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小喵出任務】竹圍遊艇碼頭沉沒了? 關於浮動碼頭的3大提問
記者曾慧雯、許雲凱/報導
九合一大選前,網路熱烈討論桃園竹圍遊艇碼頭「今年6月才剛完工就沉沒」、「豆腐渣工程不到半年即沉沒」等傳言,傳言搭配一段媒體的報導,報導內容是帶民眾直擊「沉沒的碼頭」。此傳言熱傳時,正值市長選戰,傳言陷入各方政治攻防的口水。
公共工程的品質攸關民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不良的施工品質應該受監督,但在網路資訊海量的時代,若只片面看傳言說法,也可能未能充分了解全貌而驟下定論。
在選後,當政治聲量趨於冷靜,查核中心試著切入這則瘋傳的傳言,採訪國立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教授翁文凱、利德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日泰營造有限公司、台灣遊艇帆船協會理事長陳柏叡及竹圍碼頭租用人,整理關於竹圍碼頭的3大關鍵提問,提供讀者此事件的進度與基本資訊。
Q1、網傳竹圍碼頭完工沒多久就沉沒,竹圍漁港發生什麼事?
位在桃園大園的竹圍漁港推動改造計畫,除了漁港功能,也有遊艇專用碼頭,成為觀光休閒漁港。
桃園市政府的「竹圍漁港上架場(修船碼頭)興建計畫」共分為兩期工程,第一期工程為將原本的修船碼頭移至右側中油碼頭,並新設一座上架場;第二期工程則是將舊上架場轉型為浮動遊艇碼頭,共可停泊64席船位。
竹圍漁港第一期工程於2019年11月29日完工啟用,第二期工程則在2021年4月完工,於2021年下半年啟用,並辦理遊艇泊位抽籤等事宜。
然而,2022年6月,竹圍浮動遊艇碼頭部分泊區開始出現損壞情形。桃園市政府農業局漁牧科表示,A區、D區碼頭在2022年6月開始損壞,當時漁牧科也發文給遊艇船主,請船主勿將遊艇停泊在這兩區,以免造成船隻受損。
另外,熟悉竹圍碼頭的遊艇玩家也表示,今年6月收到桃園市政府農業局漁牧科通知,A區和D區碼頭有問題不能使用,船主只能停泊在其他區。目前狀態正常的泊位僅適合小型遊艇,中型以上的遊艇還是只能停在有一道堤防之隔、舊有的「竹圍娛樂漁船碼頭」。
這位遊艇玩家表示,浮動碼頭是不會沉下去的,傳言說「碼頭完工沒多久就沉沒」的說法比較誇張,其實是浮動碼頭斷裂損毀,有一部分因為傾斜而泡進海裡。
施作竹圍遊艇碼頭的利德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表示,竹圍遊艇浮動碼頭是由一個個浮箱連接起來,A、D區浮箱並非沉沒,而是鋼棒連結處斷裂,導致碼頭在漁港內漂浮。為了避免碰撞到其他船隻造成更大損害,決定先將碼頭吊起。有提供五年保固,但由於目前還沒釐清浮動碼頭損壞原因,因此尚未展開修復工作。
Q2、竹圍碼頭什麼時候才會修復?
桃園市政府農業局漁牧科表示,浮動碼頭損壞原因還在由第三方單位鑑定中,由於承包商有全責保固,後續市府也會持續監督修復進度,但沒有時間表。
對於浮動碼頭損壞的原因,漁牧科表示,完工當下是沒問題的,但或許是A區、D區碼頭對著浪口,一年多來浮箱間彼此碰撞才導致破損;而另外一側的B、C區碼頭採用同樣工法,但並未損壞。
竹圍遊艇碼頭的地點是由桃園市政府農業局及工程顧問公司共同選定,顧問公司提供設計圖,承包商得標後再按圖施工。
承包的利德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認為,碼頭完工一年多即損壞,可能跟實際浪高超出預估有關,因為浮動碼頭共有A、B、C、D四區,僅有位於迎風面的A、D區損壞,另外兩區及靠近漁會的內港都沒問題。
利德公司表示,當初設計圖上的「示性波高」為0.3至0.5公尺,但利德今年11月自費100多萬元委託海洋大學監測浪高,曾測得0.5甚至0.9公尺以上的浪高;該公司表示,竹圍漁港的位置受東北季風影響頗大,因此這項監測計畫預計進行到東北季風季節結束。
利德公司表示,如果浪高超出設計圖的預測,浮箱就可能互相碰撞、造成破損,就算重新修復,下水後仍可能再次損壞,因此現階段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出原因,才能決定後續施作的工法,並釐清相關單位的責任。
Q3. 為什麼竹圍碼頭需要浮動設計?浮動碼頭比較容易壞嗎?
桃園市政府農業局漁牧科表示,一般遊艇停泊都是使用浮動碼頭,因為遊艇多使用玻璃纖維製造,如果停泊在固定式碼頭,易受潮汐波浪影響撞擊碼頭,造成船身及欄杆損壞,而浮動碼頭會跟隨船隻起伏,不但降低碰撞損傷機率,也方便上下船。
國立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教授翁文凱表示,主要是潮差大的地方,才會使用浮動碼頭,因為浮動碼頭比較輕巧、柔性,會隨著潮汐起伏,方便乘客上下船。
不過,浮動碼頭仍有其侷限性。熟悉浮動碼頭修復工程的日泰營造有限公司廖經理分析,浮動碼頭損壞的原因主要有三,分別為自然損耗、外力撞擊、品質問題。
他表示,海水侵蝕性強,無論使用哪種材質製作浮動碼頭,都有其使用期限;在自然損耗的情況下,浮箱上的混凝土會逐漸腐蝕損壞,使用年限約為十年。
海浪也是造成損害的重要因素。翁文凱指出,浮動碼頭的抗浪性低,必須設置在港內或有防坡堤遮蔽的水域,否則就算沒有颱風,只要長浪或比較大的浪打進漁港,浮動碼頭就容易損壞。
翁文凱表示,浮動碼頭是用打樁的方式施作,經常颱風一來,或是一個長浪入港,就會造成損壞,過去在台灣發生過很多案例,例如龍洞就是一例。
他分析,台灣的漁港在設計之初,通常具有完整的規劃,但真正施工時,卻往往因為經費不足、時空環境改變等,以至於無法落實貫徹當初的想法,因此造成漁港未能完全阻隔海浪,某些泊區較易受風浪影響。
台灣遊艇帆船協會理事長陳柏叡表示,2012年開放私人擁有遊艇,遊艇泊位需求越來越大,由於新建遊艇碼頭困難度高,目前多是利用現行漁港或商港改建,但卻容易產生泊位「靜穩度」不夠的問題,因為現有港口較好的泊區已先被漁船或商船佔走,遊艇碼頭只好建在風浪較大的地方。
陳柏叡指出,雖然可以透過工程技術來克服靜穩度不夠的問題,但如果施工單位技術能力不足,完工後損壞率就會很高;例如浮動碼頭常用的水泥浮箱,海事用水泥另有一套專業,與一般建築水泥並不相同,但台灣只有少數工程公司才具備這種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