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國際

【部分錯誤】網傳「70万只蝙蝠入侵澳洲!其中巨型狗头蝙蝠双翼展开可达1.5米!攻击性强」、「数十万蝙蝠涌入澳洲,狗头蝙蝠能咬断人脖子,人们开始不安」?

事實查核報告#308

【部分錯誤】網傳「70万只蝙蝠入侵澳洲!其中巨型狗头蝙蝠双翼展开可达1.5米!攻击性强」、「数十万蝙蝠涌入澳洲,狗头蝙蝠能咬断人脖子,人们开始不安」?
發布日期/2020-02-11 06:15:24

一、澳洲媒體確有報導,蝙蝠為了尋找新棲地在部分社區大量出現。

二、專家指認,網傳影片中的蝙蝠應為小紅狐蝠,翼展長約81.5至100.5公分,平均為86.7公分。

三,專家指出,小紅狐蝠主食是花粉、花蜜、果實,且大多數蝙蝠都怕人,不可能去咬斷人的脖子。

因此,網傳影片將真實事件描述得過於誇大,為「部分錯誤」訊息。

背景

網傳影片「70萬隻蝙蝠入侵澳洲!其中巨型狗頭蝙蝠雙翼展開可達1.5米!攻擊性強」,亦有媒體報導指出「翅膀展開可達1.5米,有「毒王」之稱,領地意識相當強,連人類的脖子都可以咬斷。」

及內容農場網站以「狗頭蝙蝠能咬斷人脖子,人們開始不安」為標題,描述類似事件。

 
圖1:網傳訊息擷圖


圖2:內容農場文章擷圖


圖3:媒體報導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影片中「澳洲​​社區出現大量蝙蝠」的事件,是否屬實?

根據澳洲媒體《ABC News》1月24日報導,澳洲昆士蘭州小鎮英厄姆(Ingham)的狐蝠為了尋找新棲地而遷徙,在英厄姆已經增加至30萬隻以上,影響直升機起降。英國媒體《BBC》也有相同內容報導。

因此,澳洲社區出現大量蝙蝠,確有其事。

爭議點二、網傳影片提及「巨型狗頭蝙蝠雙翼展開可達1.5米」,是否屬實?

查核中心諮詢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該學會聯繫澳洲蝙蝠保育學會前會長Michael Pennay和蝙蝠保育員Sarah Elizabeth Curran。Michael Pennay確認影片中的蝙蝠正式名稱是「小紅狐蝠(little red flying foxes )」,並非「巨型狗頭蝙蝠」。

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搜尋蝙蝠圖鑑後指出,小紅狐蝠的體重約258-500公克,平均384公克;頭體長約12.2-20公分,平均16.3公分;翼展長約81.5-100.5公分,平均86.7公分。

另外澳洲雪梨的蝙蝠保育員Sarah Elizabeth Curran表示,這些以植物為食的狐蝠通常會因為開花或果實成熟才會集體前往覓食,在澳洲是很自然的現像不需要大驚小怪。

查核中心採訪台灣蝙蝠學會秘書長周政翰。他表示,光憑網傳影片擷圖難以百分之百確認物種,但就傳言文字敘述來分析,有些大型果蝠的確有的能長到翼展長2米,不過,牠們都吃水果,沒有主動攻擊能力,也不會去主動啃咬哺乳動物。

因此,網傳影片中的蝙蝠應為「小紅狐蝠」,且傳言所述「雙翼展開可達1.5米」過於誇大,傳言描述「其攻擊性強」也不符合事實。

爭議點三、網傳影片提及「狗頭蝙蝠能咬斷人脖子」,是否屬實?

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指出,小紅狐蝠主要的食物是桉樹的花蜜與花粉,也會吃其它植物的花、果實等,咬斷人脖子是不可能的。
 
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表示,他們曾在澳洲參與狐蝠相關保育工作,當時所見最大的狐蝠張開大嘴時大概不到吉娃娃張大嘴的三分之二,口徑這麼小,不可能咬得斷人類的脖子;且絕大多數的蝙蝠都很怕人,不會去親近、靠近人。

結論

一、澳洲媒體確有報導,蝙蝠為了尋找新棲地在部分社區大量出現。

二、專家指認,網傳影片中的蝙蝠應為小紅狐蝠,翼展長約81.5至100.5公分,平均為86.7公分。

三,專家指出,小紅狐蝠主食是花粉、花蜜、果實,且大多數蝙蝠都怕人,不可能去咬斷人的脖子。

因此,網傳影片將真實事件描述得過於誇大,為「部分錯誤」訊息。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