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科技資安

【詐騙】網傳臉書廣告、粉專「專業律師團幫你找回被詐騙的錢」?

事實查核報告#2912

【詐騙】網傳臉書廣告、粉專「專業律師團幫你找回被詐騙的錢」?
發布日期/2024-03-18 07:58:14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3/18版】

一、近期臉書出現「可以協助討回被詐騙的金錢」廣告貼文。經查證,這類廣告貼文是詐騙。利用民眾受害情緒,偽裝成律師、反詐騙組織、駭客團等,向民眾索取高額服務費用,對已經受害民眾進行再次詐騙。

二、警政署165專線、資安專家指出,民眾若被詐欺,應該直接向警方報案。若看到可疑的廣告貼文,應該先檢視是誰發布的廣告,若是來自不知名的「反詐組織」、粉專無人追蹤,或者要求民眾先繳交服務諮詢費等,都要保持懷疑。

三、律師也提醒,民眾若有法律諮詢需求,應先小心確認該律師事務所是否有合法登記,且律師是否有取得律師執照。若是國外律師事務所,也需要在台灣登記才能執業。民眾可使用法務部律師查詢系統查詢。

綜合以上,網傳反詐騙廣告貼文、粉專,經查是冒用律師、反詐騙組織名義的「詐騙」資訊。

背景

社群詐騙資訊猖狂,警政署指出,台灣2023被詐騙金額高達88億,且實際數字恐更高。社群上也常出現反詐騙受害者自救會等社團。

近期臉書常出現廣告貼文、影片,號稱是律師集團、反詐騙組織等,可以協助民眾將受詐的金錢討回來,引導民眾進入臉書的messenger聊天室。


圖1: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查核點一:網傳臉書廣告貼文是否屬實?

(一)臉書上流傳的反詐廣告貼文、影片,會以「追討被詐騙集團詐騙的錢」為誘因,並號稱是提供法律服務,引導民眾點進messenger聊天室,填寫表單。

但實際點進發布這些廣告貼文的粉絲專頁,通常沒有其他貼文、沒有追蹤者,且是剛建立不久;此外,也未提供詳細聯繫資訊。

例如,其中一個粉絲專頁自稱為「Han association」,自稱提供法律服務,地址在高雄市苓雅區85大樓內,但用Google搜尋,並未看到此公司名稱。此粉專雖提供網站連結、電郵信箱,但點進網頁,發現該網頁已被警政署標示為「詐騙網頁」。

實際搜尋此粉專的大頭貼,發現是盜用合法營業,新加坡源凱律師事務所的照片。該律師事務所也在網站發聲明指出,「網路上有很多冒充我們律師事務所的詐騙資訊,他們會要求受害者支付款項。請民眾小心。」

圖2:臉書流傳反詐粉專分析/查核中心製圖

(二)警政署165反詐騙專線人員指出,此類標榜可以幫受害者找回詐騙金錢的粉專,都是假的,是利用民眾受害心態,再次詐取金錢或個資。民眾若有被詐欺的情況,應該直接向警方報案,若要諮詢律師或法律服務,應該要確認其是否為合法律師事務所。

(三)資安專家、Whoscall資深產品策略協理劉彥伯則指出,此類標榜反詐騙或是幫受害者討回詐騙款項的廣告、粉專都是詐騙,主要是鎖定受騙的民眾,在臉書投放廣告,再次詐騙。

劉彥伯分析,此種詐騙有多種手法:第一種是假扮成反詐組織,裡面有律師、金融業者、駭客、警方、顧問等角色。根據民眾受害的狀況,引導民眾繳交保證金。再利用「要匯給民眾討回的款項」為由,要民眾下載不明的APP,假裝把款項匯進APP帳戶裡,但只是表面上的帳戶,並非真實,但藉此取信於民眾,讓民眾再次繳納其他保證金等。

另一種是恐嚇民眾涉入金融詐騙案,被列為共犯等,讓民眾還錢;也有一種是假裝是律師團,要民眾繳交諮詢費、顧問費,但其可能是不存在的律師,或是盜用真實存在的合格開業律師照片。

劉彥伯提醒民眾,若看到可疑的廣告貼文,應該先檢視是誰發布的廣告,若是不知名的反詐組織,甚至粉專都沒有人追蹤等,都要保持懷疑。

查核點二:如何查詢法律事務所是否真實存在?

元貞律師事務所律師顏紘頤提醒,民眾若有法律諮詢需求,應先小心確認該律師事務所是否合法登記,且律師是否取得律師執照。

在台灣民眾可用律師查詢系統查詢,若是合法執業律師,律師查詢系統也會顯示其服務的律師事務所,可以互相對照;若是國際事務所,同樣需要在台灣登記才能執業,律師查訊系統也能查到。

顏紘頤指出,如果外國律師來台執業,需依律師法向法務部申請,且只能處理與原始國相關的外國事務,也必須跟國內律師配合才能在台灣執業。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3/18版】

一、近期臉書出現「可以協助討回被詐騙的金錢」廣告貼文。經查證,這類廣告貼文是詐騙。利用民眾受害情緒,偽裝成律師、反詐騙組織、駭客團等,向民眾索取高額服務費用,對已經受害民眾進行再次詐騙。

二、警政署165專線、資安專家指出,民眾若被詐欺,應該直接向警方報案。若看到可疑的廣告貼文,應該先檢視是誰發布的廣告,若是來自不知名的「反詐組織」、粉專無人追蹤,或者要求民眾先繳交服務諮詢費等,都要保持懷疑。

三、律師也提醒,民眾若有法律諮詢需求,應先小心確認該律師事務所是否有合法登記,且律師是否有取得律師執照。若是國外律師事務所,也需要在台灣登記才能執業。民眾可使用法務部律師查詢系統查詢。

綜合以上,網傳反詐騙廣告貼文、粉專,經查是冒用律師、反詐騙組織名義的「詐騙」資訊。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