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部分錯誤】網傳「好消息!新病毒不耐高溫。冠狀病毒在56攝氏度、30分鐘就死亡了…新病毒怕酒精,醫用酒精消毒是有效的…人在家裡時,可以把暖氣和空調都開著」?

事實查核報告#281

【部分錯誤】網傳「好消息!新病毒不耐高溫。冠狀病毒在56攝氏度、30分鐘就死亡了…新病毒怕酒精,醫用酒精消毒是有效的…人在家裡時,可以把暖氣和空調都開著」?
發布日期/2020-01-26 13:28:29

一、冠狀病毒確實無法在高溫環境存活。

二、酒精、乙醚、含氯消毒劑確實可以達到殺死病毒的效果,但這些是使用於環境消毒,對已經感染的病患沒有效果。一般家庭和個人消毒,只需要使用醫學用酒精(濃度75%)、稀釋漂白水和乾洗手。

三、開暖氣空調無法消滅病毒。

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背景

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指出:「好消息!新病毒不耐高溫。冠狀病毒在56攝氏度、30分鐘就死亡了…新病毒怕酒精,醫用酒精消毒是有效的。乙醚、75%的乙醇、含氯的消毒劑都可以有效地滅活病毒…這個新冠狀病毒在20度及以上的溫度時,它存活時間很短」


圖1: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傳言指稱「新病毒不耐高溫。冠狀病毒在56攝氏度、30分鐘就死亡了…所以我們食物要吃煮熟的食物」,是否屬實?

查核中心採訪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她表示傳言此段描述正確。

施信如補充,武漢肺炎主要是透過飛沫感染,透過食物感染比例不高,但吃熟食是正確的預防方式,因為人類在處理野生動物的過程也可能遭感染,因此建議民眾吃熟食,且不要再以野生動物為食物。

查核中心透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採訪中興大學獸醫病理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吳弘毅。他表示這是事實,病毒不耐高溫、離開人體都無法存活太久,不只是冠狀病毒,很多病毒都是如此,這也是為什麼流行性感冒常在冬季引起流行,而比較不容易在夏季流行。

爭議點二、傳言指稱「醫用酒精消毒是有效的。乙醚、75%的乙醇、含氯的消毒劑都可以有效地滅活病毒」,是否屬實?

吳弘毅說,冠狀病毒的外層,主要是由蛋白質和肪質所組成,理論上酒精可以破壞蛋白質結構,因此,酒精能夠消毒。建議家庭消毒使用,使用醫學用酒精即可,而乙醚、含氯消毒劑等是醫院才會用到的消毒用品。

吳弘毅說,民眾若要消毒,可用醫學用酒精洗手,而最好的方式,是先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之後再噴醫學用酒精。勤洗手可以預防感染。

施信如說,冠狀病毒這類含有「外套膜」的病毒,可以用酒精消滅,因此傳言提及酒精可以消滅冠狀病毒的敘述正確。

查核中心採訪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他說傳言所提及醫學用酒精(濃度75%)的酒精消毒、高溫殺菌等方法,都可用來清潔環境或消毒物品。他補充說,凡使用醫學用酒精、乾洗手產品、稀釋漂白水等,都可以達到殺死病毒的效果。

爭議點三、傳言指稱「這個新冠狀病毒在20度及以上的溫度時,它存活的時間很短」,是否屬實?

吳弘毅說,暖氣一般是讓室溫維持在攝氏20幾度到30度,這不是可以消滅病毒的溫度,而且病毒在此溫度仍可在外界存活一陣子。此外,室內如果有感染源,開空調反而會讓空氣中病毒濃度增加,進而增加其他人感染的風險。因此不建議開暖氣,正確的做法應是保持通風。

施信如說,沒有聽過這種預防方式,此方式也沒有科學根據。

黃立民說,「開暖氣提高溫度就能減少病毒存活」的說法並無醫學根據。若達到病毒無法存活的溫度,屆時人也無法存活,而開暖氣頂多也是讓室溫保持在20幾度,這仍是病毒適合生存的溫度。

黃立民說,進行居家隔離、自我健康管理的民眾,尚無健康疑慮,可使用空調。

結論

一、冠狀病毒確實無法在高溫環境存活。

二、酒精、乙醚、含氯消毒劑確實可以達到殺死病毒的效果,但這些是使用於環境消毒,對已經感染的病患沒有效果。

       一般家庭和個人消毒,只需要使用醫學用酒精(濃度75%)、稀釋漂白水和乾洗手。

三、開暖氣空調無法消滅病毒。

因此,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註:首圖取自Unsplash.com;作者: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