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據不足】網傳文章「日本罪行瞞不住了?近海出現密密麻麻浮屍,世界目光移向東京......難道日本又偷偷排核廢水了」?

【證據不足】網傳文章「日本罪行瞞不住了?近海出現密密麻麻浮屍,世界目光移向東京......難道日本又偷偷排核廢水了」?

事實查核報告#1398
網傳文章「日本罪行瞞不住了?近海出現密密麻麻浮屍,世界目光移向東京......難道日本又偷偷排核廢水了」?
發布日期/2021年12月20日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2/20版】

一、網傳原始事件是發生在2021年12月12日,日本青森縣近海當日上午發現疑似大量沙丁魚的魚群屍體漂浮在海面上,目前尚不清楚魚群暴斃的原因。

二、網傳文章所搭配的照片,兩張為挪用自發生在其他國家的不相關事件,有一張為日前發生的青森魚群暴斃事件。

三、專家指出,若魚群是受輻射水影響,不會大量猝死,而是體內輻射劑量超標,無法食用,除非受到高劑量濃度輻射影響,才可能造成魚群暴斃,且當地其他物種也會有類似狀況,不會僅有一物種猝死。傳言用上述事件,推論為日本偷排核廢水,並不合理。

因此,傳言為「證據不足」訊息。

背景

中國入口網站「网易」12月14日一則標題「日本罪行瞒不住了?近海出现密密麻麻浮尸,世界目光移向东京」文章,內文指出:

「......還有消息稱日本早就已經在偷偷排放核廢水了,由於並無確鑿證據,所以此類消息也無從證實。但是近日一則消息再次讓此類猜測進入大眾視野。據環球網消息,日前日本青森縣近海突然漂浮來密密麻麻的魚類屍體,其出現的原因尚不明確......此事引發廣泛熱議。難道日本又偷偷排核廢水了?」該文並配上三張照片。

該文章訊息與照片隨後被中國農場網站「琪琪看新聞」引用,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圖1:中國內容農場網站流傳訊息截圖


圖2:農場網站流傳訊息擷圖


圖3: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截圖

查核

爭議點一、傳言「日本罪行瞞不住了?近海出現密密麻麻浮屍」,搭配文章引用多張照片,照片的來源為何?

查核中心檢視傳言引用的三張照片,透過以圖反搜,找到原始照片。

第一張網傳照片,根據《ABC News》報導,是發生在2014年印尼蘇門答臘省馬寧焦湖魚群暴斃事件,起因是天氣突然變化導致。


圖4:網傳照片是2014年發生在印尼的魚群暴畫面/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第二張網傳照片,根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是發生在2021年12月12日日本青森縣近海有大量魚群屍體漂浮在海上,日本官方目前尚未得知真正原因。


圖5:網傳照片是2021年12月12日發生在日本青森縣近海魚群暴斃畫面/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第三張網傳照片,根據《SeaChoice》網站,網傳照片來源是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拍攝過度捕撈竹莢魚的照片,並非魚群暴斃畫面。


圖6:網傳照片是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拍攝過度捕撈竹莢魚畫面,非魚群暴斃/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因此,傳言「日本罪行瞞不住了?近海出現密密麻麻浮屍」所引用的三張照片,第一張是發生在2014年的印尼魚群暴斃畫面,另一張是美國NOAA拍攝的竹莢魚過度捕撈畫面;文章所附照片僅有一張是發生在2021年12月12日日本青森縣近海有大量魚群屍體漂浮在海上,但事發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爭議點二、傳言稱「前日本青森縣近海突然漂浮來密密麻麻的魚類屍體......此事引發廣泛熱議。難道日本又偷偷排核廢水了?」,此推論是否合理?

日本媒體如何報導此事件?

查核中心檢視日本《讀賣新聞》2021年12月12日報導顯示,日本青森縣近海當日上午發現疑似大量沙丁魚的魚群屍體漂浮在海面上,目前尚不清楚魚群暴斃的原因。

日本《朝日新聞》2021年12月13日報導指出,日本青森縣下北半島的太平洋沿岸被發現疑似大量沙丁魚魚群死亡。當地官員指出,以前曾有過因為海溫過低而導致大規模魚群死亡的案例,但這次海溫並沒有下降,魚群死亡原因不明。

綜合上述,2021年12月12日日本青森縣近海發生疑似沙丁魚的大量魚屍漂浮於海面,日本官方尚未清楚事發原因。

傳言文章推論日本青森魚群暴斃可能為「日本偷排核廢水」,此推論是否合理?

