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國際

【錯誤】網傳影片宣稱近期烏俄開打?

事實查核報告#1533

【錯誤】網傳影片宣稱近期烏俄開打?
發布日期/2022-02-25 12:46:25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3/5版】

一、網傳坦克車駛過街道影片,原始事件是2014年5月9日的烏克蘭馬里烏波爾衝突事件。

二、網傳「烏俄開打了」影片,原始事件為2003年美軍空襲巴格達事件。

三、網傳基輔發電廠爆炸影片,原始事件為2015年天津大爆炸事件。

傳言將其他不相關事件的影片,誤稱為「烏俄開打」,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查核報告僅就網傳影片的原始事件與脈絡進行查核。

背景

通訊軟體、社群平台於2022年2月25日流傳傳言,附加多則影片,一則內容為數輛掛著烏克蘭國旗的坦克疾駛過街道的畫面,影片中有不少民眾圍觀。

圖1: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擷圖


圖2: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網傳影片為數輛坦克車駛過街道,原始事件為何?

(一)查核中心檢視網傳影片,影片上標註作者為@randow212,以此為關鍵字在抖音網站上搜尋,並未找到此帳號,但找到使用者@bluebaika於2022年1月22日發布相同視角的影片。

查核中心擷取網傳影片的畫面,運用搜尋引擎以圖反搜,找到烏克蘭馬里烏波爾媒體《Mariupol.TV 》於2018 年 5 月 10 日影片,烏克蘭電視台《5 Kanal》於2020年9月6日的報導。

《Mariupol.TV 》新聞影片為22秒,查核中心比對42秒的網傳影片,是出現新聞影片第一輛編號200的坦克車兩次,再出現編號241、242等坦克車。透過街景、路人等比對,可知網傳影片是運用這一段新聞影片再經過剪輯和編造。

圖3:網傳影片與烏克蘭媒體報導《5 Kanal》比對,可知網傳影片是2014年烏克蘭馬里烏波爾衝突事件,與近期烏俄戰爭無關/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擷圖

(二)查核中心以「Battle of mariupol 」、「2014/5/9」為關鍵字,找到數位調查機構《Bellingcat》於2015年1月28發布〈2014年5月9日烏克蘭馬里烏波爾衝突的重建〉調查文章(A Reconstruction of Clashes in Mariupol, Ukraine, 9 May 2014)。

查核中心檢視《Bellingcat》擷取此事件的影像畫面當中,《Bellingcat》擷取的一張照片場景和網傳影片相符合。

《Bellingcat》數位調查報告是運用匿名抗議者上傳的200多則影片,重建烏克蘭馬里烏波爾衝突事件發生經過。根據其調查指出,此事件是發生於2014 年 5 月 9 日,烏克蘭國民警衛隊、警察鎮壓反政府分子的暴力衝突經過。

綜上所述,網傳影片為2014年5月9日烏克蘭的馬里烏波爾衝突事件,與2022年2月爆發的烏俄軍事衝突無關。

爭議點二、網傳影片有「俄烏開打了」,其原始事件為何?

查核中心已在編號1489查核報告查證傳言影片中壓有「俄烏開打了」字樣的影片,查核中心將網傳影片以圖反搜,查找到新聞媒體《華盛頓郵報》2003年3月的報導〈Explosions rip through the quiet of morning〉,報導中使用與網傳影片畫面類似的照片。報導指稱,此空襲爆炸畫面是2003年3月21日,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空襲位於巴格達底格里斯河西岸的共和國宮殿建築。

《華盛頓郵報》使用的照片是由法新社(AFP)攝影記者拉姆齊·海達爾(Ramzi Haidar)拍攝。檢索法新社圖庫,法新社攝影記者拉姆齊·海達爾(Ramzi Haidar)在2003年3月21日拍攝多張巴格達空襲畫面,皆與網傳影片中出現的畫面相符。

圖4:網傳影片比對/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查核中心另以關鍵字檢索,查找到媒體《ABC news》、《CNN》皆有留存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美軍於3月21日清晨空襲巴格達總統宮殿的畫面。

經比對,建築群的河岸相對位置、爆炸角度皆與網傳影片相同。

圖5:網傳影片比對/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因此,網傳影片為2003年3月20日的伊拉克戰爭巴格達空襲畫面,並非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畫面。

爭議點三、網傳影片為「基輔發電站遭轟炸」畫面,其原始事件為何?

查核中心在編號1528查核報告中查證過網傳爆炸影片。

查核中心將影片擷圖反搜,查找到英國媒體《BBC》2015年8月14日的報導,報導中引用與網傳影片一樣的影片,並指稱該影片是2015年8月12日時,天津化學工廠倉庫著火爆炸,造成嚴重傷亡。而該影片是由目擊倖存者丹.范.杜倫(Dan van Duren)逃離危險之前拍攝下的爆炸瞬間。

根據美國新聞媒體《NBC NEWS》2015年8月20日報導,美國機械師丹.范.杜倫2015年8月12日在天津屋頂觀看流星雨,而意外捕捉到天津化學倉庫爆炸的瞬間。該場爆炸共造成至少114人死亡,700多人受傷。另根據《華盛頓郵報》2015年8月12日報導。報導中同樣引述網傳影片,並稱是天津工業區化學倉庫爆炸,由目擊者拍下爆炸畫面。

圖6:媒體2015年報導與網傳影片比對/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查核中心以「天津大爆炸」為關鍵字,檢索《端傳媒》、《中央社》、《聯合報》、《中時新聞網》、《新華網》等媒體,均可找到相關報導,報導均指出,2015年8月12日,位於天津濱海新區天津港的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危險品倉庫發生火災爆炸事故,造成事故企業、消防救援人員和居民的傷亡與失蹤。

查核中心另搜尋學術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博士過子庸在2016年5月出版《展望與探索》期刊中發表〈以危機管理理論探討天津港大爆炸〉文章,文內指出,2015年8月12日約晚間11時,中國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港貨櫃碼頭突然發生一連串大爆炸,當時火光沖天,就連在太空的衛星也拍攝到爆炸的火光。[b]根據中國「國家地震台網中心」的資料顯示,兩次爆炸先後造成規模2.3至2.9的有感地震,威力相當於3噸與21噸的TNT炸藥,此爆炸事故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及財物損失非常慘重。

因此,網傳影片原始事件是2015年8月12日天津濱海新區化學倉庫爆炸事件,並非基輔一處發電站遭到轟炸。傳言影片挪用其他不相關事件的影片,誤指為烏克蘭與俄羅斯近期軍事衝突。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3/5版】

一、網傳坦克車駛過街道影片,原始事件是2014年5月9日的烏克蘭馬里烏波爾衝突事件。

二、網傳「烏俄開打了」影片,原始事件為2003年美軍空襲巴格達事件。

三、網傳基輔發電廠爆炸影片,原始事件為2015年天津大爆炸事件。

傳言將其他不相關事件的影片,誤稱為「烏俄開打」,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查核報告僅就網傳影片的原始事件與脈絡進行查核。

【更新說明2022/3/5】本報告新增爭議點二和三,補上其他傳言影片的查證結果。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