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錯誤】網傳文章「呂秀蓮的心聲」?

事實查核報告#239

【錯誤】網傳文章「呂秀蓮的心聲」?
發布日期/2019-12-27 10:06:52

一、〈呂秀蓮的心聲〉為假造文,並非前副總統呂秀蓮之文章與發言。

二、〈呂秀蓮的心聲〉拼貼自多則網路傳言。

因此,此為「錯誤」訊息。

 

背景

社群平台、通訊軟體流傳文章〈呂秀蓮的心聲〉,內容指出:「呂秀蓮淚流滿面,徹底對民進黨失望,說民進黨為充斥人頭黨員搞幫派政治,不願意看到台灣在民進黨主政下淪亡,她說要為2357萬台灣同胞切腹自殺!…」此文引述前副總統呂秀蓮的發言,來自風傳媒、公視、民視和少康戰情室等專訪。


圖1: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擷圖


圖2: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呂秀蓮的心聲〉是否為呂秀蓮前副總統之文章或發言?

(一)查核中心查閱此文所提節目與所附連結,呂秀蓮在節目中之發言,均與此傳言不相關。

查核中心查閱的節目,包括:《風傳媒》2018年6月21日政論節目《頭條政風事》、《政經看民視》2018年6月4日和6月5日專訪,公視《有話好說》2018年5月3日、5月2日節目,以及TVBS政論節目《少康戰情室》2018年6月1日的節目片段,以及《Radio聯播網》2018年6月5日《POP搶先爆》專訪。

(二)查核中心向呂秀蓮辦公室求證。呂秀蓮辦公室指出,呂前副總統不曾有此發言。

呂秀蓮辦公室指出,傳言提及「貪官污吏,營私舞弊,吃掉國家財產,啃完納稅人辛苦血汗錢,且得了便宜還賣乖..」等內容,但呂秀蓮前副總統不會用這種字眼。

又傳言提及「台大在全台有很多校產:台大醫院,台大兒童醫院,台大動物醫院…」等,但呂秀蓮前副總統並不清楚台大的校產。

此外,呂秀蓮Facebook官方粉絲專頁在2019年7月10日就發文澄清:「網路上、LINE群轉傳的前副總統呂秀蓮的心聲,其內容呂前副總統也未曾表述過;不忍看台灣在民進黨的執政下淪亡等內容,是去年政經節目專訪的片段,但與網路上轉傳的告白內容有相當大的差距,呼籲各界遏止假消息的散播。」

綜合以上,〈呂秀蓮的心聲〉為假造文,並不是呂秀蓮之文章或發言。

爭議點二、傳言指稱「呂秀蓮的心聲…呂秀蓮淚流滿面,徹底對民進黨失望…」等內容出處為何?

查核中心查證,部分傳言附上的連結為《風傳媒》2018年6月21日政論節目《頭條政風事》,這集節目的標題為「脫黨後首透心聲!呂秀蓮呼籲民進黨人講真話:治國不能當大小姐」。


圖3:風傳媒政論節目《頭條政風事》擷圖

因此,傳言標題「呂秀蓮的心聲」,是來自《風傳媒》該集節目標題「脫黨後首透心聲…」。

其次,傳言雖然指稱呂秀蓮的發言來自《政經看民視》,但附上的連結卻是《風傳媒》的節目。

查核中心進一步檢視《風傳媒》該集節目內容,呂秀蓮主要是在談2018年5、6月間,民進黨在台北市長黨內初選提名的經過,批評民進黨提名過程存在程序不正義,讓她無法贏得初選、代表民進黨參選台北市長。

查和中心比對傳言和節目內容,節目未有傳言所述「民進黨現在的大弊端,貪官污吏,營私舞弊,吃掉國家財產,啃完納稅人辛苦血汗錢,且得了便宜還賣乖。他們有行政三個錦囊妙計:出事情了,無法收拾時,第一,推給蔣中正,第二,推給國民黨,第三,推給馬英九…」等內容。

因此,〈呂秀蓮的心聲〉一文的標題,來自《風傳媒》專訪標題,但此文的內容,與呂秀蓮發言不相關。

爭議點三、《政經看民視》是否有傳言指稱的內容?

查核中心查證,《民視》政論節目《政經看民視》曾於2018年6月4日、6月5日播出呂秀蓮專訪。在這兩集節目內容中,呂秀蓮同樣針對台北市長黨內初選一事批評民進黨,但未有傳言所述「民進黨現在的大弊端…他們有行政三個錦囊妙計…」等內容。

爭議點四、傳言所述「切腹自殺」、「卡管」、「只剩21名蔡英文掌控的終生職法官」等內容,出處為何?

(一)「她(呂秀蓮)說要為2357萬台灣同胞切腹自殺」?

