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風向球】收到霸凌影片別轉傳 淺薄鄉民正義讓受害者二次傷害

【謠言風向球】收到霸凌影片別轉傳 淺薄鄉民正義讓受害者二次傷害

記者馬麗昕、陳偉婷、陳慧敏/報導

台灣近日發生一起校園霸凌案,社群大量瘋傳霸凌影片,但也有傳言將其他不相關、過去曾發生的霸凌影片移花接木為近期事件,讓霸凌影片重複被流傳,民眾流傳動機也許是希望幫助受害者,不過,專家們提醒閱聽大眾,面對社群上流傳的兒少暴力影片,應小心求證,把握關心而不轉傳的原則,循專業途徑找協助,更要避免發動私刑正義再釀憾事。

查核中心觀察,校園霸凌影片極易被熱傳,傳言甚至鼓動「轉分享,讓學校不壓案」等說法,,讓收到影片的民眾發揮素樸的鄉民正義,順手轉傳,甚至發揮偵探精神,肉搜加害者,以為可以幫助到受害者,但到底怎麼做,能夠真正幫助和關心到此事件呢?

轉傳霸凌影片對受害者造成二度傷害

「霸凌影片雖然看似為來自現場的真實影片,但其實僅呈現特定時空,缺乏來龍去脈,民眾卻很容易陷入公憤,甚至轉為肉搜加害者,衍生另一波網路霸凌或網路暴力。」iWIN執行秘書劉昱均說。

社群流傳這樣缺乏脈絡的影片,可能會讓受害者遭受二度傷害受害者。台灣法律科技協會理事長、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與政策學院副教授江雅綺表示:「民眾收到霸凌影片,即使出自好意轉傳,也並非幫助受害者最好的方式,甚至可能加重受害者的受傷情境。」

江雅綺解釋,發生於現實生活的霸凌事件,一群人打一個人,旁邊還有人刻意將影片拍攝下來,用意就是要讓受害者因為影片的流傳來加重其傷害程度,也就是意圖以廣傳的影片再度霸凌受害者,影片本身就是霸凌工具。在這樣的氛圍下,觀看、轉傳霸凌影片,不僅無助幫助受害者,還可能進一步對受害者造成二度傷害。

江雅綺說,在網路上的影片流通迅速、不容易被撤下,對受害者造成極大傷害。過去曾發生一起悲劇,被霸凌者好不容易換一個新環境要重新開始,但到了新學校,卻發現過去被霸凌的影片早已再度瘋傳,受害者的生活因為過去的影片、始終無法重新來過,最終選擇自殺的不幸結果。

鄉民淺薄的正義可能帶來副作用

「網路上瘋傳校園霸凌影片除了對受害者造成二度傷害,恐也會帶來淺薄正義的惡果。」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說。

馮喬蘭解釋,民眾轉傳影片會以為是在施行正義,但是這樣的正義非常淺薄,如果在尚未確認事情的全貌之下,就鼓動民眾情緒,最糟的狀況可能會引發私刑正義,無法幫助受害者,也會讓事情複雜化。此外,這種社群上的公審現象,也恐會讓加害者誤以為他們已經得到懲罰,而不用再為自己的暴力行為負責。

社群不應發動網路公審

馮喬蘭說,網傳霸凌影片的當事者都是青少年,他們會犯錯,但不代表他們就應該被社群公審。霸凌事件的認定、處理應回歸體制,讓學校、教育單位介入釐清事件的全貌,並導入心理輔導資源,協助受害者從事件中恢復,讓加害者能體認暴力行為的錯誤、認識自己的衝動,才能改進。

馮喬蘭說,其實校園霸凌牽涉的也不只是雙方當事人,還有班上其他同學如何看待這件事。對於學生真正的幫助,應是修復暴力、霸凌事件帶來的心理裂痕。若社群大量流傳事件發生的影片,將無益於此、恐會讓當事人無法擺脫霸凌事件的陰影。

