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環境能源

【錯誤】網傳「2022年5月9日10點19分,內蒙古錫盟東烏旗發生地殼推移。這是人類第一次用影片記錄看到地殼運動」?

事實查核報告#1689

【錯誤】網傳「2022年5月9日10點19分,內蒙古錫盟東烏旗發生地殼推移。這是人類第一次用影片記錄看到地殼運動」?
發布日期/2022-05-19 09:27:10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5/19版】

一、網傳影片原始事件是2017年9月7日發生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山谷中的「融凍泥流」現象,並非發生於近期的內蒙古。

二、專家指出,高緯或高山凍土區在夏季較高溫狀態下,表土層可能解凍融水。若有足夠坡度,在土壤孔隙水飽和的狀態下,土水混合一起向下流動,就可能會發生融凍泥流現象。

三、專家指出,地殼上方岩石圈板塊的移動,其移動速率非常緩慢,無法肉眼看出,必須借助儀器來偵測。民眾一般應該是感受不到,也不可能拍攝下來。

網傳影片被錯誤指稱為「內蒙古錫盟東烏旗發生地殼推移」,因此,為「錯誤」訊息。

圖文版(可左右滑動)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taiwan_factcheckcenter)分享的貼文

背景

社群平台、通訊軟體自2022年5月開始流傳一段影片,並搭配訊息指稱「2022年5月9日10點19分,內蒙古錫盟東烏旗發生地殼推移。這是人類第一次用視頻記錄看到地殼運動!大自然界神秘的力量真是不可抗衡啊!」


圖1: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圖2:通訊軟體流傳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網傳影片「2022年5月9日10點19分,內蒙古錫盟東烏旗發生地殼推移」,影片原始事件為何?

網傳影片原始事件為何?

 (一)查核中心將影片以圖反搜,查找到《南華早報》、《國家地理雜誌》巴西版 2017年9月曾發布報導指稱,網傳影片為2017年9月7日發生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山谷中的「融凍泥流」現象。

報導均指稱,此影片事件發生在2017年9月7日,由當地牧民拍攝,內容顯示在青海玉樹一處肥沃的山谷中,融化的多年凍土像熔岩一樣流過肥沃的山谷,摧毀了一輛小型貨車和一座帳篷。這是青藏高原永久凍土融化的現象。

(二)查核中心進一步搜尋,查找到中國地震局旗下的《中國地震台網》在2017年9月14日於其微博指出,網傳影片是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札多鎮直美村卡社牧場發生的融凍泥流事件,該事件未造成人員傷亡。

查核中心以關鍵字檢索,網傳影片被指稱為「內蒙古地殼推移」在2017年就開始於中國社群平台流傳。根據《中國科技日報》2017年報導指出,該事件並非發生在內蒙古境內,也非網傳的「地質運動災害」。

報導同時指出,影片原始事件是2017年9月7日發生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的融凍泥流事件。當地牧委會已第一時間轉移附近9戶家庭40名牧民。據當地專家探勘後認為,引起泥石流的主要原因為大量降水滲透至草皮表層,致使草皮表層的腐殖土沿著河床從上而下滑坡。

(三)查核中心協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主任林宗儀協助檢視網傳影片。他說,影片是一種融凍泥流現象,可以看到影片中流動的都是土。在高緯或高山凍土區,夏季較高溫狀態下,表土層可能解凍融水。若有足夠坡度,在土壤孔隙水飽和的狀態下,土水混合一起向下流動,就可能會發生融凍泥流現象。融凍泥流發生原理,類似台灣每年颱風豪雨時,山區發生的土石流流動。

爭議點二、網傳稱「地殼推移」是什麼?網傳人類第一次用影片記錄地殼運動,是否可能?

林宗儀說,網傳「地殼運動」、「地殼推移」講得模糊,也不是很專業的用語。一般在講地殼的變形作用,包括板塊的水平移動、碰撞造山的「造山運動」,常侷限在一條狹長的造山帶,另外有因為地殼均衡作用所產生的區域性垂直升降的運動,稱「造陸運動」。

林宗儀解釋,地球的最外部為岩石圈,包含地殼和部分的上部地函,岩石圈底下的上部地函,稱軟流圈。軟流圈的熱對流作用帶動其上方岩石圈板塊的移動,移動速率非常緩慢,無法肉眼看出,必須借助儀器來偵測,如台灣每年會往西北方向推移7公分,民眾一般應該是感受不到,也不可能拍攝下來。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5/19版】

一、網傳影片原始事件是2017年9月7日發生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山谷中的「融凍泥流」現象,並非發生於近期的內蒙古。

二、專家指出,高緯或高山凍土區在夏季較高溫狀態下,表土層可能解凍融水。若有足夠坡度,在土壤孔隙水飽和的狀態下,土水混合一起向下流動,就可能會發生融凍泥流現象。

三、專家指出,地殼上方岩石圈板塊的移動,其移動速率非常緩慢,無法肉眼看出,必須借助儀器來偵測。民眾一般應該是感受不到,也不可能拍攝下來。

網傳影片被錯誤指稱為「內蒙古錫盟東烏旗發生地殼推移」,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