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的烏俄戰爭】「開源情報」社群大顯身手 鍵盤調查改變戰事資訊生態
【網路上的烏俄戰爭】「開源情報」社群大顯身手 鍵盤調查改變戰事資訊生態
記者何蕙安/編譯
在全球高度關注的烏俄戰事中,OSINT社群——不論是專業調查記者或是業餘愛好者,分析開源情報、即時發布戰事動態與查證結果,成為這場戰爭追查真相的關鍵紀錄者。
非營利科技媒體《Rest of World》最近發布〈業餘的開源調查研究者 因拆解烏克蘭戰事爆紅〉的故事,訪問了多位無師自通的開源調查愛好者。他們因為積極追蹤俄軍行動、分析武器種類、定位戰爭現場影像等情報,在戰事爆發後受到高度關注。
圖文版(可左右滑動)
其中一位是今年才20歲的美國大二學生賈斯汀.佩登(Justin Peden),以推特暱稱Intel Crab」活躍於推特世界的他,過去一個月的追蹤數暴增了5萬。他說,一切要感謝網路上可以取得的資源,讓像他這樣的業餘玩家可以為戰事提供即時更新。
這樣的現象也顯示,由於開源情報的存在,當重大事件如烏俄戰爭爆發時,官方消息不再是媒體或民眾的唯一來源;此外,政府也難以一手掌握戰爭的敘事與資訊,一旦說謊也更容易遭到揭穿。
「戰爭迷霧(fog of war)一直都會在,但我想這次戰爭籠罩的面紗是有史以來最薄的一次。」佩登說。
善用公開情報 警覺俄羅斯戰事動態
運用公開來源情報進行的調查、簡稱「開源調查」,泛指使用網路上公開的數據、資源與工具,如地圖軟體、即時監視器影像、衛星影像、航班資訊、車牌登記資料等來調查,有時也涉及被相關內部人士或駭客流出的資料。在過去,分析這些數據似乎是情報人員才能進行的工作,但今天已有所不同,包括事實查核組織也廣泛使用這些工具查證資訊。
尤其是隨著科技發展,可用工具不只愈來愈多,也更加強大,例如衛星公司Maxar Technologies與Planet提供近乎即時的高畫素衛星影像,使得開源調查的分析師幾乎以緊貼新聞事件發生的節奏、即時的發布其發現與分析。
《BuzzFeed》報導,早在俄羅斯總統蒲亭宣布展開「特別軍事行動」的幾個小時前,遠在美國加州明德大學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Middlebur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研究團隊就發現異狀:地圖軟體Google Maps顯示,在凌晨3點15分這個不尋常的時刻,俄羅斯邊境城市別爾哥羅哥(Belgorod)到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出現塞車的情況。
而在前一天,研究助理Steven De La Fuente已經從衛星影像中觀察士兵車隊、導彈發射車、戰車等裝甲部隊的集結。
「有人正在路上。」研究團隊主持人傑佛里.路易斯(Jeffery Lewis)在推特上警告。
更早之前,當戰事尚未正式爆發、仍在一觸即發的緊張氣氛時,當蒲亭宣稱俄羅斯正在撤回他們的軍隊時,開源調查的分析師就可以從衛星影像看出,實際上軍隊仍在持續集結。
圖1:在戰事爆發的消息傳出前,加州明德大學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傑佛里.路易斯(Jeffery Lewis)的團隊就透過OSINT觀察到異象,警告俄羅斯軍隊正在移動/擷自推特
OSINT業餘愛好者在烏俄戰事全力動員
在開源調查領域,曾數位調查敘利亞內戰、馬來西亞航空MH17空難事件的調查新聞組織《Bellingcat》無疑是知名度最高的佼佼者。《Bellingcat》執行者日前在研討會上透露其團隊目前的工作重心是蒐集戰爭罪的證據,迄今已發布了俄軍使用集束炸彈、破解俄羅斯宣稱烏克蘭使用土製炸彈展開攻擊的調查報告。
令人意外的是,許多沒受過專業訓練的OSINT業餘愛好者,也在這場戰事中發光發亮:如佩登經營的Intel Crab,Calibre Obscura與Aurora Intel等,在過去幾週積極利用科技即時分析俄軍行動,監測到俄軍疑似取消沿著烏克蘭邊境移動,以及揭露40哩長的俄羅斯車隊在基輔外的行動等,受到了大量關注。
例如現在有22萬追蹤者的佩登,他的工作地點就是自己的大學宿舍房間,他每天仔細的檢查衛星影像、TikTok影片、監視器影像等,並在網路上分享他的發現。根據推特數據,他的推文目前已經觸及2000萬人,成為推特上開源社群的代表人物之一。
