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暑期實習心得】許佑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

【2022年 暑期實習心得】許佑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

實習心得_許佑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 

一、我學到了什麼?

在方法學上,學會了以圖反搜、尋找影子圖、偵查內文、圖片細節、地景地圖,這些方法都是來到查核中心從頭學起,很開心能夠和總編、查核記者、同學協力完成這麽多篇傳言的查證工作,也能更精準抓住破案的關鍵點,在邏輯推理的思考上,能用正反雙向的方法去思考,也在查核態度上學到不去預設立場;不放棄找尋真相;不輕易相信傳言。

什麼能查、什麼不能查?

另外讓我觀念重新建立的是在「裴洛西影片」,因為我們一開始就找到了影片中紀錄片的出處,當然也要仔細比對影片的秒數、配樂、畫面使否一致,因為畫面沒有被經過刻意剪接,只是加上個人「主觀意見」,所以不符合查核的規準,我們無法去界定主觀意見,因為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

在看到影片描述「狼狽的裴洛西」當下的反應就會認為這是一個錯誤訊息,但是經過整個概念的釐清和原始影片的查核比對之後,就發現傳言影片只是個人情感抒發,無法查核。我認為這個經驗讓我對於查核的觀念有很大的幫助。

二、最難忘的查核

影子衛星圖合成傳言

影子衛星圖是我做了快一週的查核題目,坦白說運用手邊的資源和自己的能力進行查核有限,但是看到查核記者去尋問地球科學專家、攝影專家、漁民、數學專家,這讓我體會到查核工作需要肩負起責任,釐清傳言的可能性,這樣的工作精神,著實令人敬佩。

    在網路中搜尋資料,許多報導的內容都是相同的,只是去證實解放軍海軍照片是合成的,但是沒有去深入討論照片的細節和合成的可能,這也讓我看見查核中心和主流新聞媒體不同的地方,能夠在傳言本身去查核事實,動手做才會發現查核工作真實的難度,看似簡單的證據去證明照片真假,但背後的數學計算、量測需要耗費很多邏輯上的推論過程,我認為這是我學習到很多專業方面的查核經驗,讓我能在查核上延伸出深度與廣度

三、顛覆自己慣性的經驗

查核過程的軌跡 是下一份報告的養分

一開始面對傳言時,會想要用最快的方法找到真相,所以排除掉那些複雜的程序,但是在這次的實習中,確實大大顛覆我的想像,因為在查核過程的軌跡中,每一步都是值得的,雖然有許多報告在查核報告中看不見,但是都是下一個查核報告的養分。 查核過程中,反覆的修正和重整,是我完全沒有體會過的學習歷程,如今回頭來看過去一個月的查核經驗,雖然過程中有溝通、思考上的矛盾,在過程中找尋更多共識。

四、哪些會帶到學校和未來

多方思辨的思維訓練

在每個討論會議中,總編或是查核記者都會帶著我們重新思考問題,組員會有不同意見和想法,許多都是我從未想到的面向,所以我認為可以從討論查核報告中,訓練多方思辨的能力。在聽組員報告的時候,也可以學習不同人使用不同的查核技巧,闡發除了查核題目以外的想發,像是在「外役監法案修法」這題,就看了法律的修正條例,和判決書的判決結果,這些法學的知識需要很多知識背景的認識,才能知道因果關係,所以我認為在多方思辨上邏輯,也帶給我很大的幫助,能運用在為來研究所做研究、寫論文的思考,也能運用在媒體業製作新聞的想法上,如總編所強調的,去想你的觀眾、讀者是誰?他們需要什麼?對他們而言這個資訊有什麼好處?這些想法在腦袋中不停運轉,就能有多一些構想,當查核中遇到卡關時,也能擱在一旁,換個角度想。

統整資料脈絡與分析

網路上搜尋資料時,能夠統整資料的脈絡,學會解讀訊息背後真正想表達的傳播動機、資料來源。在製作圖卡的時候也發現很多困難,因為要將一份完整的查核報告放在圖卡上,版面有限,且呈現的方式也是一門學問,檢視自己從第一版到最終第四版的改變,我認為調整過後的版本都比前一版更完整、更易讀。

五、學會查核技巧的好處

給:生在數位原住民時代的我們

生在數位媒體洪流中的我們,我認為對於資訊的傳播已習以為常,但是卻沒有查核、辨別訊息的能力,所以我認為學會這些查核技巧能夠敏銳便捷資訊的可疑性,還有在國內、國外網站搜尋,增廣自己的視野,像是在政治議題上,不同國家、不同媒體其實都有不同立場的報導,所以當我們生在一個數位時代,對於邏輯思維、媒體素養上,有查核事實的能力,相信一定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