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錯誤】網傳「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值得梳理一下」?
【部分錯誤】網傳「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值得梳理一下」?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1/3版】
一、網傳內容從2018年中國社群平台開始流傳,2022年流傳版本刪除2018年最後一點內容,並在開頭新增文字「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值得梳理一下」。
二、查核中心檢視傳言內容,查證結果顯示多數為舊聞,有5點是錯誤訊息,有5點符合現況。網傳內容「要聞簡報 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值得梳理一下」穿插舊聞與錯誤資訊。
三、國際戰略學者分析,網傳內容多為舊聞,卻冠上「近期大事」,所篩選事件意在塑造中國二十大會議後「強盛」與「偉大」形象,並指涉「美國不行」等。
傳言有錯誤訊息,因此,為「部分錯誤」訊息。
背景
社群平台臉書2022年10月間流傳一訊息,大意為:
「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值得梳理一下
1、 澳新總理說不覺得有必要在美中之间做出選擇
2 、缅甸開通第二條中國能源通道
3、 南韓要求收回美國戰時指揮權
4 、日本正式支持一帶一路
5 、越南表示今後最重要的伙伴是中國
6 、新加坡與中國升級自貿區
7 、泰國宣布,動用皇族的絕對權力,確保中泰高鐵經濟帶全面動工
8、 以色列把軍港海法租給中國
9、 中英開通滬倫通
10、美國總統缺席兩個亞太重要首腦會議
11、馬來西亞新總理要求承認中國對南海的權力,美國大型軍艦不要開到南海
12、法國提出組建欧洲军队,防範美、俄、中,竟然還要防範美國
13 、中印邊界談判打破幾十年的僵局,取得重要共識
14 、菲律賓同意與中國聯合開發南海」
傳言也在通訊軟體流傳。
圖1: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圖2: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傳言版本的流變為何?
查核中心透過傳言文字檢索網路,早在2018年12月間中國社群平台微博就有在流傳類似內容。2018年版本開頭為「中美貿易戰以來出現了一些意外的變量,下面是若干重點事件」,內容有15點整理,結尾比2022年版本多1點為「台灣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
2022年版本開頭改為「要聞簡報 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值得梳理一下」,內容改為14點,刪除2018年版本第15點內容「台灣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2022年版本結尾新增中國目前建設5大工程資訊內容。其餘內容比對2018年版本與2022年版本,兩者大致相同。
圖3:傳言內容早在2018年就曾出現/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爭議點二、網傳「要聞簡報 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值得梳理一下」,是否屬實?
查核中心檢視傳言內容,查證結果顯示多數為舊聞,有5點是錯誤訊息,有5點符合現況,下列查證列出錯誤項目,其於符合現狀的查證結果放入補充資料。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協助檢視傳言後表示,網傳內容多為舊聞,開頭文字卻刻意用「近期大事」,這種以舊新聞包裝成新事件的方式,主要就是要塑造在中國二十大會議後「中國強盛」與「習近平偉大」、諷刺「美國已經不行」等印象,讓訊息接受者在不察的情況下,誤以為傳言內容是正在發生的事情,導致有錯誤的世界觀理解。
圖4:傳言內容查證結果/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一)網傳「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澳、星總理說不覺得有必要在美中之間做出選擇」?
網傳「澳洲總理說不覺得有必要在美中之間做出選擇」?
查核中心以關鍵字檢索網路,找到《澳洲廣播公司》中文網2020年11月24日標題〈莫里森稱澳洲不想被迫在美中之間選邊站〉報導指出,時任澳洲總理莫里在英國智庫政策交流會上發表講話,呼籲美國、中國這兩大國減少敵對行動,宣稱澳洲不想被迫在華盛頓和北京之間作出「非此即彼的選擇」。
澳洲2022年5月21日舉行大選,澳洲總理當選人為勞工黨領袖艾班尼斯;查核中心檢視近期主要國際通訊社與澳洲媒體,均無網傳「澳總理說不覺得有必要在美中之間做出選擇」報導。
網傳「新加坡總理說不覺得有必要在美中之間做出選擇」?
查核中心以關鍵字檢索網路,找到《香港01》2022年5月26日標題〈李顯龍談亞洲國家倘被迫親美或親中:都不會有好結果〉報導指出,李顯龍參加在東京舉行的第27屆國際交流會「亞洲的未來」,其就新加坡對中美關係看法發表演說時表示,亞洲國家若被迫選邊站,分成親中或親美兩個陣營,這不會有好結果。中美競爭在所難免,一些國家自然會想要靠攏其中一方,但多數國家不願意被迫選邊站。
傳言「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澳、星總理說不覺得有必要在美中之間做出選擇」,「澳洲總理說不覺得有必要在美中之間做出選擇」並非2022年的近期訊息,現任澳洲總理並未有相關發言,傳言為錯誤訊息;「新加坡總理說不覺得有必要在美中之間做出選擇」確為近期發言。
(二)網傳「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日本正式支持一帶一路」?
