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錯誤】網傳影片「詐騙集團跟車拍照、造假罰單詐騙,收到罰單先確認」?

【部分錯誤】網傳影片「詐騙集團跟車拍照、造假罰單詐騙,收到罰單先確認」?

事實查核報告#3036
網傳影片「詐騙集團跟車拍照、造假罰單詐騙,收到罰單先確認」?
發布日期/2024年5月27日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5/27版】

一、刑事局表示,目前沒有接獲「假交通罰單詐騙」相關案件。

二、公路局表示,網傳「假交通罰單詐騙」的手法並不合理,也不可行。根據網傳影片描述,詐騙集團須先跟車拍照,並取得車主姓名、地址等個資,才能將違規照片及假罰單寄給車主,程序相當複雜。

此外,由於詐騙集團非超商簽約機構,就算把銀行帳戶做成條碼,超商也無法掃描。因此,「超商掃碼繳費」不太可能成為詐騙集團的運用管道。

三、資安專家表示,過去曾有詐騙份子透過開網路賣場,假借賣東西來取得商品的繳費條碼,再把條碼寄給被害者的詐騙手法,但通常是以簡訊亂槍打鳥,而非如網傳所述、用紙本罰單鎖定特定個人詐騙。

專家提醒,拿任何條碼去繳費前,確實應確認是否為真實條碼。駕駛人收到紅單若有疑義,也可透過不同管道查證。

目前台灣並無假交通罰單詐騙案件,網傳影片描述手法也不合理;但傳言提到收到罰單可先確認,則屬正確提醒。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圖卡版

背景

5月25日起通訊軟體及社群平台熱傳一段長度2分33秒的影片,內容為一名藝人分享自己差點被假交通罰單詐騙的經過,並敘述詐騙集團的新手法就是跟在民眾車子後方拍照,再寄假罰單給民眾,如果一時不察拿去超商繳款,錢就會進詐騙集團的口袋等。

查核中心將網傳影片左上角註明的節目名稱,再加上關鍵字「罰單詐騙」,利用google搜尋,找到原始影片為2024年5月20日播出的電視節目內容。

圖1-2:通訊軟體、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查核點:網傳影片所描述的「假交通罰單詐騙」,近期是否有類似案件?

(一)查核中心向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求證。刑事局表示,目前並沒有接獲「假交通罰單詐騙」相關案件。

(二)查核中心向交通部公路局求證。公路局表示,紅單依照法規應該以掛號寄發,且超商代收款項都是有簽約的金融機構,若未簽約,就無法掃碼繳費,因此不太可能成為詐騙集團的運用管道。

公路局表示,網傳「假交通罰單詐騙」的手法並不合理,也不可行,目前並未接獲民眾反應遭假罰單詐騙。根據網傳影片描述,詐騙集團須先跟車拍照,並取得車主姓名、地址等個資,才能將違規照片及假罰單寄給車主,程序相當複雜;此外,由於詐騙集團非超商簽約機構,就算把銀行帳戶做成條碼,超商也無法掃描,更遑論把錢轉進去。

公路局提醒,駕駛人收到紅單千萬不可置之不理,若有疑義,可透過不同管道查證,例如向紅單上的舉發(警察)機關、應到案處所(裁決所或公路局監理所站)詢問,也可上監理服務網、下載監理服務App,或到四大超商的多媒體媒體機台輸入車號查詢。

(三)資安專家劉彥伯表示,網傳影片裡描述的詐騙手法,除了要取得車籍資料外,還需要跟車、拍攝行車時的照片、寄送紙本假罰單等,技術門檻及成本都太高,不是可行的詐騙方式。

不過劉彥伯也指出,過去確實有一種利用購物網站金流詐騙的方法,其手法是開網路賣場,假借賣東西來取得商品的繳費條碼,再把這個條碼寄給被害者。

例如,詐騙集團可能會先以亂槍打鳥方式傳送罰單催繳簡訊,誘騙民眾點開連結,再拿連結裡附的條碼(實為商品繳費條碼)去繳費,民眾以為自己繳的是罰單,實際上卻是被詐騙購物。

因此,劉彥伯也提醒,民眾拿任何條碼去繳費前,都要確認是否為真實條碼,以避免上當受騙。

(記者:曾慧雯;責任編輯:陳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