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網傳「藻礁只能在海水污染嚴重的桃園沿海才能看到,是海水重度污染指標物種」?
【錯誤】網傳「藻礁只能在海水污染嚴重的桃園沿海才能看到,是海水重度污染指標物種」?
經查:
一、藻礁可忍受有懸浮物、低光源、忍受砂子隨浪淘洗的水質環境,和珊瑚礁相比水質較混濁。
二、水體濁度是中性指標,屬於環境特色之一,不同生態系統有其獨特性,水質混濁並不等於「汙染」;而「污染」仍會導致藻礁等生態環境受破壞。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更正說明 2021/3/18 11:00AM】此查核報告調整訪談的部分文字,以求語意精確。另有讀者來函,指正藻礁為「可忍受懸浮物」,而非「適合」,此報告也一併調整。特此致謝。
背景
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指出:
「你知道為什麼藻礁在全球很稀有嗎?為什麼宜蘭、花蓮、台東、屏東、小琉球和綠島幾乎沒有藻礁嗎?
事實就是因為人家的海水夠乾淨夠清澈,陽光穿透度高,珊瑚活得很好佷茂盛,沒有你珊瑚藻鬼混的空隙嘛!你就是只能在海水污染嚴重,珊瑚活不下去的桃園沿海才能輪得到你耐汚濁的珊瑚藻在這裡混阿;
你希望海水很清澈,珊瑚生長茂盛,每年至少生長1公分,魚類豐富生機盎然?還是海水繼續汚染,只能養這種10年只長1公分礁石的廢藻?
這種海水重度污染指標物種就如同中國國民黨,無法存活在真正文明的世界,無論走到哪裡都會被唾棄,只能在無腦韓粉滿街,污煙瘴氣的台灣才能存活阿,
當然啦,都是愈來愈稀有物種啦!干!」
圖1: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傳言宣稱藻礁是「海水重度污染指標物種」、「只能在海水污染嚴重,珊瑚活不下去的桃園沿海才能輪得到你耐汚濁的珊瑚藻在這裡混」,是否屬實?
(一)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副教授劉少倫指出,藻礁重要的造礁物種是殼狀珊瑚藻,它的物種多樣性高,而且不同物種有不同的棲地偏好,在很多地方都能生長。就如森林演替一樣,有些先驅種類生長快速,具有數月或一年生、快速生死的生活史;也有些演替後期的種類有數十年甚至百年的多年生、緩慢生死的生活史。因此,不是每個地方的殼狀珊瑚藻種類都能建構礁體。要能建構礁體,殼狀珊瑚藻的物種需能偏好低光源、耐沉澱物、抵抗強浪、適應低水溫、忍受砂子隨著浪淘洗的水質環境。
劉少倫解釋,有沙、懸浮物、低光源的水質環境,殼狀珊瑚藻在沒有其他競爭者和藻食動物,長時間下來才能累積礁體、有機會發育形成藻礁。如果水質清澈、水溫低的環境,就會像東北角偏好許多非鈣化大型藻類和珊瑚,例如石花菜,但不會有機會發育形成藻礁;又如果是水質清澈、水溫溫暖的環境,就會偏好珊瑚生長,例如墾丁的珊瑚礁生態。
劉少倫指出,此論點要釐清的觀念有二,第一,有沉澱物的水質不等於「汙染」;第二,藻礁在工業區興建前就有,不是因為工業污染才形成。此外,桃園大潭地區施工後沒有常態化海浪進來淘洗,藻礁將被泥沙長期掩埋,長期下來藻礁生態會死亡,就是現在大潭藻礁G3區的狀況。
(二)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助研究員林子皓指出,地藻礁生態受到汙染的情況尚未進行完整調查。傳言把「汙染」和「水質混濁」混在一起談,桃園藻礁地區因為混濁度高,對生物確實是一個有點挑戰的環境,不過,從目前已經發表的國內技術報告、國際研究報告都可以看到,桃園地區的藻礁支撐了魚、蝦、蟹生態,也有高等掠食者活動。
林子皓說,海洋生態系的健康度不是單靠水體濁度來評估,有些地方水質很清澈,但也可能缺乏生產力。水體濁度是一個中性的指標,可能會受到海床特性、河川注入、海流、波浪等因素影響,屬於環境特色之一,並不是評估生態狀況的唯一指標。以台灣西部海域來說,大多數的河口都受到河川帶來的泥沙而形成混濁的水體,但這些泥沙帶來的營養鹽創造出龐大的生產力,並支持食物網中的各種生物。
林子皓說, 每個不同的生態系統都有其獨特的生態系服務。就像珊瑚礁海域和河口捕撈到的魚種會不一樣,但不能就因此說只要保育珊瑚礁生態系,不要保育河口生態系。
(三)傾向支持中油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規劃的學者則指出,藻礁不見得是污染的地方才會有,且「汙染」的定義見仁見智。如果「汙染」的意思是水的濁度比較高,和珊瑚礁相比,藻礁生長的環境水質確實較混濁。如果在水質清澈的環境,珊瑚礁就成為優勢,珊瑚礁的適合生存環境,水溫不能太熱也不能太冷,水要乾淨、清澈。
結論
一、藻礁可忍受有懸浮物、低光源、忍受砂子隨浪淘洗的水質環境,和珊瑚礁相比水質較混濁。
二、水體濁度是中性指標,屬於環境特色之一,不同生態系統有其獨特性,水質混濁並不等於「汙染」;而「污染」仍會導致藻礁等生態環境受破壞。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參考資料
Steneck RS. 1986. The ecology of coralline algal crusts: Convergent patterns and adaptative strategies.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17: 273-303.
Riosmena-Rodríguez R, Nelson W, Aguirre J. 2017. Rhodolith/Maërl Beds: A Global Perspective. Springer Press, Switzerland.
McCoy SJ, Kamenos NA. 2015. Coralline algae (Rhodophyta) in a changing world: integrating ec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responses to global change. Journal of Phycology 51: 6-24.
Heard, J., Tung, W. ‐. C., Pei, Y. ‐. D., Lin, T. ‐. H., Lin, C. ‐. H., Akamatsu, T., & Wen, C. K. C. (2020). Coastal development threatens Datan area supporting greatest fish diversity at Taoyuan Algal Reef, northwestern Taiwan. Aquatic Conservation: Marine and Freshwater Ecosystems, 31(3), 590–604.
Wong, K.J.H., Tsao, YF., Tsai, PC. et al. To the light side: molecular diversity and morphology of stomatopod larvae and juveniles (Crustacea: Malacostraca: Stomatopoda) from crustose coralline algal reefs in Taiwan. Mar. Biodivers. 51, 20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