查核中心諮詢輔大日文系教授何思慎,他表示,日本政府從未反對一帶一路,但也從未正面表態支持一帶一路。中國利用一帶一路佈局各國基礎建設,日本安倍政府時期迄今,日本不必然處於與中國絕對競爭關係,但對於中國利用基礎建設介入他國政治、甚至形成債務外交情況,日本也提出疑慮與警告。
查核中心透過關鍵字檢索網路,找到《中央社》2021年4月27日標題〈抗衡中國 日美將推印太版一帶一路〉報導,《日經亞洲評論》稱日本與美國擬推出印太版「一帶一路」計畫,透過制定指導原則,支持印太及以外地區在高品質基礎建設上的發展。
《中央社》2022年5月24日標題〈日媒:日美澳印擬投資印太逾500億美元抗中〉報導,《共通社》稱日美澳印「四方安全對話」(Quad)峰會落幕,日本、美國、印度、澳洲這4個國家未來5年有意在印度太平洋地區提供超過500億美元的投資與支援,此舉是準備對抗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此外,檢索日本首相官邸網站、日本外務省網站,均未有網傳「日本正式支持一帶一路」訊息。
因此,傳言「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日本正式支持一帶一路」為錯誤訊息。
(三)網傳「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美國總統缺席兩個亞太重要首腦會議」?
查核中心以關鍵字檢索網路,近期主要的國際通訊社與美國媒體均沒有網傳「美國總統缺席兩個亞太重要首腦會議」報導內容。
根據《南華早報》2018年9月2日報導以及《中央社》2018年9月2日引述《彭博社》報導,時任美國總統川普未出席兩場亞洲峰會,由當時的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代表美國出席2018年11月11日在新加坡舉行的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高峰會,接著轉往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參加2018年11月18日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
傳言「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美國總統缺席兩個亞太重要首腦會」為2018年資訊,由時任美國副總統彭斯代表出席,並非發生在現任美國總統拜登,因此傳言因時間點,而易產生誤解。
(四)網傳「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馬來西亞新總理要求承認中國對南海的權力,美國大型軍艦不要開到南海」?
戰略學者林穎佑表示,馬來西亞是南海聲索國之一,宣稱在南海擁有主權,強調南海自由行情權,不可能承認中國對南海的權力;先前中國軍機進入馬國空域,當時引發馬國政府極大不滿與抗議。
查核中心以關鍵字檢索網路,找到《香港01》2018年8月23日報導指出,時任馬來西亞首相馬哈受訪時表示,儘管中國宣稱擁有南中國海主權,但他也呼籲開放該區域讓所有船舶穿行,包括美國軍艦。
馬來西亞新任首相依斯邁沙比利在2021年8月21日宣誓就職,查核中心以關鍵字檢索網路,近期主要的國際通訊社與馬來西亞媒體均沒有網傳「馬來西亞新總理要求承認中國對南海的權力,美國大型軍艦不要開到南海」報導內容。
此外,《BBC》中文網2021年6月2日標題〈南海爭議:馬來西亞指控多架中國軍機進入該國空域〉報導指出,南海的主權問題再引爭議,馬來西亞指控多架中國軍機進入該國空域,並進行一些「可疑」的行為,聲言將召見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提出外交抗議。中方否認指控,強調解放軍的飛機一直遵守國際法,沒有侵入別國的領空。
馬來西亞媒體《新海峽時報》2022年10月6日報導,馬來西亞和美國舉行會談,雙邊討論如何提升馬來西亞皇家空軍能力;美方也捐贈馬來西亞皇家醫療隊300萬美元醫療設備。《美國海軍研究協會新聞》2021年12月1日報導稱美國海軍完成了與多邊夥伴在菲律賓海的演習,以及與馬來西亞在馬六甲海峽的演習;在馬六甲海峽,美國海軍和馬來西亞皇家海軍萬成2021年馬來西亞海上訓練活動。
根據新聞報導,馬來西亞作為南海聲索國之一,前首相馬哈蒂曾呼籲南海自由航行,2021年6月間發生中國軍機入侵馬國空域的南海爭議,且美國與馬來西亞2021年舉行軍事演習,2022年10月美國與馬國持續洽談雙邊軍事合作,傳言「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馬來西亞新總理要求承認中國對南海的權力」明顯與實際狀況不符,為錯誤訊息。
(五)網傳「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法國提出組建歐洲軍隊,防範美俄中」?
