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錯誤】網傳「日本學者爆料,大選後蔡英文將全國核廢料集中貯存,全台灣15處貯存場被鎖定,你中獎了嗎」?

事實查核報告#246

【錯誤】網傳「日本學者爆料,大選後蔡英文將全國核廢料集中貯存,全台灣15處貯存場被鎖定,你中獎了嗎」?
發布日期/2020-01-03 10:38:59

一、日本學者凌星光確於2019年12月17日,於深層News節目提及「現在核廢料該怎麼辦呢?已經大致定下了15個地方,只是還沒有公開」,但無法看出資料來源及詳細地點。

二、網傳「選定15個全數核廢料的場址」,是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非核家園推動專案小組會議中,台電提出的「集中式貯存」應禁止設立場址的地區,是排除的區域且尚未定案。

因此,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網傳「日本學者爆料大選後蔡英文將全國核廢料集中貯存,全台灣15處貯存場被鎖定,你中獎了嗎?台電內部協商簡報曝光,暗度陳倉這麼重大的事情不用與國民討論嗎?」並於留言處上傳三張圖片,其中有一圖片列出核電廠和蘭嶼的「全數核廢料貯存」15個場址,,宣稱是台電內部協商簡報。(本文以「圖片A」、「圖片B」、「圖片C」稱之),並配上日本學者一段3分多鐘的YouTube影片。


圖1:網傳訊息擷圖

   
圖2:網傳圖片擷圖(圖片A)、(圖片B)、(圖片C)


圖3:網傳節目片段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日本學者凌星光是否曾說「蔡英文將全國核廢料集中貯存,鎖定全台灣15處貯存場」?

(一)日本事實查核組織FactCheck Initiative Japan(簡稱FIJ)協助查核中心進行調查。

FIJ比對網傳訊息的YouTube影片,確認此影片出自日本「BS日本電視台(BS日テレ)」的時事討論節目《深層News》2019年12月17日播出的節目,主題為「台灣總統選舉的內幕⋯美中以情報戰對決?圍繞著台灣的美中動向(台湾総統選挙の裏で… 米中が情報戦で対決か 台湾を巡る米中の動き)」,當集來賓包括凌星光、興梠一郎、小原凡司、松田康博等四人。
 
該節目首播時間為一到五晚間10點至11點,並於同日晚間12點至1點在日本電視台(日本テレビ)重播,現網路上已無法觀看當集完整內容。

(二)FIJ翻譯凌星光發言內容如下(自網傳影片2:28開始):

蔡英文さん今選挙対策として、政治的な独立か、それとも統一か、際立たせています。もし選挙に勝てば、やはり対応策を考えなければいけない。例えば、今原子力の廃棄物をどうするか、15カ所大体定めているけど、今のところそれは公にしてない。しかし、それはもし勝てば、政治としてやらなければいけない。そうすると、台湾の人たち、住民の反対も起こるでしょう。それからまた中国との関係今のような緊張状態だったら、台湾の経済はやはり大変うまくいかないじゃないか。

蔡英文現在選舉對策,像是政治上獨立或是統一,正在被迫做出區隔與表態。如果勝選,就必須思考如何對應。例如,現在核廢料該怎麼辦呢?已經大致定下了15個地方,只是還沒有公開。只是如果勝選了,作為政策就必須去做。如果這樣,就有可能面對發生台灣人民、住民反對。還有,跟中國的關係若還是像現在一樣緊張,我認為台灣的經濟應該還是會走得很辛苦。
 
因此,凌星光確實曾於節目中提及「現在核廢料該怎麼辦呢?已經大致定下了15個地方,只是還沒有公開」,但是從片段中無法確認凌星光的資料來源,以及詳細地點為何。

圖4:深層News官網節目內容擷圖
 
爭議點二、圖片A是否為台電選定的核廢料「全台灣15處貯存場」場址?

