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國際

【錯誤】網傳影片稱「緬甸水庫潰堤,全村死了」?

事實查核報告#569

【錯誤】網傳影片稱「緬甸水庫潰堤,全村死了」?
發布日期/2020-07-24 05:26:24

查核中心向緬甸查核組織求證,網傳影片的原始事件是7月2日緬甸克欽邦(Kachin)帕坎鎮(Hpakant)玉石場土石崩塌事件,與水庫潰堤無關。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通訊軟體7月19日開始流傳一段訊息:

「缅甸水庫溃堤 全村死了!
當局封锁消息。」


圖1:通訊軟體擷圖

查核

爭議點、網傳影片原始事件為何?

(一)查核中心以網傳影片擷圖反搜,查找到臉書粉專「Zaw Moe Htet – ဖားကန္႔ သတင္း」在7月2日上傳類似場景的圖片。

其貼文經翻譯為「2020 年7月2日早上 6 點左右,帕坎鎮維卡村莊附近,土石流造成玉石場坍塌事件中,不幸遇難的遺體在維卡村公墓附近被發現…」


圖2:Zaw Moe Htet臉書擷圖

查核中心比對網傳影片擷圖及臉書專頁照片,兩者拍攝角度相反,包括地上的綠布、柱子及棉被的相對位置皆相符。


圖3:網傳影片比對/查核中心製圖

(二)查核中心諮詢緬甸查核組織《Myanmar ICT for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MIDO)》研究經理GarGar。他表示,根據《BBC》、《New York Times》 及緬甸媒體《Myanmar Times》報導,7月2日緬甸克欽邦(Kachin)帕坎鎮(Hpakant)玉石礦場土石崩塌,截至7月2日,至少造成160人死亡。

GarGar表示,根據緬甸攝影師「Zaw Moe Htet 」粉專的照片,網傳影片為今年7月2日緬甸克欽邦(Kachin)帕坎鎮(Hpakant)玉石場崩塌後受害者的畫面。

(三)查核中心以Zaw Moe Htet在Google檢索,查找到在《美聯社》7月2日緬甸克欽邦(Kachin)帕坎鎮(Hpakant)玉石場崩塌的新聞中,Zaw Moe Htet為新聞照片的拍攝者。


圖4:《美聯社》新聞擷圖

GarGar補充表示,「Zaw Moe Htet 」為緬甸接案攝影師,也曾提供照片給《New York Times》;在緬甸媒體《Myanmar Now》2019年4月25日的報導也可看到Zaw Moe Htet提供的照片。

(四)查核中心以關鍵字在TweetDeck搜尋,查找到緬甸官方消防單位「Myanmar Fire Services Department」,負責搶救的緬甸消防局分別在7月2日及7月6日發文說明,7月2日緬甸克欽邦帕坎(Hpakant)因暴雨導致礦場發生了土石滑坡,截至7月4日前,因礦場土石崩塌導致的死亡人數為174人。


圖5:Myanmar Fire Services Department 推特擷圖

綜合以上,網傳影片的原始事件是7月2日緬甸克欽邦(Kachin)帕坎鎮(Hpakant)玉石場土石崩塌事件,與水庫潰堤無關。

結論

查核中心向緬甸查核組織求證,網傳影片的原始事件是7月2日緬甸克欽邦(Kachin)帕坎鎮(Hpakant)玉石場土石崩塌事件,與水庫潰堤無關。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參考資料

Zaw Moe Htet – ဖားကန္႔ သတင္း

《BBC》〈Myanmar jade mine landslide kills 160〉

《New York Times》〈‘I Thought I Would Die’: Inside Myanmar’s Risky Pursuit of Jade〉

《Myanmar Times》〈Landslide kills more than 100 in “dystopian wasteland” of Myanmar's jade mines〉

Myanmar Fire Services Department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