法國巴黎第五大學政治學博士、歐洲研究協會副理長王思為受訪表示,早在馬克宏2017年就任法國總統前,歐洲國家就有對「歐洲軍隊」相關討論,起因是2015年在歐洲發生的難民危機,因由美國主導的北約處理的不是這種人道危機,因此歐洲國家想要有一個歐洲可以指揮的安全力量,「歐洲軍」概念因此產生,用以協助解決周邊國家問題,讓歐洲可以維持穩定,因為歐洲附近國家有狀況,就可能讓歐洲產生不穩定。
王思為指出,歐洲軍不同於北約,歐洲軍用途是要讓歐洲本身有能力去除周邊不安定的因素,協助穩定歐洲周邊國家,北約主要是對抗對歐洲安全有軍事威脅的國家,比如俄羅斯或中東地區恐怖主義等這些對歐洲會造成重大威脅的國家地區。
王思為說,因此「歐洲軍」與北約的設計與目的完全不同,網傳「法國提出組建歐洲軍隊防範美俄中」是個假命題,也不可能發生,歐洲對抗外在軍事威脅是由北約負責,歐洲不可能用歐洲軍去對抗傳言所稱的中俄美,歐洲均沒有這種兵力或武器,在設計上也不是這種用途。
此外,查核中心以關鍵字檢索網路,英國媒體《每日電訊報》2022年3月3日標題〈馬克宏加強歐盟軍隊計劃以遏制俄羅斯的威脅〉報導,內容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歐盟不能依賴北約或美國提供保護;馬克宏支持建立一支歐盟軍隊,呼籲歐盟讓自身能夠獨立於美國和北約採取行動。
英國媒體《衛報》2022年3月3日報導也稱,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讓法國總統馬克宏長期以來認為歐盟應該擁有自身聯合防禦力量的信念更加重要。馬克宏2017年當選後在巴黎索邦大學的一次重要演講中稱歐盟應該通過聯合軍事力量、共享國防預算和共同的國防政策,擁有自主行動能力,任何新的歐盟部隊都將是北約的補充,而非競爭對手。
傳言「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法國提出組建歐洲軍隊防範美俄中」,馬克宏近期並沒有這種說法,學者分析也稱網傳內容是假命題,歐洲軍主要是用來解決周邊區域問題,而非用來對付軍事威脅。因此,傳言並不準確。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1/3版】
一、網傳內容從2018年中國社群平台開始流傳,2022年流傳版本刪除2018年最後一點內容,並在開頭新增文字「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值得梳理一下」。
二、查核中心檢視傳言內容,查證結果顯示多數為舊聞,有5點是錯誤訊息,有5點符合現況。網傳內容「要聞簡報 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值得梳理一下」穿插舊聞與錯誤資訊。
三、國際戰略學者分析,網傳內容多為舊聞,卻冠上「近期大事」,所篩選事件意在塑造中國二十大會議後「強盛」與「偉大」形象,並指涉「美國不行」等。
傳言有錯誤訊息,因此,為「部分錯誤」訊息。
補充資料
網傳「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缅甸開通第二條中國能源通道」?
查核中心以關鍵字檢索網路,找到《中國能源網》網站,內容指出中緬油氣管道在2010年6月開始建設,2013年5月底完工並具備投產條件,2013年7月15日進氣開始試運行,2013年7月28日中緬天然氣管道開始向中國供應。
另一則《BBC》中文網2017年4月10日標題〈閒置兩年後 中緬原油管道終於開通〉報導,內容指出中國和緬甸簽署「中緬原油管道運輸協議」,長達770公里的中緬原油管道投入運行。中緬原油管道和中緬天然氣管道共同組成中緬油氣管道項目,該項目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緬甸油氣公司合資建設,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一部分。
中緬兩條能源通道一條是中緬油氣管道在2013年間運行,一條是中緬原油管道運在2017年間運行;傳言「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缅甸開通第二條中國能源通道」為2017年事件。
網傳「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南韓要求收回美國戰時指揮權」?
查核中心以關鍵字檢索網路,找到美國軍事報《星條旗》2022年8月24日標題〈韓國將軍首次主持大規模聯合軍演〉報導,內容指出駐韓美軍司令部(USFK)發布新聞稿表示,南韓將領首次在美韓年度聯合軍事演習中發號施令,指揮駐韓美軍、美韓聯合部隊司令部(CFC)和聯合國盟軍指揮部(UNC)的美國陸軍上將拉卡梅拉(Paul LaCamera)與副手韓國將軍Ahn Byung-seok互換職務。
《路透社》8月24日標題〈韓國將軍指揮美軍聯合演習〉報導,內容指出美國和南韓8月22日展開代號為「乙支自由護盾」(UFS)的演習,為數年來兩國最大規模聯合軍演,恢復實地訓練,旨在為北韓潛在的武器測試加強準備。南韓將領首次在美韓年度聯合軍事演習中發號施令,這是朝首爾拖延已久的目標邁出一步,即在發生戰爭時獲得盟軍指揮權。
傳言「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南韓要求收回美國戰時指揮權」符合現況。
網傳「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越南表示今後最重要的夥伴是中國」?