(一)查核中心諮詢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崔愫欣表示,核廢水的輻射劑量不會讓魚群大量猝死,而是會遭受輻射污染,若進行檢測,才能確認魚群是否有輻射超標狀況,超標的話就不能食用。

(二)查核中心採訪台灣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教授蔡孟勳。蔡孟勳表示,常受到輻射污染的魚群,魚體內會被檢測出有輻射劑量。此外,若真的因為輻射劑量濃度過高,導致漁群暴斃,也不會如傳言所稱只有一種魚群暴斃,而是區域內的物種都可能會大量暴斃。

(三)查核中心採訪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榮譽講座教授邵廣昭。邵廣昭說,魚群暴斃跟輻射劑量濃度有關,不可能光憑一張照片就稱是因為某種因素導致暴斃;且若真的跟輻射有關,也不會僅有一種魚類暴斃,其他物種也會有類似情況。

綜合以上,專家認為,受輻射影響的魚群,不會導致大量猝死,而是體內輻射劑量超標,無法食用。除非受到高劑量濃度輻射影響,才可能造成魚群暴斃,且當地其他物種也會有類似狀況,不會僅有一物種猝死。因此,傳言文章推論青森魚群暴斃為核廢水,並不合理。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2/20版】

一、網傳原始事件是發生在2021年12月12日,日本青森縣近海當日上午發現疑似大量沙丁魚的魚群屍體漂浮在海面上,目前尚不清楚魚群暴斃的原因。

二、網傳文章所搭配的照片,兩張為挪用自發生在其他國家的不相關事件,有一張為日前發生的青森魚群暴斃事件。

三、專家指出,若魚群是受輻射水影響,不會大量猝死,而是體內輻射劑量超標,無法食用,除非受到高劑量濃度輻射影響,才可能造成魚群暴斃,且當地其他物種也會有類似狀況,不會僅有一物種猝死。傳言用上述事件,推論為日本偷排核廢水,並不合理。

因此,傳言為「證據不足」訊息。

補充資料

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放的時程為何?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瀏覽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提供2021年6月公布的「ALPS處理水基本方針解說資料(中文)」,內容第27頁說明日本政府在2021年4月「基本方針決定以海洋排放方式處分ALPS處理水」,期間的相關作業規劃與審查約需2年時間。


圖7:日本政府排放福島核廢水預定流程/取自ALPS處理水基本方針解說資料(中文)

瀏覽日本《共同網》2021年4月13日報導,內文指出日本政府正式決定福島第一核電站處理水派放入海的處置方針,預計兩年後排放。另一篇《共同網》2021年10月25日報導,內文指出擔任自民黨總裁的首相岸田文雄在視察福島核電站時強調排海方針不變。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說,日本前任首相菅義偉在今年4月決定在2023年春季開始排放處理過的核廢水,日本政府日前公布影響評估報告草案,正在公眾意見搜集階段,因此,在政策上,福島核廢水尚未排放入海。

特定魚群暴斃可能原因?

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榮譽講座教授邵廣昭解釋,如果同一時間看到有很多條以上的死魚同時出現的時候,大概就是發生了什麼天災或人禍。天災或自然因素,如乾旱、洪水、氣候變遷(聖嬰、反聖嬰);或爆發冷水流把魚凍死;或是在河川中由於溫度高, 水中缺氧所造成。

邵廣昭說,如果是人禍,因為人為污染所致,大部分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污染所致。一般使魚類死亡或消失的人為原因可能是來自於:(1)物理污染:溫排水(畸形)、電魚、炸魚;化學性污染:溶氧、酸鹼度、硝酸鹽或硫化氫,各種有機及無機污染物、藻華、赤潮、放射性、油污等;(2)過漁及誤捕;(3)棲地破壞:人工化、不當開發、沈積物、底拖、踐踏、濫墾;(4)外來及入侵種:引入養殖及觀賞、貨櫃輪壓艙水、放生;(5)生態系失衡-人為或自然因素引起的餌料不足、關鍵種消失等。

參考資料

ABC News

讀賣新聞〈イワシか?大量の小魚の死骸、4キロにわたって浮く…海保が確認〉

Seachoice

朝日新聞〈青森沖で4キロにわたりマイワシ?大量死 気温低下なく「原因不明」〉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ALPS處理水基本方針解說資料(中文)〉

共同網〈詳訊:日政府處理水排放相關閣僚會議最快週內起步〉

共同網〈聚焦:朝野政黨對福島核處理水排海意見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