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生活

【錯誤】網傳「蔡英文詐騙集團治理下的台灣現狀務必看完!可怕的擄人集團,我在捷運中正紀念堂月台的椅子上坐著候車。突然,一位太太坐下摸了一下我的頭髮並開口問我…..」?

事實查核報告#2064

【錯誤】網傳「蔡英文詐騙集團治理下的台灣現狀務必看完!可怕的擄人集團,我在捷運中正紀念堂月台的椅子上坐著候車。突然,一位太太坐下摸了一下我的頭髮並開口問我…..」?
發布日期/2022-11-28 08:37:47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1/28版】

一、刑事警察局、台北捷運中正紀念堂服務窗口均表示,目前沒有類似報案紀錄,也沒有接獲民眾反映有類似狀況。

二、麻醉科醫師、毒物科醫生皆表示,一般麻醉劑主要是高濃度吸入或靜脈、肌肉注射吸收後才會產生作用,傳言指稱「摸頭髮就麻醉昏迷」情況並不可能發生。

近期並未有相關報案紀錄,傳言指稱手法並不合理,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社群平台2022年11月27日流傳訊息:「蔡英文詐騙集團治理下的台灣現狀務必看完!請大家告訴大家!親愛的家人,雖然文章有點長,但請你們一定要花2-3分鐘來看喔!今早分享一篇跟每位女性朋友都有切身關係的文章. 希望大家要提高警覺保護自身的安全!

【可怕的擄人集團】我在捷運中正紀念堂月台的椅子上坐著候車。突然,一位太太坐下摸了一下我的頭髮並開口問我:妳怎麼都沒有白頭髮?這麼好看的髮型在哪裡剪的?我警覺的想:她想做什麼?但因話題很家常,也不像壞人,所以就客套的跟她一搭一搭的聊著。一分鐘而已,在心裡一直疑惑著:她到底有什麼目的呢?我忽然覺得腦部有異樣的感覺……………『趕快離開她』 的念頭迅速閃過腦際。才站起來走不到幾步異樣感覺更強烈了,我知道,再等一下我就會失去知覺了;(麻醉劑發作前的暈眩感我太熟悉了)四肢已開始發麻……聽警察說這是一個龐大的犯罪組織,遍佈在台北縣市各個捷運站裡面, 除了用麻藥騙錢盜刷之外,也把迷昏的女性朋友賣到中南部私娼館賣淫, 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利用完了再從橋上推到河裡淹死當無名屍…….. 我不知道要如何表達感謝老天爺讓我逃過大劫,但肯定知道我將不會再遺憾我不是第一個受害者,所以請大家廣為轉寄, 提醒搭捷運的人千萬注意,千萬要注意…」


圖1: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另通訊軟體也有流傳類似訊息。


圖2: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網傳「中正紀念堂可怕擄人集團…被摸頭髮後 麻醉劑發作暈眩昏迷」,是否有此案件?傳言內容合理嗎?

近期是否有此案件?

查核中心採訪刑事局,刑事局表示,目前沒有相關報案紀錄。

查核中心採訪台北捷運中正紀念堂站服務窗口,他表示目前沒有聽說過有民眾反應類似狀況,請民眾不用擔心。若民眾在搭捷運途中有任何問題都可諮詢服務人員請求協助。

摸頭髮就中麻醉劑昏迷,合理嗎?

查核中心採訪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國泰醫院麻醉科主任汪志雄。

汪志雄說,以臨床執行麻醉角度看,不可能摸頭髮就使人麻醉昏迷。目前臨床執行麻醉是以靜脈注射、肌肉注射、吸入性為主。吸入性麻醉濃度要很高,需使用特殊罩器讓病患吸入,如果是像傳言講的摸在手上、手帕上,事實上麻醉在空氣中揮發很快,要達到讓人馬上昏迷也不太可能。且傳言講的是摸頭髮,更不可能。

楊振昌表示,傳言說摸頭髮就可以麻藥昏迷不太可能,因為一般麻醉劑主要是吸入或注射吸收後才會產生作用,不太可能由皮膚或是毛髮接觸就直接吸收麻醉劑、馬上昏迷。

楊振昌表示,過去常發傳單、名片就中毒昏迷的傳言,但這種手法接觸的時間很短,且皮膚有保護屏障,要短時間就讓人頭暈昏迷相當困難,頭髮吸收度更低更不可能短時間就中毒。且如果毒物是塗抹在人的手上,除非下藥的人有經過縝密的保護,否則也有中毒的可能性,這與傳言提及的隨機摸頭髮就讓人昏迷手法太過誇張不合理。

爭議點二、傳言流變為何?

以關鍵字在社群搜尋,此謠言最早在2010年就流傳於臉書上,並陸續流傳至今。

而此類在路上遭下藥昏迷的傳言,過去常以不同形式、不同手法流傳,像是「路上有人發傳單昏迷」、「加油站有人發廣告名片下藥」、「迷昏香皂」等。關於類似的案例,警方皆表示沒有受理過類似報案;此外,毒物科、麻醉科醫生檢視這些傳言提到的下藥手法,也指出並不合理。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1/28版】

一、刑事警察局、台北捷運中正紀念堂服務窗口皆表示,目前沒有類似報案紀錄,也沒有接獲民眾反映有類似狀況。

二、麻醉科醫師、毒物科醫生皆表示,一般麻醉劑主要是高濃度吸入或靜脈、肌肉注射吸收後才會產生作用,傳言指稱「摸頭髮就麻醉昏迷」情況並不可能發生。

近期並未有相關報案紀錄、傳言指稱手法並不合理,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