查核中心以關鍵字檢索網路,找到《越通社》2022年7月13日標題〈越中尋求在所有領域促進雙邊夥伴關係〉報導,內容稱在越中雙邊合作指導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上,越南與中國對兩國取得的積極發展成就表示祝賀,並強調越中關係在兩國對外關係大局中的重要意義。
《越通社》2022年7月13日標題〈越南 中國期待加強貿易聯繫〉報導指出,儘管受到 COVID-19大流行和地緣政治動盪影響,中國仍是越南最大的貿易夥伴,而越南仍是中國第6大貿易夥伴;越共中央總書記的阮富仲將在10月30日起訪問中國,有望加深兩國貿易連結。
傳言「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越南表示今後最重要的夥伴是中國」符合現況。
網傳「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新加坡與中國升級自貿區」?
查核中心以以關鍵字檢索網路,根據中國商務部2019年10月16日發布標題「中國與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升級議定書生效」訊息,內容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新加坡共和國政府關於升級<自由貿易協定>的議定書」生效。
傳言「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新加坡與中國升級自貿區」為2019年的事件。
網傳「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泰國宣布確保中泰高鐵經濟帶全面動工」?
查核中心以關鍵字檢索網路,找到《曼谷郵報》2017年6月14日報導,內容稱泰國總理帕拉育計畫援用軍政府臨時憲法第44條發布行政命令,以解決延宕以求的中泰鐵路項目。根據《新華網》2017年12月22日報導,2017年12月21日在中泰政府官員見證下中泰鐵路正式動工。
傳言「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泰國宣布確保中泰高鐵經濟帶全面動工」為2017年資訊。
網傳「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以色列把軍港海法租給中國」?
查核中心以關鍵字檢索網路,找到以色列媒體《國土報》2015年3月24日報導,內容稱中國上海國際港務集團和以色列港口發展與資產公司簽約,取得在海法新港碼頭的25年特許經營權,在2021年起投入營運。根據《新華網》報導,中國企業投資建設的以色列海法港正式在2021年9月1日開港。
不過,根據《亞洲新聞通訊社》2022年7月18日報導,印度阿丹尼集團(Adani Group)與以色列加朵集團(Gadot Group)聯手以41億謝克爾代價,拿下海法港特許經營權至2054年,中國公司經營的是新海法港碼頭,就在印度公司管理的原海法港碼頭隔壁。該報導稱,去年在海法灣開放了第二個私人港口海法灣港,由中國上海國際港務集團管理,但遭到華盛頓的強烈反對,因擔心不時停靠在海法港的美國海軍第六艦隊可能受到中國情報和監視系統的攻擊。
傳言「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以色列把軍港海法租給中國」為2015年資訊。
網傳「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中英開通滬倫通」?
查核中心以關鍵字檢索網路,根據《BBC》中文網2019年6月16日報導,內容稱在英國與中國舉行「第十次經濟與財金對話」之際,連接上海與倫敦證券市場的「滬倫通」正式開啟。滬倫通是指中國上海證券交易所與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的機制。符合條件的兩地上市公司,可以發行存托憑證(DR)並在對方市場上市交易。
傳言「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中英開通滬倫通」為2019年資訊。
網傳「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中印邊界談判打破幾十年僵局取得共識」?
查核中心以關鍵字檢索網路,美國媒體《紐約時報》中文網2022年9月13日標題〈中印同意從邊境爭議地區撤軍〉報導,內容稱中印軍方同意從拉達克地區存在爭議的邊境沿線的衝突點撤軍。
《美國之音》2022年10月25日報導稱,中印長達兩年的邊界對峙的解決,緩解亞洲大國之間的緊張關係;根據9月達成的協議,兩國軍隊已從拉達克東部一個邊境點脫離接觸,解決讓兩國處於緊張狀態的幾起醞釀中的邊境爭端之一。
傳言「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中印邊界談判打破幾十年僵局取得共識」符合現況。
網傳「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菲律賓同意與中國聯合開發南海」?
查核中心以關鍵字檢索網路,《彭博社》2022年9月24日報導指出,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菲律賓有興趣與中國重新就在南海聯合勘探石油和天然氣進行談判,以擴大菲律賓的能源來源的多樣化。
傳言「近期的幾件新聞大事...菲律賓同意與中國聯合開發南海」符合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