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國際

【錯誤】網傳影片「白宮發言人尚皮耶回應記者,美國從沒說過不與俄羅斯做生意,如果有必要,也有取消制裁的方式」?

事實查核報告#3089

【錯誤】網傳影片「白宮發言人尚皮耶回應記者,美國從沒說過不與俄羅斯做生意,如果有必要,也有取消制裁的方式」?
發布日期/2024-06-26 08:53:15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6/26版】

近期中國影音平台流傳影片稱,有記者詢問白宮發言人「美國對俄國4月貿易大增2成」;白宮發言人回應「制裁不等於做生意、有必要可能取消制裁」。這段對話是真實的嗎?

一、檢視白宮新聞發布會逐字內容、國際通訊社,白宮發言人卡琳·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並無說過此段言論。

二、影片提到「美國對俄羅斯貿易在4月成長2成」;但檢視美國、俄羅斯進出口貿易數據,以今年4月對比今年3月及去年同期,進出口貿易額都是下降,並未有增長2成情況。

三、網傳內容來自中國影音平台快手,影片有男聲旁白,再拼湊與內容無關的畫面,且無引述可信消息來源。

傳言影片內容為虛構訊息,因此,為「錯誤」訊息。

背景

今年6月14日開始,中國社群微博、、TikTok流傳一段影片,影片指出,有記者詢問白宮發言人卡琳·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美國不是對俄羅斯實行經濟制裁了嗎?為什麼在4月貿易大增兩成?」

白宮發言人尚皮耶回應該名記者:「制裁不等於不做生意,美國從沒有說過不與俄羅斯做生意,只說過對俄羅斯進行制裁。如果有必要,也有取消制裁的方式,但其他國家必須嚴格遵守俄羅斯制裁。」

影片也反覆強調尚皮耶是黑人,更指出美國會推黑人當發言人是因為能用膚色遮住她臉部的臉紅與尷尬。

圖1:影音平台流傳影片擷圖

查核

查核點一:影片來源為何?白宮發言人尚皮耶有此言論嗎?

網傳影片來源是中國影音平台快手。影片有男聲旁白,再拼湊不同的畫面,與影片提到的內容無直接關係,也未引述任何可信新聞來源。

影片是從6月14日開始流傳,記者逐一檢視從今年5月至今白宮發言人尚皮耶的新聞記者會內容。(5月1日、5月3日、5月6日、5月7日、5月13日、5月14日、5月15日、5月16日、5月17日、5月22日、5月28日、6月12日、6月17日)

檢視發現,從5月至今,並無任何記者提問「為何美俄貿易大增2成」,尚皮耶也未曾說過「制裁不等於不做生意」、「有必要可取消俄羅斯制裁」等內容。

檢索國際主要通訊社《路透社》、《法新社》,美國媒體《CNN》、《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英國媒體《BBC》、《泰晤士報》,也都沒有傳言所稱的相關內容。

近期白宮對俄羅斯經濟制裁相關發言為何?

在6月1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提到,美國近期宣布全新的俄羅斯制裁措施,削弱俄羅斯從獲得外國技術、設備、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中受益的能力。

根據美國財政部6月12日發布的新聞稿,美國財政部、商務部、國務等對俄羅斯新增了300 多項新制裁,包括限制俄羅斯軍事工業基地使用美國軟體與資訊科技服務的能力。另將多個讓俄羅斯維持其戰力的個人或實體,包括在亞洲、歐洲與非洲。

查核點二、網傳「美國對俄羅斯4月貿易成長2成」,是否屬實?

影片提到「美國對俄羅斯貿易在4月成長2成」,但並未指出比較基準與數據。因此,無法確認「2成」數據的來源。

然而,根據美國政府調查統計網站,從2022年2月烏俄戰爭開始,美國對俄羅斯實行經濟制裁,出口額大幅下降。

今年4月美國對俄羅斯出口額為3390萬美元、進口額2億9750萬美元,對比今年3月以及去年同期2023年4月,進出口貿易額都是下降,並未有增長2成情況。

(記者:馬麗昕;責任編輯:陳偉婷)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QR Code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捐款連結 (或掃QR Code) /接受捐助準則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