圖5:網傳訊息擷圖(圖片A)

(一)查核中心採訪台電公司。台電表示,此圖片來源為台電於行政院非核家園專案小組會議,提案報告《低放最終處置之應變方案-中期暫時貯存設施計畫》的簡報內容,因未定案,需再進一步研商討論,因此,會議後並沒有放上網路。

台電指出,這張簡報圖是用來討論「集中式貯存場」,集中式貯存場是一種中繼場址,可以提供低放射性及高放射性用過核燃料。藉由中期集中式貯存,提前提供明確場址,讓用過燃料可以先在電廠乾式貯存後,轉移至集中式中期貯存場。另外,大眾關切的蘭嶼 10 萬桶低放射性廢棄物,也能先轉移到集中式中期貯存場。

台電說明,台電是依據原能會訂定的「集中式放射性廢棄物貯存設施場址規範」,評估「排除」應禁止或避免設立設施場址的區域後,呈現初步示意圖,但該地圖並非是選址的最終結果。禁止設立或避免設立的區域,比如活動斷層兩側一定範圍、水庫集水區、土壤液化區等。

台電表示,該圖原意是標示出「應禁止設立場址的區域」,而且也未定案,因此未對外公開。

(二)查核中心採訪參與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非核家園推動專案小組會議的一位民間團體代表。該名與會代表說,核廢料的處置分為高放射性核廢和低放射性核廢料,會議中曾討論台灣是否沒有適合地點設置高放射性核廢料處置場址,因此,台電暫時參考原能會所訂定的「集中式放射性廢棄物貯存設施場址規範」,提供15處的排除性場址。也就是說,網傳的圖是「排除性」場址,並非選址地圖。

他強調,由於高放射性核廢料的處置並未設立相關法規,因此,高放射性核廢料並未進入實際選址程序,不可能出現任何候選場址圖。

至於低放射性核廢料的處置場址,查核中心查閱原能會放射性物料管理局2017年2月15日公布的《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計畫替代/應變方案之具體實施方案審查報告》。報告指出,低放射性核廢料處置的候選場址,經濟部已於2012年7月公告為台東縣達仁鄉和金門縣烏坵鄉,兩地需經地方公投,但地方政府尚未啟動任何公投程序。

(三)查核中心採訪出席非核家園推動專案小組會議的宜蘭人文基金會董事長陳錫南,他說,會議中僅討論核一廠除役計畫,屬於核廢料處置的過渡方案,貯存場址是設在核一廠內。會議中從未討論過高放射性核廢料的中期貯存和最終處置,而高放射性核廢料若要選址,也必須先成立選址委員會。

他說,他沒聽說過台電有提出「15處核廢料貯存場址」,但就實際行政流程,要選定核廢料的處置、貯存場址,必須先成立選址委員會,目前沒有設立選址委員會,不可能出現「15處核廢料的貯存場址」。

因此,傳言所述「蔡英文全全國核廢料集中貯存,鎖定全台灣15處貯存場」,與事實不符。

爭議點三、圖片B的出處為何?

圖6:網傳訊息擷圖(圖片B)

查核中心檢索經濟部國營事業委員會官網、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非核家園推動專案小組網頁中,在專案小組2019年3月15日的第四次會議討論案pdf檔中找到相近簡報。

該簡報中強調,該圖僅為初步規劃示意圖,未來仍須視場址特性進行規劃設計。


圖7:專案小組第四次會議討論案簡報擷圖

爭議點四、圖片C的出處為何?

圖6:網傳訊息擷圖(圖片C)

台電表示此圖並未上傳網路,而資料出處為經濟部核能發電後端營運基金管理會網頁中的貯存及除役完成前回饋要點。

查核中心採訪同樣參與非核家園推動專案小組會議的政大民主創新與治理中心副執行長羅凱凌,羅凱凌指出,圖C並不是針對傳言所述15處地點特別規劃的廢棄物貯存回饋要點,而是針對所有核廢料貯存設備所提出的回饋要點,如核一、核二、核三以及蘭嶼等。

結論

一、日本學者凌星光確於2019年12月17日,於深層News節目上提及「現在核廢料該怎麼辦呢?已經大致定下了15個地方,只是還沒有公開」,但無法看出資料來源及詳細地點。

二、網傳「選定15個全數核廢料的場址」,是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非核家園推動專案小組會議中,台電提出的「集中式貯存」應禁止設立場址的地區,是排除的區域且尚未定案。

因此,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參考資料

低放最終處置之應變方案-中期暫時貯存設施計畫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非核家園推動專案小組
集中式放射性廢棄物貯存設施場址規範
貯存及除役完成前回饋要點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