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活躍期】恐懼牠不如了解牠 遇到虎頭蜂不挑釁、避走是原則
【秋季活躍期】恐懼牠不如了解牠 遇到虎頭蜂不挑釁、避走是原則
記者/曾慧雯、馬麗昕;責任編輯/陳偉婷
夏秋之際,民眾喜愛走入山林享受大自然,然而大自然也危機四伏,考驗著人類與自然共存的智慧。
每年秋季是虎頭蜂族群最大、領域性最強之際。近來台東浸水營古道也發生登山團體遭虎頭蜂攻擊事件,不幸造成登山嚮導身亡,引起社會關注。之後,許多登山客在社群分享自己與虎頭蜂「交戰」經驗,像是「要不要帶殺蟲劑入山」、「遇到虎頭蜂如何自保」都是熱議焦點。
不瞭解會帶來恐懼,專家說,最重要的自保原則仍是知蜂、懂蜂,才能與之共存。本篇文章帶你了解虎頭蜂的習性,以及進入山林的防蜂保命原則。
Q.台灣的虎頭蜂有幾種?什麼時節最多?
臺灣蜂類保育協會理事長蔡明憲說,全世界約有22種虎頭蜂,根據以往的記錄,台灣有9種虎頭蜂,最常見的是中華大虎頭蜂、黑腹虎頭蜂(黑絨虎頭蜂)、黃腳虎頭蜂(黃跗虎頭蜂)、黃腰虎頭蜂、姬虎頭蜂。
蔡明憲說,不同虎頭蜂種有不同的習性,防禦行為也不同,像是常見的中華大虎頭蜂、黑腹虎頭蜂有較高的攻擊性。中華大虎頭蜂因巢穴位於地下,民眾容易誤踩而招叮咬;而分布於中高海拔1500-2500公尺的威氏虎頭蜂,攻擊性較低,數量也較少。
圖1:台灣虎頭蜂種類/蔡明憲提供
秋天虎頭蜂攻擊事件常躍上新聞版面,這是因為夏天與秋天是虎頭蜂數量最多的時期。
蔡明憲解釋,虎頭蜂的生命周期是一年,春天時虎頭蜂后會獨自築巢、育幼,此時族群小、警戒範圍較小。如果沒有遇到天敵、天災,食物也充足,隨著蜂群持續發展,到了夏秋之際蜂巢壯大,蜂巢也可能從最初的壘球大小逐漸變成籃球、排球一樣大。因此,秋天會是蜂量最多的時期,相對地,蜂群的警戒範圍較大。到了冬天就會休眠。
蜂類專家、台灣大學昆蟲學系特聘教授楊恩誠指出,虎頭蜂有冬眠習性,春季時族群較小,每年8、9月是虎頭蜂族群最龐大、領域性也最強的時候,此時虎頭蜂巢裡幼蟲最多,需要的食物量也大。因此,民眾登山時有可能跟外出覓食或守衛的虎頭蜂「狹路相逢」。
近期楊恩誠觀察到,這兩年可能是氣候改變、冬天不夠冷的緣故,虎頭蜂不太冬眠了,也就是說,民眾在野外碰到虎頭蜂的機率可能會增加。
Q.為什麼虎頭蜂會咬人?遇到虎頭蜂該怎麼做?
楊恩誠說,當虎頭蜂感受到威脅、被激怒時,可能會攻擊人類。例如當人離蜂巢太近,偵查蜂飛出來警告,此時應迅速離開,如果民眾揮舞雙手、噴殺蟲劑或是試圖打死、踩死虎頭蜂,讓虎頭蜂感覺受到威脅時,牠會釋放警戒費洛蒙,召喚其他虎頭蜂前來攻擊。
楊恩誠說,到野外登山、健行就是要享受大自然的蟲鳴鳥叫,因此,建議民眾不要戴耳機聽音樂,而是要仔細聽周遭的聲音;當虎頭蜂感覺受到威脅時,會發出滿大的警告聲,民眾聽到時應趕緊離開,不然虎頭蜂可能就會展開攻擊。
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特聘教授陳裕文說,當你進入虎頭蜂的警戒距離,會先有偵察蜂過來查看。然而不同情境應該做出的反應不同。
如果遇到偵察蜂,要冷靜,等牠自己離開。
如果偵察蜂一直不飛走,就要立刻從蜂飛來的反方向快步離開。切勿大動作揮舞雙手或衣物想趕走虎頭蜂,否則可能會被視為挑釁行為,進而引發蜂群追擊。
陳裕文也提醒,當遇到虎頭蜂群攻擊,千萬不能原地趴下,必須迅速離開,但逃離時要注意安全,不要因為太過慌張跌落山谷,反而受到更嚴重的傷害。
Q.殺蟲劑可以殺死虎頭蜂嗎?