對於自己的爆紅,佩登也表示很訝異,「很長一段時間,這(開源調查)是推特上、或是整個網路世界上很小眾的一塊。」
「很容易就會把自己的工作想得太重要。」另個有10.5萬追蹤者的推特帳戶Calibre Obscura以匿名的方式接受訪問。專攻武器研究的他,在戰事期間至少增加了2萬個粉絲。他近日也與同好建立了另個開源調查帳號Ukraine Weapons Trackers,不到一個月已有19萬追蹤者。
這些業餘人士儘管沒有受過正統資訊,但他們在社群交換各種主題的情報,分享哪裡可以找到資訊、如何以地理定位標籤與序號來分析的秘訣,利用這些數據去追蹤軍事行動與武器裝備,然後在社群平台上發表這些分析與發現。《Bellingcat》也不時把業餘愛好者的發現加入他們的調查之中。
圖2:業餘的OSINT推特帳戶Ukraine Weapons Trackers在推特上分享烏克蘭Bayraktar TB2 無人機拍攝的畫面,有超過145萬人次的觀看數/擷自推特
敘利亞、烏東戰爭成OSINT社群壯大的起點
《Rest of World》報導,英國智庫戰略對話研究所(Institute for Strategic Dialogue)的分析師希朗.奧康納(Ciarán O’Connor)說,許多開源調查的業餘玩家是在2011年敘利亞亞內戰、與2014年發生在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Donbas)衝突時,開始進入這個領域。
佩登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在2014年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以及烏克蘭東部戰爭時投入開源調查。當年他才13歲。那時候,佩登在推特上開了一個帳號,假裝自己就住在頓巴斯,利用Google翻譯功能與住在該區域的人互動。
Calibre Obscura則是在2017年那年、對於主流媒體漠視發生在敘利亞的戰事感到極為沮喪,因而投入這個領域,他的專長是辨識與追蹤使用於中東地區的武器。
Calibre Obscura自承是一個手20多歲在英國工作IT份子。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沒有人知道他「網路偵探」的另一面與他在網路上的龐大影響力。
在《Rest of World》的採訪中,這些有龐大追蹤者的業餘愛好者都有自己其他的本業工作,從IT到賣珠寶,也有是來自軍事領域。
開源調查難以測量的影響力
在2014年創辦《Bellingcat》的記者艾略特.希金斯(Eilot Higgins)也對開源調查領域過去十年的快速發展有感而發。他回憶,開源情報社群最早只是一群來自社群新聞公司Storyful、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與「人權觀察」(Human Right Watch)的成員,當時絕大多數人都不清楚什麼是開源調查、什麼是地理定位。
他說,其實烏克蘭戰爭並非第一個產出大量開源資料的衝突,敘利亞內戰當時已經有數以百萬計的影片與影像。但在當時,大家都不清楚究竟可以怎麼運用這些資料,都還在互相學習。
戰略對話研究所的分析師奧康納也說,雖然烏克蘭並非第一個社群平台戰爭,但卻因為世界的高度觀注,連帶讓這場戰事首度讓大眾注意到開源調查。
另外一方面,社群媒體的發達、加上烏克蘭積極鼓勵民眾上傳俄羅斯軍隊的影像,皆有助於OSINT社群追蹤與查證,並使得這些分析進一步進入主流媒體。
不過,奧康納他也擔心這些帳號的影響力,「在一個仍在快速發展的戰爭中,資訊戰的拉鋸也同時發生在網路上。」他說,對於這些有大量用戶追蹤的帳戶,一但其分析有誤,又發表出去,其流傳速度與影響力也是難以想像的。
雖然這些開源調查可以破解假訊息宣傳,但是開源調查分析師也有數位倫理上的顧慮。史丹福大學國際安全暨合作中心的開源情報專家梅莉莎.漢納姆(Melissa Hanham)在接受《BuzzFeed》採訪時提出了這個問題:「開源調查現在是否也變成了衝突中積極的行動者?又是否會影響衝突發展呢?」
推薦閱讀
〈【烏俄戰爭】調查組織《Bellingcat》數位查證掌握戰況 紀錄戰爭罪行〉2022.03.0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