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科學研究

【事實釐清】媒體報導「巧合?台灣科學家10年前證實颱風會引發慢地震」?

事實查核報告#148

【事實釐清】媒體報導「巧合?台灣科學家10年前證實颱風會引發慢地震」?
發布日期/2019-08-29 06:04:54

一、地科學界確實有「颱風引發『慢地震』」的研究。

二、「慢地震」不是「地震」。

三、8月8日發生芮氏規模6.0的地震與「颱風引發慢地震」的研究成果無關。

背景

8月8日清晨5點28分於花蓮外海發生芮氏規模6.0地震,時值利奇馬颱風接近台灣,多家媒體因此重新引述2009年報導:中央研究院發表「颱風可以引發慢地震」研究成果。

媒體報導指出:「目前強颱利奇馬在台灣東部海面朝台灣逼近,今晨6.0地震震央也在台灣東部海面,此一巧合也讓網友嘖嘖稱奇」、「由於目前強颱利奇馬在台灣東部海面朝台灣逼近而來,今晨6.0地震震央也在台灣東部海面,此一巧合讓網友覺得神奇,紛紛在該則留言處按讚朝聖。」

圖1:媒體報導擷圖

圖2:媒體報導擷圖

圖3:媒體報導擷圖

圖4:2009年媒體報導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媒體所引述的「颱風引發慢地震」研究,內容為何?

查核中心搜尋,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兼任副研究員劉啟清曾於2009年6月11日,在國際知名期刊《自然(Nature)》發表論文〈颱風引發的慢地震(Slow earthquakes triggered by typhoons)〉。

查核中心透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協助,諮詢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陳卉瑄,以及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系主任顏宏元。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陳卉瑄指出,劉啟清利用非常敏感的井下應變儀偵測出11個慢地震事件,並和大氣壓力驟變做相關性分析;她解釋本研究重點為,颱風帶來的降雨會改變地表負重,影響到深處應力條件。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系主任顏宏元也表示,劉啟清的研究描述強烈颱風中心經過台灣時會引起慢地震,原因是颱風氣壓很低而減輕對地表的壓力,使地殼產生類似回彈之低頻率波動,也就是所謂的慢地震。

此外,陳卉瑄等學者在2018年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颱風與慢地震並非一對一的關係,利用連續地震資料建置的雷達上觀測到的1893個慢地震事件,發現慢地震確實具有季節性的變異,與降雨、潮汐皆可能有關。

爭議點二、「慢地震」是什麼?

陳卉瑄指出,地震發生,如果對應到斷層的活動,可以用「動多少」、「動多快」來描述。動多少,就是斷層面上的錯動量,而斷層面的變形總共發生了數秒至數分鐘,這可以計算出錯動的速度。這些數值都能精準描述地震和斷層的關係。

陳卉瑄說,斷層面的錯動也有慢速的。慢地震意味著斷層面上的慢速滑移,一般我們認知的「地震」一秒可以錯動數公分至數公里,而「慢地震」則需要花數小時至數天。這樣的慢速錯動,雖然錯動歷時長,對應的總能量卻可以等同於規模六地震能釋放的能量。

陳卉瑄強調,慢地震比地震更容易誘發,它發生的地區,主要在隱沒帶和部分斷層,和地震相比,慢地震持續釋放小能量、其發生滑移和錯動的數量較多且緩慢,作用時間可達數小時甚至數個月,由於發生緩慢,觀察不易。

爭議點三、利奇馬颱風來襲時發生的地震是「慢地震」嗎?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說:「8月8日發生很明顯的地震序列,並非為慢地震。」

顏宏元也說,8月8日地震深度僅22.5公里,震源機制為走向滑移作用,發生原因為菲律賓海板塊隱沒,使上面地殼被拉扯、裂開,和地表壓力無關,而且「利奇馬颱風中心也並未通過台灣上空,因此,與慢地震的概念無關。」

綜上所述,利奇馬颱風逼近台灣期間,台灣東部海面發生的地震,與「颱風引發慢地震」的理論無關。

結論

一、地科學界確實有「颱風引發『慢地震』」的研究。

二、「慢地震」不是「地震」。
三、8月8日發生芮氏規模6.0的地震與「颱風引發慢地震」的研究成果無關。

參考資料

Liu, C., Linde, A. T., & Sacks, I. S. (2009). Erratum: Slow earthquakes triggered by typhoons. Nature, 460(7252), 292–292.
Chen, K. H., Tai, H.-J., Ide, S., Byrne, T. B., & Johnson, C. W. (2018). Tidal Modulation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of Tremors in Taiwan.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123(7), 5945–5964.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