專家曾做殺蟲劑實驗 證明無法殺死虎頭蜂
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特聘教授陳裕文8-9年前曾做過實驗,證明當時市售的多款殺蟲劑無法殺死虎頭蜂。
查核中心也曾在查核報告2632採訪陳裕文。他說明,市售噴霧型殺蟲劑主要分兩類,一類是附細管的蟑螂螞蟻藥,具有殘效性,用來噴在昆蟲易爬過的地方,使昆蟲腹部接觸到藥劑而死亡;另一類則是蚊蠅藥劑,一般含有除蟲菊成分,搭配噴霧效果可以擊昏蚊蠅。
陳裕文表示,自己為了實測遇虎頭蜂攻擊,除了快跑外能否反擊,曾設計用市售噴霧型蚊蠅殺蟲劑噴虎頭蜂的實驗。當時他身穿防護衣,手拿殺蟲劑,做好準備等虎頭蜂一出巢就噴,沒想到一罐殺蟲劑都快噴完了,卻連一隻虎頭蜂都沒被擊落。
拿殺蟲劑噴虎頭蜂恐被視為挑釁行為 且可能危害環境生態
陳裕文表示,根據實驗結果,噴霧型殺蟲劑無法防範虎頭蜂的攻擊,若是沒有穿防護衣,噴殺蟲劑時應該早就被叮。手拿殺蟲劑噴灑揮舞的動作,也可能被虎頭蜂視為挑釁行為,反而引來蜂群進一步追擊。
楊恩誠表示,虎頭蜂研究學者們擔心,民眾因懼怕虎頭蜂而帶殺蟲劑登山,一碰到虎頭蜂就噴,此舉很有可能被虎頭蜂視為「挑釁」,進而引發攻擊行為。
生態導覽工作者怪獸老師姜義晏則認為,若以生態的角度來看,在乾淨山林中,隨意使用殺蟲劑是無差別毒殺所有昆蟲、兩棲類、小型爬蟲類等,恐傷害自然生態。
楊恩誠表示,市面能夠買到的非管制類殺蟲劑成分對人體較無危害、濃度也比較低,且同一款藥劑對於不同昆蟲或不同種類的蜂效果不一樣,每種昆蟲對藥劑的耐受性也不同。
「就算真能夠殺死一兩隻虎頭蜂,但如果後續來了一百隻、一千隻呢?台灣有數種虎頭蜂,有的種類即便被殺蟲劑噴到,還是會繼續叮咬。」楊恩誠說,仍不建議民眾入山林帶殺蟲劑噴。
Q.聽說國外有專門殺虎頭蜂的殺蟲劑?
近日有山友建議「登山時攜帶雷達殺蟲劑、危急時噴可驅趕虎頭蜂」,且提出國外有一款專門殺蜂的雷達殺蟲劑,引起關注。
陳裕文表示,該名山友提到的是一款美國殺蟲劑產品,專門針對歐洲、北美常見的黃胡蜂,但這種黃胡蜂的體型及蜂巢尺寸都比台灣虎頭蜂小很多,螫咬毒性也較低。
此外,這種殺蟲劑與一般蚊蠅殺蟲劑的霧狀藥劑不同,它噴出來較類似水柱,可以噴1-1.5公尺遠,主要是用於直接噴進蜂巢裡消滅黃胡蜂,而不是用來對付已經飛出來追擊的蜂。
圖:該款黃胡蜂殺蟲劑主要是用來消滅蜂巢/截自廠商介紹影片
陳裕文說,此種殺蟲劑成分主要是普亞列寧(Prallethrin)與賽滅寧(Cypermethrin),比較特別的是,前者在台灣通常是用於液體電蚊香,而非用於殺蟲劑,但此成分或許對胡蜂的毒性比較高。
他表示,對追擊的虎頭蜂噴含普亞列寧成分的殺蟲劑是否有效,目前未經證實。
Q.虎頭蜂喜歡什麼顏色?防虎頭蜂攻擊可以怎麼穿?