劉昱均建議,民眾可以關心霸凌事件,針對公共議題來討論,但應避免看完影片就陷入個案。霸凌案件都需要相關單位調查,以確認事件發生脈絡,不應該用片段的影片就論斷是非。

社群看到霸凌影片  你應該把握的三大原則

原則1:求證、確認消息來源

江雅綺說,在網路上的霸凌影片可能暴露過多當事人資訊,造成容易識別,也對當事人生活造成困擾。還有一種可能性是,過去曾發生的霸凌案不斷換上新的名目被重新流傳,民眾如果看了影片不查事實就義憤填膺,也可能被影片誤導而做出錯誤判斷。

求證是基本,也是控制損害。馮喬蘭說:「民眾若在網路上看到不明的校園暴力、霸凌影片,民眾首先應該要做的是求證、確認消息來源、確認事情的脈絡。」

馮喬蘭解釋,要求證的原因,第一有可能影片是假的,或是不相關的影片,像是發生於2021年的霸凌影片又被傳成是近期發生的霸凌案,對無端又被牽扯的當事人也是傷害。

馮喬蘭說,此外,校園暴力、霸凌的影片,往往牽涉學生的平日互動的脈絡,民眾看到的只是最暴力的片段,也無從得知該事件的處理程度。有沒有可能是雙方的家長都已經不希望再轉傳,可是社群上卻還是一直再傳?這都是民眾在看到影片時,都應該思考的事。

原則2:尋求教育單位、NGO協助

iWIN執行秘書劉昱均建議,民眾若在社群平台收到校園「霸凌影片」,最好的處理方式是「關心,但不轉傳」,民眾可把收到的校園霸凌影片訊息,提供給縣市教育局,或者是教育部反霸凌專線1953,啟動實質機制,可以真正幫助到受害者。

江雅綺表示,校園霸凌有專業和專責的處理管道,民眾如果要幫助受害人,應該是瞭解如何透過正確管道,如聯絡反霸凌專線、政府部會或民間組織的相關人員,給予受害人協助,而不是靠轉傳影片這種有風險的方式。如果更瞭解正規求助方式,也可以避免人云亦云、透過網傳霸凌影片來尋求正義的錯誤作法。

馮喬蘭則建議,校園霸凌的事件其實是發生的你我身邊,民眾可從周遭學生、小孩關心起。如果是自己學校或親友發生類似事件,可尋求學校專業人員、地方教育單位、教育部的反霸凌專線1953協助。另外,也可以尋求可信任的NGO單位尋求幫忙,如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人本教育基金會等。

原則3:關心不轉傳 注意轉傳兒少內容恐觸法

劉昱均曾協助處理多起校園霸凌影片,她提醒,當大家轉傳「霸凌影片」時,雖起意是希望幫助到受害者,但實際上,卻可能會造成受害人的二次傷害,尤其是校園霸凌影片,影片人物穿著制服、影片中有校園景觀等,極易被辨識出影片人物的真實身分。因此,提醒大家要把握最重要的原則是「不轉傳」。

馮喬蘭也提醒,民眾在流傳校園霸凌影片時,應該要小心流傳的影片是關於「兒少相關內容」可能有觸法疑慮。

至於轉傳霸凌影片是否有法律問題,江雅綺說,在網路散佈有害資訊內容樣態多元,如果是散佈色情、不雅影片或照片,管制相對嚴格;但確實有些行為在灰色地帶,較難用法律處罰。不過,在兒童及少年福利權益保障法中有明文規範「任何人不得於網際網路散布或傳送有害兒童及少年身心健康之內容,未採取明確可行之防護措施,或未配合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之防護機制,使兒童及少年得以接取或瀏覽。」民眾仍應有所自覺,避免在網路上任意散佈有害兒少健康的內容。

江雅綺提醒,民眾收到影片若不經思考就任意轉傳,除了有違法的疑慮,很可能幫不到受害人,反而更加重其傷害。數位時代資訊爆量、未經查核的訊息傳播速度極快,人們更需要培養數位時代的資訊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