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風向球】中國「科技與狠活」食安影片流入台灣 小心別被誤導

【謠言風向球】中國「科技與狠活」食安影片流入台灣 小心別被誤導

記者/馬麗昕

食安議題受民眾關注,近期查核中心觀察,多支由中國網紅拍攝的食安影片,傳到台灣社群平台,也引發台灣民眾的食安焦慮。其中,這些影片多伴隨著中國用語「科技與狠活」的hashtag或是論述,渲染中國食品都是化學添加成分製造,不是天然食物。

這類影片若伴隨著錯誤的資訊流傳至台灣,容易誤導為台灣食安現況,混淆民眾認知;提醒民眾,社群時代收到類似影片,應小心求證來源!

圖卡版(可左右滑動喔)

食品科技真可怕?中國網紅拍「科技與狠活」抖音引關注

近期查核中心破解多個有誤導資訊的食安影片,像是「草莓使用多種藥」、「果汁飲料含色素是石油」等,另也收到「蛋糕店用植物奶油頂替動物奶油」影片。這些影片描述中國的食品、農產品多使用非天然、化學成分製作,多是由中國網紅拍攝的抖音影片,且都會在影片內容提到「科技與狠活」等論述。

而中國「科技與狠活」這一名詞是從何而來?

搜尋「科技與狠活」論述,最早是在2022年9月,中國抖音用戶「辛吉飛」拍了多支「揭發中國食品添加劑內幕」影片,像是「合成醬油」、「合成燕窩」、「合成奶茶」等,指涉這些食品都是用添加劑製作而成,並非天然食材,藉此批判中國食品技術的黑心。

這些影片引發瘋傳,更累積超過1千萬的讚,引起中國民眾對食安的高度關注。



圖1:截自抖音「辛吉飛」用戶頁面

特別的是,該名拍攝者的口頭禪為「科技與狠活」,意指這些食品科技實在太「狠」,能用非天然的化學成分製作出食品。之後,「科技與狠活」成為中國網路流行用語,也有多名其他的抖音用戶開始以食品為主題,拍攝一系列食安影片,且都會使用「科技與狠活」的用詞。


圖2-3:截自網傳抖音影片(左為指稱蛋糕使用植物奶油、右為飲料色素實驗)

中興大學食品安全研究所助理教授林信堂分析,過去中國仿造食品事件頻傳,像是鵪鶉蛋添加香精、三聚氰胺毒奶粉等事件。而近期中國網紅拍攝食安的抖音影片,也多半來自對於中國食品安全的不信任。

林信堂說,中國人口多,中小型工廠非常多,不時會發生違法添加食品添加物的事件,這是事實。「但仔細觀察這些影片,有些並非是在講違法添加劑的事件,而是過度渲染現代食品科技的技術,要製造出食品科技都是黑心的現象,這是要特別注意的!」

中國抖音影片傳入台灣 民眾應小心求證影片來源!

而這些中國抖音用戶拍的食安影片傳到台灣社群平台後,有些會搭配著錯誤的訊息流傳。民眾在未完整看完影片,或在不了解影片流傳脈絡下,也可能誤解為台灣現況。

像是近期流傳「草莓用藥」影片,實際上是中國農夫自述其種植草莓的用藥情形;而中國使用的農藥並非台灣所使用,草莓種植技術、監管機制也與台灣不同。

面對這樣的現象,林信堂提醒民眾,「這些影片都是描述中國的情況,與台灣不同,不能同類而比。」

林信棠說,大約10年前台灣頻繁發生違法添加物質的食安事件,降低民眾對於食安的信任感。但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台灣的食品安全法變嚴格。2013-2015年經歷三次大修法,包括鼓勵公司吹哨者檢舉制度、加重刑罰、透過追蹤、自主檢驗等方式加緊把關、登記揭露原料來源等制度。

儘管制度變嚴格,但也無法保證可能還是會有僥倖業者。林信堂建議,民眾在選擇食品時,應該選擇有生產履歷、有品牌的食品,較有保障。

挑選食品要認其來源,面對社群時代流傳的短影片,民眾也應該小心求證影片的來源。更應該要未經查證的影片內容,小心求證其所夾雜的錯誤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