔羅老師,我覺得是差不多,譬如說我覺得這一次這個大banner想要什麼感覺,要有速度感,然後設計師就說什麼速度感?所以他就是要generate,他用人工generate很多東西,可是以後我就不需要人工generate這些東西,我叫AI generate就好,所以那不是很好嗎?就是它省我溝通的時間,它也省設計師時間。

黃:對,它會給很多靈感。

Manny:所以說他其實不會真正取代掉真正的設計師,可是它可以幫助大家更快速地把腦中無法去表達出來的想法,直接先視覺化的拋出來,那它可以縮短大家溝通的時間,很快速可以聚焦這些事情,所以我覺得這件事情反而是有幫助的,因為設計師也不想要跟你通靈啊!真正厲害的設計師才不想跟你通靈。

黃:所以比如說有AI的協助可能會是什麼樣子?

Manny:一定就是我直接先輸入速度感,然後我就按滑鼠按到

黃:有喜歡的風格

Manny:我再跟設計師說,可能就是這樣。因為以前這個工作是google取代,以前我可能就要在google自己找,或是可能去pinterest然後我自己去搜尋到一些範本,告訴他說可能長這樣,可是超級無敵慢,對,可是有AI以後我就超快,所以那時候我真的覺得AI並沒有,它不是取代它其實是讓本來大家就會做的事情變得更快。我們並不是以前就不做這件事情直接事情,太笨

黃:花很多時間

Manny:因為這件事情多笨,譬如說大家現在都很習慣雲端硬碟這些事情,應該沒有人不習慣雲端,可是雲端一點這些事情其實是2008以後才出現,2008年出現以後就比較可是問題是,2008年以前大家怎麼做雲端分享檔案,最有名的案例是2000年初期的時候出現的gmail。

黃:對。

Manny:那gmail以前的電子信箱容量都很小,可能只有50mb、100mb,可是gmail第一次主打以白紙的容量為主。所以當時就有一些人發一個用法,我自己以前都這樣用,可是單一的附加檔案是5mb,所以我們以前就會下載軟體把我今天要分享的100mb切成20塊,然後寄給自己。然後我到別的地方了之後再去

黃:把它點出來

Manny:那可是這件事情你有辦法時候就直接就把100mb丟上去,所以我覺得在處理事情是一樣,他就是他並不是創造新的環,只是我們現在有些作業方式

黃:讓他更有效率,有哪些面向你覺得現在在AI應用上

Manny:應用的非常我就專業領域,當然很多比如說電商領域現在到處都有比如說演算法有,然後地圖導航生產力其實到處都一樣,那最近1、2年很熱門在講的其實就是所謂的生成式AI,也就是說它是可以透過非常從文字的東西,它可以去依照純文字的方式去生出別的東西,或是說比如說在生醫領域好了,這跟podcast有關係,現在越來越多的業者可以用很清涼的模型,直接輸入你的聲音,然後直接模仿好你的聲紋。所以以後只要寫一篇文章,你給他念,就像是你親自去念一樣,那這東大家想到這個東西一定會想說。哇,那是以後我就不用錄節目呢?我覺得說大家對於科技的想像都會先從最終極的想像

黃:就是很跳躍

Manny:我躺著他就把做好就是大家的。大家對科技的想像是這樣,科技不是就是它距離這還有一段距離,可是它把這些東西你把它倒退來看,它就可以發揮極度有效的方法。譬如說我們今天我們就跟兆徽今天我們錄節目中間有一段話,我覺得不太妥當,我要刪掉,可是刪掉的時候,因為我自己錄podcast有提到剪輯有時候很難剪的漂亮,中間可能就是那個卡到。

黃:對

Manny:或者說只想改這段話講法,可是假如我今天是從臺南上來,我也沒辦法重錄,可是之後我們可以用AI,就是你有如我的聲音,我取個片狀給他去的聲音之後,我打算自己他把它念好之後,就把這邊把它貼回去,我就不用重複這些事情就超方便,這些事情不是不是科幻,這些事情國外就是這麼做。

黃:對。這個是個很有趣的研究方向,包括剪接的時候也是啊,可能剪接我們直接在字,我們看那個聽打稿來剪接就可以,不用回去再去找那個點

Manny:補錄、講錯話要改、念錯名字,然後它就是這樣重唸,我覺得它是大幅提升我們的生產作業的效率。

黃:是。還有還有哪些應用?你覺得很讓你比較exciting?