黑色可能引蜂群 入山穿淺色衣物、避免身上有濃郁氣味
陳裕文說明,7、8年前他曾對黃腳虎頭蜂做過實驗。結果發現,對人類來說黃色很鮮豔,但不會引發虎頭蜂追擊;反而是黑色更易引來蜂群,且虎頭蜂對香水味也沒有特別的偏好。
陳裕文表示,虎頭蜂的視力不太好,對虎頭蜂來說,黑白相間看起來比鮮黃色更明顯,所以穿著白色防護衣、穿戴黑色手套及雨鞋進行實驗時,可發現虎頭蜂在幾秒內就往黑色的手腳處叮。
至於民眾登山能否噴香水,陳裕文表示,雖然虎頭蜂對香水味似乎沒有特別的偏好,但昆蟲的嗅覺很靈敏,噴香水後可能因此招引特定的昆蟲,到野外時避免身上有濃郁氣味為佳。因此,建議民眾衣著以淺色系為主。
Q.噴含敵避(DEET)防蚊液有效嗎?
過往有專家建議,可以噴含有敵避的防蚊液,降低虎頭蜂攻擊的可能。不過,學界看法並不相同。
陳裕文曾做過2項實驗,發現虎頭蜂比較容易攻擊未噴敵避的人。他也認為,敵避是昆蟲忌避劑,噴在身上是「被動防禦」,應該不會有「激怒虎頭蜂」的反效果。
他說,其中一項實驗是將電動玩偶丟進蜜蜂蜂巢,有噴敵避時蜜蜂全都逃開,但若玩偶身上未噴敵避,蜂群就一擁而上;其二是幾個人身穿防護衣,一半的人噴敵避,另一半則沒噴,在激怒黃腰虎頭蜂的狀態下,發現黃腰虎頭蜂群起攻擊沒噴敵避的那些人。
不過,楊恩誠則持保留態度。他認為,雖然大多數昆蟲都不喜歡敵避的氣味,可能聞到就會遠離,但是,當虎頭蜂生氣時,不排除敵避氣味有進一步激怒虎頭蜂的可能。
Q.被虎頭蜂叮咬怎麼辦?可以準備什麼藥自救?
被咬嚴重可能會出現過敏性休克 民眾可自備抗組織藥物尋求醫療協助
根據台中榮總「臺灣虎頭蜂螫傷初步處置與預防建議」文章,人們被虎頭蜂螫傷時,會立即出現紅、腫、熱、痛,產生紅腫水泡。被螫傷後常見的反應是過敏反應,包括過敏性休克。若出現過敏性休克症狀可以使用腎上激素注射,或是抗組織胺藥物治療。
文章也指出,被虎頭蜂螫咬也可能出現毒性反應,又分為局部或全身性反應。不同虎頭蜂種類毒性強弱不一。若成人被20-30隻虎頭蜂螫傷,可能會產生較嚴重的全身毒性,包括急性肝炎、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
需特別留意的是,若出現疑似過敏性休克的症狀,尤其迅速出現多種症狀時,例如胸悶、氣促、 喉頭緊縮感、暈眩、皮膚癢、腸胃不適,應盡速由119協助送醫。
蔡明憲說明,被蜂叮到,應先儘快離開現場。一般來說,虎頭蜂螫咬不會留針。至於對蜂毒過敏以及被螫的反應為何,這都是因人而異,且不同人之間有很大差異。
近期也有登山客指出,登山時會自備腎上腺素以備不時之需。
蔡明憲說,腎上腺素是處方藥,除非有醫生證明,否則無法取得,即使取得該藥,一般人也不能為他人注射。對於一般民眾較常見的作法是自備抗組織胺藥物,但其實每個人遇蜂毒時,對抗組織胺的需求量也不同,是緊急時刻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