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圖片宣稱「台灣鐵路之父,已由眾所周知的劉銘傳換為日本人了,這就是目前假博士的新課綱」?

事實查核報告#574

【錯誤】網傳圖片宣稱「台灣鐵路之父,已由眾所周知的劉銘傳換為日本人了,這就是目前假博士的新課綱」?
發布日期/2020-07-31 03:45:09

一、網傳圖片來自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的展場,與「課綱」無關。

二、教育部公布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以及108課綱的高中歷史教科書,都沒有「台灣鐵道之父」的描述。

因此,傳言指稱網傳圖片來自「新課綱」,為「錯誤」訊息。

【2020年8月5日更新】查核中心在8月4日採訪《鐵道情報 Rail News》總編輯古庭維關於「台灣鐵路之父」爭議,故補上採訪內容,列入爭議點三。

背景

社群平台流傳一張照片,搭配文字訊息指出:

「台灣鐵路之父,已由眾所周知的劉銘傳換為日本人了,這就是目前假博士的新課綱」


圖1: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網傳照片的出處為何?

查核中心搜尋網傳照片,在《中時電子報》7月13日報導〈鐵道之父變日本人 民眾驚呆〉找到同一張照片,圖說指出「翻攝自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

查核中心記者親自去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在介紹台灣鐵路發展史的展場,確實有和網傳圖片相同的照片。不過,展場對長谷川謹介的說明,已修正為:「1906年出任台灣總督府鐵道部長,以『速成延長主義』主導縱貫線建設,選定打狗(高雄)為縱貫鐵道終點。縱貫鐵道對臺灣社會有深遠影響。」


圖2:台博館對長谷川謹介的介紹,與網傳圖片相同,但文字敘述已經過調整。


圖3:台博館此處的展示說明日本殖民初期的鐵路建設。

因此,網傳圖片並非來自歷史教科書,與「課綱」無關。

爭議點二、新課綱的歷史教科書是否有「台灣鐵道之父」的說法?

(一)查核中心檢索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部發布之十二年國教課綱彙整〉。其在「社會領域」中,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都沒有「台灣鐵道之父」的說法。

(二)查核中心諮詢台北市立明倫高中歷史教師林書融。他表示龍騰、三民、泰宇版本的108課綱高中歷史第一冊,對於台灣鐵路建設歷史介紹,並無定義誰是台灣鐵路之父,而是以鐵路建設事實去陳述。

林書融指出,龍騰版的歷史課本,在第三章〈帝國的邊陲〉介紹劉銘傳時,是說:「修築台灣第一條鐵路(台北到基隆)」,並無提到劉銘傳是台灣鐵路之父。

林書融指出,在介紹台灣在日本殖民體制下的基礎建設時,僅提到「總督府積極從事各項建設,例如1905年(明治38年)建造九千多公里的公路,1908年(明治41年)完成基隆至高雄的縱貫體路。」沒有提到傳言所稱的長谷川謹介,也並未指稱長谷川謹介是台灣鐵路之父。


圖4:龍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對劉銘傳建設鐵路的描述/林書融提供


圖5:龍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對日本殖民時代建設鐵路的描述/林書融提供

林書融說,三民版的歷史課本,在第三篇〈現代國家的形塑〉介紹劉銘傳的敘述是:「劉銘傳亦加強推動洋務建設,交通建設方面,包括興建鐵路。」同一篇介紹台灣在日本殖民體制下的交通設施時,僅提到「統治台灣之初,總督府為便利作戰已修建不少臨時性鐵路,隨後大規模修建全島鐵路,1908年,基隆到高雄的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南北交通大為便利。」


圖6:三民版高中歷史教科書對劉銘傳建設鐵路的描述/林書融提供


圖7:三民版高中歷史教科書對日本殖民時代建設鐵路的描述/林書融提供

林書融提供泰宇版教科書,教科書內文對劉銘傳建設鐵路的描述為「規劃興建基隆到新竹的鐵路」、對日本殖民時代建設鐵路的描述為「在1908年(民治41年)…完成了縱貫鐵路…民營糖廠也鋪設深入農村的私營鐵路,以運送甘蔗及客運需求。」


圖8:泰宇版高中歷史教科書對劉銘傳建設鐵路的描述/林書融提供


圖9:泰宇版高中歷史教科書對日本殖民時代建設鐵路的描述/林書融提供

綜合以上,龍騰、三民及泰宇版的高中歷史教科書,都沒有說劉銘傳或長谷川謹介是「台灣鐵道之父」。

爭議點三、劉銘傳與長谷川謹介在鐵道建設上的成果分別為何?

《鐵道情報Rail News》總編輯古庭維指出,就史料來說,劉銘傳規劃建設的鐵路有很多問題,包括路線坡度太陡、缺乏後勤保養、時常故障。其中,「台北-新竹」路段雖然在1893年通車,但1897年它的淡水河大橋就斷掉,到了1898年新竹很多橋梁也被沖斷了。也就是說,清代的這條鐵路才通車5年就不能再行駛。簡而言之,清代的鐵路沒有帶來當初規劃預想的效益,為北台灣的經濟、產業帶來改變。

古庭維說,日本殖民政府來台後,勘查劉銘傳的鐵路並整個重建。當時日本總督府成立鐵道部,而長谷川謹介是鐵道部的技師長,負責整個縱貫鐵路的路線建置與監工。日本殖民時代興建的縱貫鐵路對台灣有決定性改變,也真正帶來的規劃中的效益。例如過去台北到高雄搭船要四天,內陸的大型河川無法穿越;縱貫鐵道通車後台北到高雄縮短為14小時,使台灣的產業可以南北串連,也使南臺灣的政治、經濟重心,從台南轉移到高雄,糖業因此可以發展。

對於「台灣鐵路之父」的爭論,古庭維認為,首先要提醒的是劉銘傳和長谷川謹介的身分不同。劉銘傳是巡撫,也就是當時台灣的最高行政首長,鐵道只是他推動洋務運動的政策之一,而長谷川謹介身為台灣總督府鐵道部的技師長,建設鐵路只是他的工作。

古庭維說,「XX之父」這樣的稱呼已經有點過時,因為歷史上的成就或契機都有很多人參與,不應把所有成果只歸功給一個人。尤其是工程建設都非常複雜,涵蓋各式各樣的專業領域,很難將其成果僅歸功於一人。

結論

一、網傳圖片來自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的展場,與「課綱」無關。

二、教育部公布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以及108課綱的高中歷史教科書,都沒有「台灣鐵道之父」的描述。

因此,傳言指稱網傳圖片來自「新課綱」,為「錯誤」訊息。

參考資料

中時電子報〈鐵道之父變日本人 民眾驚呆〉

〈教育部發布之十二年國教課綱彙整〉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