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生活

【錯誤】網傳「吃不完的罐頭食品千萬別直接放入冰箱~~鋁中毒」?

事實查核報告#169

【錯誤】網傳「吃不完的罐頭食品千萬別直接放入冰箱~~鋁中毒」?
發布日期/2019-09-23 08:48:16

一、工研院並無發布此訊息。

二、專家指出,食品罐頭一般是由鍍錫的馬口鐵製成,並不是由鋁製成。

三、專家指出,鋁製食品包裝會有塗層,食物不會直接接觸鋁,在正常情況下,鋁的溶出非常微量,因此,民眾不需要太擔心食用鋁製包裝食品而攝取到過量的鋁。

四、專家建議,罐頭開封易有微生物汙染,建議開封後立即食用;未吃完要冰存,若擔心鍍錫層溶出,可倒在碗盤中加蓋保存。

因此,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通訊軟體、社群網站流傳「吃不完的罐頭食品千萬別直接放入冰箱~~鋁中毒」,傳言署名「工研院工安衛中心」,並指出「多消費者從來未曾注意,吃不完就連罐放進冰箱,想吃的時候,隨時再取出進食,不知不覺中造成慢性的鋁中毒…」。此為舊傳言再起,舊傳言在十幾年前就開始流傳,署名為「工研院工安衛中心郭今玄」。


圖1: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擷圖


圖2:2009年流傳的舊傳言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傳言指稱「工研院工安衛中心」發布此訊息,是否屬實?

查核中心搜查網路,這則訊息在十多年前流傳過,舊傳言的內容跟近期流傳的內容相同,但舊傳言署名為「工研院工安衛中心郭今玄」。

查核中心向工研院查證。工研院回應,十多年前流傳此訊息時,時任工研院工安衛中心經理郭今玄已澄清,此傳言不是工安衛中心所發布的訊息。

針對此訊息近期再重傳,工研院強調,此傳言與工研院無關。此外,工研院組織業已調整,已沒有「工安衛中心」。

查核中心查詢工研院官方網站,確實無工安衛中心。


圖3:工研院的現行組織架構,並無工安衛中心/資料來源:工研院網站

爭議點二、傳言指稱,「罐頭食品沒吃完直接放冰箱是否會導致『鋁中毒』」,是否屬實?

(一)罐頭食品的材質是「鋁」嗎?

查核中心諮詢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教授謝昌衛。謝昌衛指出,廣義的罐頭定義為:「食品封裝於密封容器內,於封裝前或封裝後進行商業殺菌,而可在室溫下長期儲藏。」金屬罐的鋁罐或是鍍錫鐵罐、玻璃罐、鋁箔包、殺菌軟袋等等都是屬於罐頭的一種。其中,一般民眾所說的「食品罐頭」,是指經過高溫高壓滅菌後的馬口鐵罐,並非由鋁製成,故不必太過擔心。

謝昌衛說,鋁箔在食品包裝產業應用廣泛,如積層袋中的殺菌袋及鋁箔包的包裝材料中都有使用鋁箔當作材料,提供食品良好的阻氣性、防水性、不透光性;市售鋁罐通常是用來裝碳酸飲料或是有氣飲料,會在罐內壁上塗層,避免酸性飲料直接與鋁罐接觸造成鋁溶出而穿罐。

(二)鋁製食品包裝是否會有「鋁」的溶出情形?

謝昌衛指出,正常包裝情況下,鋁確實會微量溶出,但因為鋁的熔點高達660.4°C,而且鋁沒有直接與食品接觸,加上日常生活中的環境中(飲用水、空氣、食物)本身就含有鋁。曾有1994年的研究指出可樂在儲存一年後鋁含量從0.051mg/L提升至0.562 mg/L,世界衛生組織2003年的報告提到成人每天對於鋁的攝取量不超過60mg,代表每天至少要喝10公升、存放一年的可樂才會超量。因此不需要太過於擔心飲用鋁罐製品而攝取到過量的鋁。

美國毒性物質及疾病登記署網站指出,鋁元素是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金屬,常被用於飲料罐、鍋子、平底鍋、飛機及多種日常用品,所有的食物、水、空氣中及土壤中皆含有微量的鋁。非常少量的鋁會在食入、吸入、或是皮膚接觸後進入人體血管中。

(三)罐頭食品吃不完可以放冰箱嗎?

謝昌衛說明,就罐頭食品來說,罐頭食品經過高溫高壓的商業滅菌,內容物本身是無菌的。但一旦開封就可能造成微生物汙染,導致食品腐敗。因此,不管什麼食品都會建議開封就立即食用完畢,那如果真的沒辦法需要冰冰箱,但又會介意鍍錫層溶出,最好還是倒至盤子並以保鮮膜包覆以減少錫溶出的疑慮。

謝昌衛補充,目前台灣對於食品容器的管制,都一定要符合政府相關的溶出試驗規範。罐頭種類有分為馬口鐵、殺菌袋等,只要是通過合格廠商出產的產品,這種容器的安全性或是相關物質的溶出都有受到一定程度的把關。而不論是什麼包裝食品,只要是拆封了就是建議即刻食用。

結論

一、工研院並無發布此訊息。

二、專家指出,食品罐頭一般是由鍍錫的馬口鐵製成,並不是由鋁製成。

三、專家指出,鋁製食品包裝會有塗層,食物不會直接接觸鋁,在正常情況下,鋁的溶出非常微量,因此,民眾不需要太擔心食用鋁製包裝食品而攝取到過量的鋁。

四、專家建議,罐頭開封易有微生物汙染,建議開封後立即食用;未吃完要冰存,若擔心鍍錫層溶出,可倒在碗盤中加蓋保存。

因此,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更新聲明2021/12/15】為求摘要與結論完整,新增第五點。

【更新聲明2022/3/23】為求語意準確,修改摘要文字。

參考資料

工業技術研究院
Šeruga, M., Grgić, J., & Mandić, M. (1994). Aluminium content of soft drinks from aluminium cans. Zeitschrift für Lebensmittel-Untersuchung und Forschung, 198(4), 313-316 10.1007/bf01193181.
(2) WHO (2003). Aluminium in drinking-water: Background document for development of WHO guidelines for drinking-water quality.
ATSDR〈Toxic Substances Portal – Aluminum〉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