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生活

【錯誤】網傳影片宣稱「這位女士將手機放在褲子的後袋裡坐下。電話在壓力下突然爆炸,把她的屁股弄成蜂巢!告訴您的朋友和家人要小心」?

事實查核報告#1136

【錯誤】網傳影片宣稱「這位女士將手機放在褲子的後袋裡坐下。電話在壓力下突然爆炸,把她的屁股弄成蜂巢!告訴您的朋友和家人要小心」?
發布日期/2021-08-02 09:42:30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8/02 版】

一、網傳影片是中國一位女性臀部罹患褥瘡與壓瘡而產生病灶,並非手機爆炸導致。

二、專家指出,手機壓到或坐到,發生爆炸的可能性極低。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背景

社群平台、通訊軟體流傳一段影片,搭配文字宣稱:

「這位女士將手機放在褲子的後袋裡坐下。

電話在壓力下突然爆炸,把她的屁股弄成蜂巢!

告訴您的朋友和家人要小心。」


圖1: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網傳影片記錄的事件為何?

查核中心將影片擷圖檢索,在中國《濟寧新聞網》找到相同畫面。據報導指出,網路影片來自2018年,「今日永清」等多家微信公眾號發佈、名為〈妻子癱瘓在床,丈夫無助傷心,快救救霸州這個不幸的家庭〉的文章。影片中的女性名為孫桂枝,因幼年患有僵直性脊椎炎沒有及時治療,導致她雙腿無法站立,因此罹患嚴重的褥瘡和壓瘡,導致臀部腐爛。影片為永清的愛心服務團隊到霸州探望孫桂枝一家時所拍攝。


圖2:中國《濟寧新聞網》2019年曾對相同影片闢謠。/擷自《濟寧新聞網》

查核中心以「妻子癱瘓在床,丈夫無助傷心,快救救霸州這個不幸的家庭」為關鍵字進行檢索,在「霸州唐二里服務平台」上找到相同標題的文章。據其指出,孫桂枝是承德市豐寧滿堂村人,幼年時罹患僵直性脊椎炎沒有及時治療,導致她雙腿無法站立,2015年結婚後搬到霸州堂二里鎮生活,但孫桂枝罹患嚴重的褥瘡與壓瘡,導致臀部腐爛,急需醫藥費。霸州當地的愛心團隊因此到孫桂芝家中探望她,並為她發起捐款活動。


圖3:霸州《堂二里服務平台》2018年刊載此一文章,描述孫桂枝的病灶並呼籲大眾捐款。截自《堂二里服務平台》

查核中心再以關鍵字檢索,找到中國CCTV節目《共享之旅》網易號發布的文章〈CCTV我爱你中华《共享之旅》栏目公益节目采编站为患者献爱心〉。據其指出,2019年3月31日,《共享之旅》公益節目團隊與當地的慈善團體到孫桂枝女士家中探望她,並捐贈藥品與善款。


圖4:CCTV節目《共享之旅》網易號發佈文章指出,節目製作單位與當地慈善團體曾在2019年探望孫桂枝。/擷自CCTV節目《共享之旅》網易號

綜合以上,網傳影片是中國一位女性臀部罹患褥瘡與壓瘡的畫面,與手機爆炸無關。

爭議點二、如果壓到手機,是否有可能導致手機爆炸?

義守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副教授黃詠暉指出,一般人壓到或坐到手機,不太可能產生爆炸的問題,但有可能會損壞手機零件,導致手機不能使用。除非手機受到撞擊或太大的重力,剛好在一個壓力點,會導致手機內部電路短路,才會有可能使線路或電池燒毀。因此,壓到手機導致爆炸的機率非常低。

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專任教授林宗男指出,一般手機會起火燃燒,通常是電源方面的電路設計不良,而在充電過程中起火燃燒。通常大廠牌的手機業者會對零件品質會有一定把關,且手機的外殼都有保護內部零件的作用,目前還沒有聽過手機因為坐或壓到而導致爆炸的案例。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 8/02 版】

一、網傳影片是中國一位女性臀部罹患褥瘡與壓瘡而產生病灶,並非手機爆炸導致。

二、專家指出,手機壓到或坐到,發生爆炸的可能性極低。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參考資料

濟寧新聞網〈女子因把手机放在裤兜被炸伤?网传消息与真相不符〉

堂二里服務平台〈妻子瘫痪在床,丈夫无助伤心,快救救霸州这个不幸的家庭!〉

CCTV我愛您中華《共享之旅》網易號〈CCTV我爱你中华《共享之旅》栏目公益节目采编站为患者献爱心〉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