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戰爭】媒體應謹慎使用外電 小心俄國假訊息網站和帳號

【烏俄戰爭】媒體應謹慎使用外電 小心俄國假訊息網站和帳號

記者何蕙安/報導

哈佛甘迺迪學院研究員,同時也有數位調查記者經驗的珍.李維妮可(Jane Lytvynenko)呼籲,媒體工作者報導烏俄戰事時應該要有資訊安全的高度警覺,包括小心確認消息來源,查證文件,且避免使用傳播假訊息的可疑社群帳號的消息。

珍.李維妮可列出一張發布錯假訊息的俄羅斯媒體與社群媒體清單,呼籲國際媒體工作者要謹慎避開引述這些不可信的消息來源。清單請看俄羅斯媒體與社群帳戶清單

圖文版(可左右滑動)

經濟學人智庫(EIU)全球預測總監阿加塞.德瑪雷(Agathe Demarais)推文分析,在未來幾天要格外留意由俄羅斯發動的假消息行動,不排除俄羅斯會比照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的模式,透過假訊息與假公投取信烏克蘭人,使其決定投降或加入俄羅斯。

烏克蘭戰事為全球媒體與查核記者在報導與查證資訊時帶來重大挑戰,除了重大事件本身造成的巨量不實資訊,還要面對有以假訊息發動資訊戰歷史的俄羅斯的行動。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FCN)24日提出警告,指假訊息在烏克蘭危機期間被當作侵略工具,遭到大量使用。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提醒,俄羅斯在戰爭中,發布許多干擾民心的假訊息,台灣媒體在引用外電時,特別留意俄羅斯媒體內容的使用,進行比對與查證。

烏克蘭研究者提醒避開散布錯假資訊的社群帳號

來自烏克蘭的李維妮可是前《BUZZ FEED》資深數位調查記者,也曾為國際事實查核聯盟舉行數位查證工具的培訓。家人仍在烏克蘭基輔的李維妮可在戰事發生以來,就不斷在推特上轉推相關資訊,對媒體記者提出報導烏克蘭戰事的建議,其推文也獲許多不實訊息學者與《路透學新聞研究所》的轉推。

在戰事第一時間,社群平台成為許多媒體獲得消息的主要管道。李維妮可呼籲媒體在報導前務必謹慎求證,尤其是在引用來自俄羅斯媒體來源的資料要特別謹慎。她並提供了一個傳播俄羅斯政府宣傳與持續分享錯誤資訊的媒體與Telegram帳戶清單,呼籲記者「不要相信他們說的任何東西」。

有鑒於普丁的演說內容有許多錯誤資訊,李維妮可也提醒媒體對於普丁的演說不要全程放映,而是擷取關鍵片段,並對照烏克蘭的資訊一同呈現。

媒體報導應謹慎查證引用的消息

美國波因特新聞學院發布了一篇關於報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應注意的倫理準則,提出了多項媒體報導相關消息時的重要考量。首要是媒體對於「如何」與「何時」使用社群平台上的資訊與影像時,應該要自我設定高度標準。特別是俄羅斯可能會發布資安攻擊,切斷烏克蘭對外的通訊,這意味網路上的資訊有時未必來自最前線,特別是俄羅斯素有透過社群媒體散播假消息的名聲。

威斯康辛大學新聞倫理學者凱薩琳.巴辰(Kathleen Bartzen)提醒記者在報導時,如果使用社群平台上的資訊,一定要多方查證,找到影像與資訊的原始來源,並研究該來源的可信度,以及該影像是否與其他具公信力的媒體消息一致。

另外,這幾天有許多同樣的俄羅斯軍方發射導彈的影片一再出現,挑起觀眾的恐懼情緒,可能正中俄羅斯的下懷。波因特新聞學院提醒媒體在刊登影像時應仔細標註所刊登影像得拍攝時間與地點,且刊登戰爭影像前再三斟酌。

波因特新聞學院提醒,媒體工作者最重要的是,要查證所有資訊,並與具有可信度的專家求證相關消息;一旦發現報導有誤,立刻更正,避免讓錯誤內容在網路上流傳。

波因特新聞學院也提醒媒體報導時,不要誤用俄羅斯版本的用詞,例如基輔的拼法為Kyiv,不是Kiev,避免在關於地域政治的報導中受到俄羅斯的干擾。

俄羅斯官媒是俄國官方的傳聲筒  過去有傳播假訊息的黑歷史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旗下的數位鑑識實驗室指出,在戰事開打後,俄羅斯媒體主管機關24日發布命令,禁止所有媒體與網路媒體發布「未經查證的消息」,根據該命令,俄羅斯所有媒體必須引述俄羅斯官方來源與數據,連獨立媒體也無法倖免。

《路透社》報導,俄羅斯官方媒體長期以來被批評是俄羅斯官方的傳聲工具,企圖破壞觀眾對於西方體制的信任,例子之一是以英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與德文發布的俄羅斯國營電視台《RT》。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兩個游離地區後,英國政府公開指控《RT》是俄羅斯發動假訊息行動的工具,可能會在戰事中發布有害的假訊息。

臉書也在2月24日天限制了俄羅斯國防部旗下的電視頻道《Zveda》的粉絲專頁,指該專頁多次發布錯誤資訊。《Zveda》先前在臉書上報導「俄羅斯已經鎮壓烏克蘭空軍」,以及宣稱「烏克蘭邊境的軍隊已經投降」,這兩個報導與貼文都被烏克蘭查核組織《Stop Fake》查核為錯誤。

保加利亞民主研究中心項目總監魯斯蘭.斯特凡諾夫(Ruslan Stefanov)接受《New Vision》採訪時表示在過去幾週觀察到各種「嫁禍行動」的網路傳言,包括被變造的照片、被變造的論述等;這類傳言通常是從克林姆宮開始,透過俄羅斯官方媒體傳播,再進入一些非主流媒體與社群媒體,宣稱是由烏克蘭方挑起戰事。

「當你看這些報導,會覺得烏克蘭突然之間變得很瘋狂,而且開始對俄羅斯開戰。」斯特凡諾夫說。

全球查核組織串連對抗錯誤資訊

面對大量不實訊息,全球事實查核組織也串聯起來,共同協力查核烏俄戰爭的假訊息、分享彼此的查核成果。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FCN)每天整理獲認證的烏克蘭查核組織《Stop Fake》與《VoxCheck》的查核報告,發電郵給全球查核組織。在2月24日開戰第一天,兩家組織發布了共15則查核報告與相關文章。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也加入烏俄戰爭假訊息的查核協力計畫。目前協力計畫中的IFCN認證查核組織,共來自27個國家,從2022年2月24日到25日短短兩天,累積接近200則查核報告,其中絕大多數為挪用自其他不相關事件的影像,僅有不到10則的傳言是新聞或文字傳言。

民眾也可以在推特上搜尋「#UkraineFacts」,來看到來自全球的事實查核報告。

推薦閱讀

〈【烏俄戰爭】軍事資訊混合戰侵擾人心 台灣民眾應增強辨別資訊防禦力〉2022.02.25

參考資料

Poynter <Ethical considerations for journalists as a Russian invasion of Ukraine unfolds> 2022.02.11, republished on 2022.02.24

Digital Forensic Research Lab <Russian Hybrid War Report: Belarus joins conflict against Ukraine> 2022.02.24

首頁代表圖:2022年2月7日,記者在莫斯科克姆林宮記者室觀看俄羅斯總統普丁與法國總統馬克宏的會面。(REUTERS/POOL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