查核中心檢索《政經看民視》2018年6月4日播出內容,在影片1:04:37處,呂秀蓮表示:

「…我說我看到2016,台北市如果沒有辦法拿回來,你2020年你一定施政權,2020年失政權,2022年習近平手就伸出來,台灣就生死存亡了。我們要救台灣只有這幾年,我如果可以幫你把台北市守住,我講山海關我來固守,安民心,然後積極建設,我是要盡我的一份力,任何人可以嬉鬧辱罵,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沒有關係,我不忍心看到台灣在民進黨執政的時候淪亡,我要切腹自殺(字幕為輕生)。」

呂秀蓮又在2018年6月5日接受《POP搶先爆》專訪,針對昨日播出的專訪說明:

「我是因為講到…我到馬來西亞所看,回想,從世界來看台灣,我覺得台灣已經快要完了,民進黨你們這些掌權者,你們看到什麼?你們還為這些事情,用這些手段來對付我。…
我覺得,民進黨通黨,你們除了選舉要贏以外,你們真的想到國家安危…我是從這個角度在講,我就看這樣一步下去,我說如果歷史記載,台灣是亡在民進黨執政手裡,我很客氣說我要切腹自殺。民進黨的公職人員你們要不要切腹自殺?…」

因此,呂秀蓮是說「我說如果歷史記載,台灣是亡在民進黨執政手裡,我很客氣說我要切腹自殺」,傳言卻提及「她說要為2357萬台灣同胞切腹自殺」,傳言忽略呂秀蓮談話的脈絡,扭曲原意。

(二)「『有話好説』談及卡管是有一個龐大的利益團體,處心積慮想變賣台大土地…」?

查核中心查證,這段敘述在2018年5月10日就已在社群平台流傳,早於呂秀蓮接受媒體專訪的時間,且呂秀蓮在6月4日、5日播出的專訪內容中,沒有提及管案。


圖4:傳言中有關「卡管」的敘述2018年5月10日就已在社群平台流傳。

在2018年6月以後,這段敘述又出現加長版,在社群平台上流傳。


圖5:傳言中有關「卡管」的敘述2018年6月出現加長版。

查核中心檢索,公視《有話好說》2018年5月3日的節目主題為「農民大利多?有種就給錢?綠色給付全面上路!」,並不是在討論台大校長遴選事件。傳言應是指2018年5月2日的節目,主題為「新內閣新氣象?台大管案如何解?執政僵局怎脫困?」。傳言所指的影片38分,為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的談話。

周祝瑛在節目中表示:

「…台大校長的選舉,不再只是校園自主、學術自由,我不認為是這個樣子,我覺得這是因為裡頭有一個龐大的利益。台大的土地是全台灣的百分之一,我是在思考這裡頭是不是有龐大的利益集團,希望能夠找一位比較弱勢的校長,然後他們可以有更多的人能夠參與在裡頭…我就在思考,教育部如果能找到一個他們合適的、台大希望的校長,接下來就是大學行政法人化,台大的土地接下來就是一個很大的指標…」

因此,傳言有關「卡管是有一個龐大的利益團體,處心積慮想變賣台大土地…」等敘述,是對周祝瑛在《有話好說》節目談話的詮釋,且周祝瑛在節目中沒有「台大土地蘊藏龐大商機,民進黨覬覦得到手,卡管只是障眼法,騙騙百姓就行了,醉翁之意不在酒,五鬼搬運,台大一旦失守,台灣就玩完了…」等言論。

此外,這段敘述與呂秀蓮無關。

(三)「近百的最高法院法官,將被全數解職換掉成只剩21名蔡英文掌控的終生職法官…」?

查核中心查證,這段訊息在2018年6月,就以另一傳言的形式在社群平台上流傳,此訊息附上一連結,為TVBS政論節目《少康戰情室》2018年6月1日的節目片段。


圖6:「近百的最高法院法官…」等敘述,在2018年6月就以另一傳言在社群平台上流傳。

查核中心檢視《少康戰情室》的節目內容,節目來賓沒有呂秀蓮,討論內容亦與呂秀蓮無關。

綜合以上,網傳〈呂秀蓮的心聲〉一文,為假造文,是由不同傳言拼湊而來。

結論

一、〈呂秀蓮的心聲〉為假造文,並非前副總統呂秀蓮之文章與發言。

二、〈呂秀蓮的心聲〉拼貼自多則網路傳言。

因此,此為「錯誤」訊息。

參考資料

風傳媒〈脫黨後首透心聲!呂秀蓮呼籲民進黨人講真話:治國不能當大小姐〉
《政經看民視》2018年6月4日節目
《政經看民視》2018年6月5日節目
《POP搶先爆》2018年6月5日節目
有話好說〈農民大利多?有種就給錢?綠色給付全面上路!〉
有話好說〈新內閣新氣象?台大管案如何解?執政僵局怎脫困?〉
少康戰情室〈扯!司法院力推「立委可遴選法官」蔡英文司改露馬尾?〉
呂秀蓮官方Facebook粉絲專頁澄清聲明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