Manny:圖文、聲音現在是目前真的是多媒體領域都是最應該而且他們是已經算成熟,真的不能說這應該不算什麼創新科技,我覺得他就已經進入成熟階段,那接下來比較不成熟的、還在發展中的就是影像,我們現在能夠輸入一段話,他會跑出一張圖,現在不僅是我能不能輸入一句話他就跑出一段影像,比如說我現在直接想說,「一男一女手牽手在下雨的倫敦街頭走路」,或是這個clip,然後我要5秒的clip AI是不是可以直接幫我生產出來?如果可以的話太棒了,接下來大家所有人成為youtuber都有捷徑,因為現在很多優秀的,因為我之前自己有個想法,想說我是不是也可以開個youtube頻道。可是因為我不想露臉,所以大部分不露臉很簡單,其實他就是會有很多剪接。他講完他一段旁白中間可能會覺得很多迷因圖啊,然後一些stock image。是,可是東西就是要剪,首先你要剪

黃:你要找到這個資訊來源找到那些素材。

Manny:對。所以我研究過怎麼辦?覺得說在國外其實還蠻方便。可能透過fiber等等等這種打工平臺上面早有些人發簡皆發動需求很便宜,他們可以幫你找素材,您只要把聲音給他就好,大家找素材他會幫你找素材剪接這整段影片輸出,那費用大概就是從五十美元到一百美元不等。

黃:真的很便宜

Manny:臺灣的話我有我有問過價格,就比較貴因為臺灣市場競爭比較激烈,所以像

黃:怎麼做到,那是用人工?

Manny:就人工做到,有些很厲害,那臺灣的價格比較貴糖,價格平均落在六千到1萬初頭,大概是美國二到三倍。可是以後如果我甚至都不用請這些我自己針對那個我那一段話我想要的畫面我直接請AI生產出來,然後接下來就完成剪輯。這件事情應該

黃:不會太遠

Manny:我覺得應該幾年內就會有,那全世界就爆出超大量youtuber,就是這種影片素材就會很多人也很棒,我覺得這就是一個我自己會很期待未來,因為這樣的話我就可以成為youtuber。

黃:是、好。最後Manny是不是幫我們總結一下就是你在對科技媒體的一些觀察,那你覺得接下來有哪些建議,如果大家想要往成立媒體,然後用科技的力量,又有哪些關鍵因素要掌握到?

Manny:這可能分二個,如果只是解決工作上一些比較routine的需求,或者是接生增進效率的話,其實現在立刻就可以用的工具來幫助你解決這些事情,我覺得從現在開始就可以去學習,因為你越早熟悉這些事情,你就可能會比你身邊很多人更瞭解這件事情怎麼運作的的,你的公司或是你的主管真正aware到這邊是重要性的時候,你是可以最快上手的。可是如果還是回歸到比較偏創作領域,譬如說,你想要成為電子報作者,你甚至想要靠這些事情不論是受到業配或是透過訂閱你獲得一些收入來源的話,我覺得這件事情AI或是科技的幫助是非常有限,因為它裏面充滿非常非結構性的東西,它充滿了很多,必須你去消化理解組織的東西,這些東西不是AI能夠幫助你的東西。所以說這些事情的話,我覺得那加上媒體的趨勢,我還是認為剛好來到「正反合階段」,就是過去很多人喜歡大眾媒體,接下來喜歡分眾媒體等等之類,可是我覺得現越來越多人喜歡看,只想看自己想看的東西,那當他只想看自己的東西的時候,注意力跟他的時間有限,所以他只會只想看他的信任度,他只會分配在特定幾個人身上,但是因為那個賽道很廣,譬如說你不一定只是運動記者,你可能只是專精於桌球這項運動,有一片天,所以我覺得如果有志於做這些事情的人,,可能可以開始花時間瞭解說,什麼東西最熱情的什麼事情這些事情就算沒有付錢給你也想做,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等沒有人付錢給你,你也做得很好的時,自然會有一直問你要不要你要不要收錢

黃:這是你自己的切身經驗。

Manny:因為我就一直用電子報好不好。首先,但是我的問題就不是在於,我要不要的問題。是。我說我想我可能就會很不自由。對,所以我覺得可以開始去問自己這件事情,然後把事情做好,我相信都可以收到蠻好的成效

黃:找到一個有熱情的領域,然後專精它,讓它變成你的生命裡面的熱情,自然就不用擔心收入的問題

Manny:有沒有這麼水到渠成,我不知道,對對,但至少先不論收入,但至少這個東西它的不可取代性會很高,那怎麼把一個不可取代的東西發揮多大的商業價值,就是另外課題,它不一定它很不可取代就很有商業價值,這是二碼子事

黃:但是至少自己做的開心

Manny:那你首先一定要有不可取代性,你才會有更大的商業價值,這是個前提。

黃:好,謝謝Manny。(校對:楊令瑜|更新:202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