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目前官校生的階級上士薪水1萬5,未來義務役的階級二兵薪水2萬,誰還要去官校唸書」?

事實查核報告#2120

【錯誤】網傳「目前官校生的階級上士薪水1萬5,未來義務役的階級二兵薪水2萬,誰還要去官校唸書」?
發布日期/2023-01-03 07:39:00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1/3版】

政府於2022年12月27日宣布,民國94年次1月1日以後出生役男義務役役期改為一年,網路隨後流傳「官校生的階級上士薪水1萬5,未來義務役的階級二兵薪水2萬,誰還要去官校唸書」等內容。

查核中心檢視兵役法規,並透過專家解析,查證傳言內容如下:

軍事專家、兵役法規與國防部均表示,軍校生為學生,就學期間沒有軍階與薪資,但學雜費全免,且領取生活津貼,畢業後可進入軍中就業;義務役為達到服役年齡的國人均須服1年常備兵役,為軍人身分,領取軍人薪資。兩者不能直接相比。

傳言稱「目前官校生的階級上士薪水1萬5」為錯誤訊息,義務役或軍官校兩者職涯規劃也不相同,兩者待遇相比並不合宜,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總統蔡英文2022年12月27日召開記者會公布「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宣布義務役役期未來改為1年,從民國113年1月1日起施行,徵集94年次1月1日以後出生役男,未來一年義務役二兵薪資包含保險與膳食費為新台幣2萬6307元。

社群平台臉書2022年12月27日流傳一段文字,傳言大意為:「畸形的國軍!目前官校生階級上士薪水1萬5!未來義務役的階級二兵薪水2萬!確定官校還需要招生嗎?當義務役士兵就領2萬了,誰還要去官校唸書?」


圖1: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網傳「目前官校生階級上士薪水1萬5,未來義務役的階級二兵薪水2萬,誰還要去官校唸書」,實際狀況為何?

(一)軍事專家、《青年日報》國際新聞組組長王光磊受訪表示,義務役服役期間是現役軍人身分,領的是軍人薪水;軍校學生尚未畢業任官前,並不具備軍人身分與軍人階級,在學期間也沒有領軍人薪水。網傳內容「官校生薪水1萬5」是指軍校生在學期間「生活津貼」,並非「軍人薪水」。

王光磊說,義務役是軍人,軍校學生不是軍人,兩者身分基礎點不同,軍校生沒有軍階、也沒有領軍人薪水,因此兩者無法比較,傳言說法並不正確。

(二)國防部回應事實查核中心詢問時表示,依據《兵役法》第2條規範,軍校學生不具備軍人身分,軍校學生並非現役軍人。

國防部指出,軍校學生在學期間每個月享有15515元的生活津貼,且學雜費全免。畢業正式任職後,才具備軍人身分。

國防部說,1年期義務役薪資,以二兵為例每月支給20320元;4個月軍事訓練役則維持現行薪資6510元。

(三)查核中心檢視《兵役法》規定,第2條規定兵役為「軍官役、士官役、士兵役、替代役」;第16條與第16-1條規定,服役一年的義務役與服役四個月的軍事訓練役均具有現役軍人身分。

查核中心另檢視國軍人才招募中心網頁志願役軍人薪資表,可以看到志願役二兵基本月薪為35320元、志願役士官上士月薪48890元。

綜合上述,軍事專家、兵役法規與國防部均表示,義務役服役期間具備軍人身分,領有軍人薪水;軍校生尚未畢業任官前不具備軍人身分,並未領取軍人薪水,也沒有軍階之分。網傳內容「目前官校生階級上士薪水1萬5,未來義務役的階級二兵薪水2萬」資訊不正確。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1/3版】

查核中心檢視兵役法規,並透過專家解析,查證傳言內容如下:

軍事專家、兵役法規與國防部均表示,軍校生為學生,就學期間沒有軍階與薪資,但學雜費全免,且領取生活津貼,畢業後可進入軍中就業;義務役為達到服役年齡的國人均須服1年常備兵役,為軍人身分,領取軍人薪資。兩者不能直接相比。

傳言稱「目前官校生的階級上士薪水1萬5」為錯誤訊息,義務役或軍官校兩者職涯規劃也不相同,兩者待遇相比並不合宜,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參考資料

兵役法

視國軍人才招募中心

〈首圖來源:軍聞社;首圖作者:林澤廷〉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